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丈夫去世,她獨自養大三兒一女,年老病倒時卻無人贍養

2020-03-13   每天讀點故事


每天讀點故事app作者:歡默

這個假期,因為我爸媽都要出差,就給我送到了鄉下奶奶家,常年不在老家的我,自然對老家這些個事兒都不是很了解,這也是為什麼我對吳婆子家的事兒那麼感興趣的原因了。

到今天,聽吳婆子家那吵鬧已經是第三天了,我也大概聽明白他們是為了吳婆子的養老問題。按理說這吳婆子有一個女兒,三個兒子,應該不會出現多大問題啊,可是這聽下來,似乎每一個願意養她啊!

丈夫去世,她獨自養大三兒一女,年老病倒時卻無人贍養。

我吐掉一嘴瓜子皮兒,搖搖頭嘟囔出聲兒,「怎麼就如此費解啊?唉~難道她那幾個兒女就沒一個有良心的嗎?!」

奶奶長嘆了一口氣,向我說起,「這其實也不能怪他們啊!畢竟這人心都是肉長的啊…這事兒啊…得從吳婆子還是吳大娘的時候說起…

大家都知道在鄉下應該最常見的就是重男輕女的現象,但是我們這邊其實還好,這種老思想並沒有多深。

說到這吳大娘就奇怪了,因為她卻是個典型的重女輕男的人!對待自己的兒女不說一碗水端平了,用咱鄉下話來說,「簡直是偏心偏到了姥姥家了!」

吳大娘最驕傲的就是她生了個「好」的女兒。這女兒排行老三,前面有兩個哥哥,所以雖然是生在這鄉下的丫頭,但是她一落地呀,就沒幹多少活兒,而且啊,聽說她慣會看眼色拍馬屁這一套的,常常哄的吳大娘笑不攏嘴,而吳大娘又最吃她這套呢!

其次啊,吳大娘最疼愛的就是她的小兒子,其餘的倆兒子就像是撿來的一樣,不搭不理,任其長大,有時候相處起來甚至像對待仇人一樣!

怎麼說呢?

吳大娘命不好,年紀輕輕的她男人就得了個癆病去了,那時候她小兒子還剛揣在肚子裡呢!

沒辦法,家裡頂樑柱去了,得有人上啊!為了挑起家裡的重擔,老大十幾歲的時候就沒讀書了,跟著鄉里的人一起上山砍木頭賺錢,每一次的工錢都是如數交給吳大娘的。

這老大性格憨厚,說不出那些漂亮話,嘴也笨,常常在外吃虧,回到家啊,也不受吳大娘的待見,還總被吳大娘罵沒出息!但人愣是沒反駁過一句嘴…

要說這老大沒出息啊,那這老二就不一樣了。

老二年輕的時候那叫一個一表人才呀,模樣端正,性格開朗,並且讀書的時候成績又好,那獎狀是一張一張的往家裡拿,連鎮上學校的老師都誇他將來肯定有出息!鄉里的人都還以為老二會成為村上的第一個大學生的呢!

吳大娘那時候啊,可提有多神氣了,每次老二拿一張獎狀回家,她準會掛著嘴上炫耀兩三天,開始大家都還會真心的誇讚,後來煩了,大家索性就躲開她來。

吳大娘,本以為可以靠老二,但是一次意外,老二為了救一個貪玩的小孩兒,從後山坡掉下去了,成了一個瘸子。

自從這以後啊,吳大娘就天天在老二的耳邊嘮叨,「你救了別人,自己卻落了個殘廢!」「怎麼會有你這麼笨的兒子?!」「我看你是讀書讀傻了吧!」……這樣的風涼話沒有一天停止過。

漸漸的,老二像變了一樣,不再愛笑,性格也開始沉悶了起來。也許是受這個影響,不久之後的高考,老二也落榜了。

出成績那天,吳大娘得知哪而落榜後,不僅沒有安慰,還開始指著老二的腦袋細數著這些年,為了老二讀書,花了多少錢,還說了那一句,至今都讓人記憶深刻的話,「養條狗都有用,我費了這麼多錢養你卻是個沒用的!」

這老二也是個倔的,當天晚上,老二就灌了一瓶老鼠藥!

幸虧這老鼠藥是過期了的,加上老大發現了,及時給送到了衛生所。

老二,這才撿回一條命來。但撿回命來的老二,好像不是老二了!他開始變得越發沉悶,眼睛裡沒了光彩不說,而且看人的眼神兒都是冷冰冰的了,像泛著冷氣似的。見誰也是不說句話,整個人都陰森森的!

