10月份早已過去,主旋律影視也都播得差不多了。
但叔最近發現自己差點遺漏了一部電視劇。
《奔騰年代》
一開始聽到這個名字,首先聯想到的是李佩斯主演的同名美劇。
「奔騰」二字,正是對一個人的事業、一個國家的行業快速發展的最好詮釋。
美劇展現的是二十世紀八十年初的電腦科技。
而對於中國來說,最快的是什麼。
火車、高鐵?
沒錯,故事發生在60年代,正處於我國電力機車研發階段。
常漢卿(佟大為 飾)是從外國留學回來的年輕技術員,意外碰上了從鐵道兵部隊分配過來的女戰士。
兩人經歷了從互相看不順眼,到最後相知相愛的過程。
一般看到這樣的劇情,十有八九是辣眼睛的中年瑪麗蘇。
對於這部劇來說,感情戲太多確實是觀眾吐槽的重點,一開始從電力機車的大格局引入,到後來格局慢慢縮小到兩個人膩膩歪歪、懷孕生子。
年代感放在這部劇里似乎沒什麼必要,還容易出現歷史背景錯亂的細節錯誤。
比如歐美自80年代後才流行吃半熟牛排,但劇里在60年代就早早吃上了。
沒想到男主家還是引領歐洲半熟牛排風潮的第一人?
更別說那些高糊的馬賽克,在天上飛的無人機,簡直影響觀劇體驗。
但劇集播到尾聲,豆瓣口碑依然穩定在7.0,這在一眾國產影視里也算是不錯的成績。
憑什麼?
它不像《大江大河》那般有野心,用宋雲輝、雷東寶、楊巡三個人物經歷來作為時代縮影。
《奔騰年代》把時代的縮影都放在了常漢卿一個人身上。
他對夢想和事業的追求,代表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風骨。
可惜佟大為的表演只能說將將及格,不夠出彩,自他出道多年就一直以這種形象沒什麼太大突破。
這反倒讓我注意到了常漢卿身邊的三個女人,她們性格不同、立場不同,她們在時代洪流里有堅定、也有掙扎。
即使《奔騰年代》格局不大,但它自有它的優勢。
那就是人物,特別是女人。
先說說女主金燦爛。
蔣欣臉雖然精緻,但身材看起來膀大腰圓,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她的戲路。
演華妃可以,演《半生緣》里的顧曼楨,那是怎麼看都覺得彆扭。
但這次她演的女戰士金燦爛,不管從外形上還是性格上,都是恰到好處。
徒手殺豬、畫風彪悍,能上手就絕不跟你多說一句廢話。
生活環境和常漢卿完全是兩個極端,任誰看這一對都是不搭。
金燦爛和常漢卿的相遇,就是臭豆腐和生牛排的碰撞。
雖然對常漢卿心生崇拜,但金燦爛在這段感情中向來拎得很清。
這也是讓這段中年愛情區別瑪麗蘇的重要原因。
瑪麗蘇講究的,是一個「寵」字。
可到了金燦爛這不存在的,她並非因為愛上常漢卿而讓自己陷入卑微的處境,也從來不會接受對方的施捨。
「任憑你是誰,我都敢做我自己」
常漢卿的姐姐看不慣金燦爛的作風,擺了一場鴻門宴,想要勸退對方。
金燦爛喝不慣加了肉蔻的伯爵紅茶,但她至少知道一點,茶文化本就是我們流傳出去的。
「這老子不習慣兒子的生活叫老土,兒子要是忘了老子是怎麼過日子的,在我們村,可是要拿扁擔削的」
誰是老子誰是兒子,她心裡明鏡似的。
金燦爛身上體現出的這種文化自信,並不會被時代洗刷掉。
再說說常漢卿的姐姐常漢坤,典型的時代女強人。
梁愛琪正是大熱甜劇《親愛的熱愛的》里韓商言後媽的扮演者,也算是混了個臉熟。
這次她的角色設定有點像《偽裝者》里劉敏濤扮演的大姐明鏡。
父母早逝,一個人當爹又當媽,撐起了整個家庭。
常漢坤身上的氣質是知性、優雅的。
新時代知識分子、資本家後代的標籤在她身上,讓她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傲氣。
但她可遠遠不如金燦爛來得有底氣,一切還是因為這個弟弟。
常漢坤是典型的「扶弟魔」人設,為了弟弟一直都沒有嫁人。
表面上看是她一直在照顧弟弟,實際上卻是在依附於弟弟活著,把常漢卿當成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
她的爭鋒相對,她堆砌華麗辭藻拐著彎懟人,也不過是為了守護好這個小家。
最後是這位全劇最慘的女性角色,廠花白曼寧。
一開始我以為她是個簡單的備胎角色,對常漢卿堅定不渝。
後來才意識到,白曼寧的感情一直都帶有很強烈的目的性。
她曾有過一段不堪的經歷,在15歲的時候被人拐賣到村裡當媳婦,一番掙紮下失手殺了對方。
從此白曼寧一直苟活著,尋找能許她未來,給她真正安全感的男人。
為達目的耍些小手段,往往最後傷的都是自己。
其實她明明不缺追求者,別人都是一身工裝,只有她穿小洋裙,是當之無愧的廠花。
但她的心思從來就不在這些土工人身上。
得不到常漢卿,白曼寧就把目標放到政治部主任馮仕高上。
到最後被一名鐵匠威脅,陰差陽錯中和鐵匠結下了有名無實的婚姻。
那頂漂亮的小卷髮也變成了兩條樸實的麻花辮。
金燦爛是國家女英雄,常漢坤是新時代知識分子。
只有白曼寧什麼也不是,在廠里當個小廣播員,還要擔驚受怕什麼時候會被替換掉。
三個女人三種不同的立場,而男主常漢卿則是她們命運的交匯點。
我注意到劇里有一幕,金燦爛推著車時,常漢卿想上前幫忙卻被婉拒。
金燦爛回了他一句話:
「我自己的路自己走,再難也要自己走;上坡的時候低著頭,下坡的時候挺著胸」
順勢要謙遜,逆境要自信。
或許,這就是對於那個年代的最好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