這三女兒和四么兒啊,那可是吳大娘的心尖肉。吳大娘家裡什麼好吃的都緊著他倆,過年常常是這倆人一人一身新衣服,卻沒老大和老二的份!

有人看不過,問了兩句,可這吳大娘還說的是什麼來著?

哦哦…說,「他倆人都大了,不長個兒了,新舊穿著都一樣!新衣服穿著怎麼幹活兒啊?!」

瞧瞧,這是正常當媽的說的話嗎?

後來這老大,也到了該說親的時候了。可吳大娘啊,怕老大娶了媳婦兒就不養弟妹了,硬是拒絕了鄉里媒人幾次。

鄉里幾個媒人都知道了,這老大也是可憐,一個老實人攤上個這老娘!

吳大娘啊,硬生生將老大拖到了三十五歲那年才答應讓媒人給他找門親事。可是,這也難辦了。年齡小點的姑娘,都嫌棄老大年紀大了;年紀大點的,都知道老大家拖油瓶一大堆,而且吳大娘也是個厲害的婆婆,村子裡里外外的姑娘就沒一個人願意嫁的!

後來到老大三十七那年,好不容易媒人才給找了個外村的一個寡婦給答應了,這寡婦風風火火的脾氣,不怕這吳大娘這事兒,這才讓老大給娶著了媳婦。

可這老大媳婦也不是個好相處的,常常和吳大娘村頭吵到村子另一頭,老大雖是說不出什麼話來,但心也是向著他老娘一邊的。

而老二,自從那場變故後,整日陰沉沉的,後來也是隨便說了一個女子就成婚了,但是老二依舊是沉默寡言的…

也許是這事兒,讓吳大娘怕她的心尖兒肉沒著落,吳大娘早早的就託人給三女兒和四兒說了親,嫁的嫁、娶的娶,一年不到就給解決了!

都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是啊,吳大娘可不認為,她覺著她姑娘永遠是她最貼心的棉襖!但是她肯定不會想到這棉襖竟是紙糊的呢!

她的三女兒出嫁後,在鎮上開了個小吃店,每逢鎮上趕集時候,你准可以再那兒看見她笑呵呵地幫忙包餃子、切菜的身影,逢人就誇她的女兒孝順能幹。

可是結果呢?還不是個白眼狼,老來女兒也指望不上呦!

小四兒娶媳婦的時候,吳大娘背著老大偷偷塞了她大半積蓄給四兒子。

這事兒被老大媳婦撞見了,當時就鬧的是一個天翻地覆啊,為什麼呢?

因為這給的錢基本全是老大掙得啊!老大心實,娶了老婆也沒忘老娘的話,掙了錢交給老娘保管。

但是人心都是肉長的,這事兒一捅出來了,老大想了想他老娘是怎麼對他的,自己為了弟妹為了老娘,三十七才成親,結婚時候,老娘就給了他一百個雞蛋,他都還感動出了熱淚!

這次他算是明白了,原來老娘並不是不會心疼人,只是拿他當掙錢的工具了啊!老大這次也是被寒了心,前所未有的和他老娘站到了對面!

老大媳婦也是說,吳大娘這樣做得出來,那以後老了就別想讓他們養!吳大娘當著全村人的面也是硬氣回道,「就你們那出息!你們養的起我嗎?」

老大兩口子寒了心,一起外出打工。聽說在外老大是拼了命地掙錢,兩口子又借了點錢,兩年後在鎮上買了房,然後連夜就搬走了。自此,老大一家算是和吳大娘基本上沒了往來。

憑良心說,吳大娘對她的小兒子真不!小兒子媳婦兒結婚不久就懷孕了,生了個大胖小子。吳大娘那是個高興啊,天天孫子長孫子短的,抱著這孫子就像是寶貝一樣!

與此同時,老二媳婦兒也生了個兒子。咿呀呀的孩子對著老二笑,這才讓老二的眼神里有了些溫柔,許是受兒子的感化下,老二人也慢慢的沒有那麼陰沉了。老二家的氣氛也在慢慢變好…

老二想著,雖然自己腿有點瘸,但是幹活只要不需要跑,影響也不大。孩子還小,以後花錢的地方還多,就想著和媳婦兒商量把孩子托他奶奶帶著,他倆去城裡找事兒做,攢錢讓孩子念書考大學,讓兒子完成自己當初未成的夢想!

一切本來都計劃的好好的,但是老二兩口子,是萬萬沒有想到,吳大娘想都不想就拒絕了,說自己已經答應幫小四家帶孩子了,沒時間再帶一個!

吳大娘還說,「老子都是個瘸子靠不上,我還能靠他兒子?!」

後來實在是沒有辦法,孩子太小了,離不開人。眼看著孩子快到了上學的年紀,老二隻好讓媳婦在家帶孩子,自己向吳大娘借了五十塊錢,就跟著村裡人進城打工了。

老二媳婦也是個要強的人,在家邊帶孩子邊幹活兒,養豬、劈材、上山、下地一樣兒都沒落下。去哪兒都把孩子背在背上,一個暑假過來,這孩子的臉上都給曬出了紅印,見過的人都覺得可憐!

一年後老二回家,這天剛回到家,就瞧見吳大娘坐在他家門口。老二連自家門都還沒進,吳大娘就伸手,要他還錢,那架勢是生怕他不還了似的!

而且吳大娘一張口就是要一百!老二說,「明明當初借的是五十塊」

但是吳大娘死活咬著說是一百塊,老二媳婦兒聞聲兒走出來,倆個女人為了五十塊就吵了起來。誰也不退步,最後連村裡人都驚動了,老二丟不起這臉,最後給了吳大娘一百塊了事。

後來吳大娘摸清楚,老二基本上是每一年回來一次,每一次老二剛到家門,吳大娘樂呵呵就上趕著來。然後就堆起滿臉笑容,拉著老二聊天,不是說起村裡老王家的兒子打工回來是多麼的孝順,背著媳婦都要偷偷的塞錢給他老娘,就是說老李家兒子多好的…

剛開始老二還會給她錢,後來時間一久,也就習慣了,就假裝聽不懂的樣子,然後慢慢的吳大娘也感覺沒意思了,也就不再來了。母子在路上碰著,吳大娘也是一聲冷哼就走了。

後來有一次,連續下了幾天雨,眼見著播種最佳時期快過了,好不容易放晴,孩子卻有點低燒。外面太陽實在是太烈了,不可能再背著孩子去幹活兒啊!

老二媳婦實在是沒辦法,只好厚著臉皮去求了吳大娘幫著看一下午孩子,她回來就立馬接走。

這吳大娘,冷眼鼻哼的,最後還是老二媳婦答應來年給她二十斤大米她才給接過了孩子的。

誰知就這一下午的時間,就發生了一件大事。原來這吳大娘啊,說是看著孩子,結果就是把這孩子給關在院子裡,自己就跑到一邊去了。

這四五歲的孩子,最是好動的,不知是吳大娘忘了關門還是怎麼回事兒,這孩子跑出了院子,到旁邊的小河邊玩,一不小心就掉了進去!最後還是村裡面一個十幾歲的男孩,發現給救了起來!

老二媳婦,下午一回家接孩子,發現孩子全身濕漉漉的,問這吳大娘,我大娘說是他自己玩水搞濕的。後來才聽人說自家的兒子掉河裡,差點命都沒了!老二,得知這個消息後,對吳大娘那是更怨恨了!

從這以後,他們再也不敢求吳大娘幫他們帶孩子了。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老二兩口子隔壁的小四家農忙時,吳大娘又是幫著帶孩子,幫著做飯,又是幫著下地幹活兒的。真真是幸福的的模樣啊!

人總會老,吳大娘也不例外,慢慢的就成了吳婆子。

變成了吳婆子後的吳大娘,幹活兒開始跟不上了,身體也出現了這樣那樣的毛病。三女兒開始嫌棄她不講衛生,不讓她去店裡幫忙了,四兒子也怕她賴上他,也帶著一家人,急匆匆搬去了鎮上。

這下好了,吳婆子以前的兩坨心尖兒肉把她當成了皮球,給一腳踢了,而兩個曾經真心對她的兒子卻被她給作跑了…

後來吳婆子病倒了,需要人養啊,但是沒人願意啊!

那怎麼辦?所以現在吳婆子幾個兒女就在吵啊…人吶,同是對自己的兒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心可不能太偏了」奶奶說完這句,搖著頭嘆了口氣。

我聽著,吐了一嘴瓜子皮,心裡想,「嘖嘖嘖,百因必有果呀,果然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啊!也不知道今天他們能不能吵出個結果了……」(作品名:《偏心的秤》,作者:歡默。來自:每天讀點故事APP,禁止轉載)

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第一時間看更多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