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美國人興風作浪,清朝不敢動他,李鴻章派人淹死他

2021-04-12     勇哥讀史

原標題:一個美國人興風作浪,清朝不敢動他,李鴻章派人淹死他

1860年春天,為了阻止太平軍進攻上海,清朝僱傭了一支洋槍隊來保護上海的安全。這支洋槍隊後來命名為「常勝軍」。

1862年10月,常勝軍統領華爾在與太平軍作戰時負傷死去,由白齊文繼任統領。

白齊文是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人,生於1836年,時年26歲。白齊文在法國部隊里服過役,還參加過克里米亞戰爭。他是一個典型的冒險家,在澳大利亞、印度等國遊歷,尋找發家致富的機會。最後,白齊文來到了上海這個冒險家的天堂,停留下來,直至加入常勝軍。

白齊文是一個脾氣暴躁的人,甚至可以用「無法無天」來形容。雖然從編制上來說,常勝軍屬於江蘇巡撫李鴻章管轄,可李鴻章根本就管不了白齊文,很難調動常勝軍。

1862年11月,李鴻章想把白齊文和常勝軍調動到南京去,參與進攻太平軍。白齊文趁此機會去找道員楊坊索要拖欠的軍餉,將他痛揍一通,又搶走了4萬元洋銀,鬧出了一場軒然大波。

李鴻章當即奏報朝廷,撤掉白齊文的職務,懸賞5萬兩銀子通緝,並對常勝軍進行整頓,以英國軍官戈登擔任統領。朝廷完全支持李鴻章的建議。12月24日,朝廷在上諭中要求李鴻章與英國方面進行交涉,將白齊文緝捕歸案:「白齊文以劫餉毆官之犯,自應按中國軍法懲辦,現經英國提督士迪佛立押解來滬,由英國兵船看管,並未交出……仍著李鴻章飭將白齊文迅速交出,毋得任令含糊了事,將此由六百里各諭令知之。」

這時候,朝廷對白齊文的態度是強硬的,一定要李鴻章將他抓捕歸案,進行懲處。

可是,短短一個多月後,朝廷的態度就發生了變化。

原來,白齊文闖下這麼大的禍,並沒有看在眼裡。他居然大搖大擺跑到京城去,見到了美國和英國公使,請他們出面為自己說話。美國和英國公使罔顧白齊文毆打中國官員,並搶走庫銀的事實,聯合為他說情。

朝廷惹不起兩國公使,只好在1863年2月15日重新頒發了一道上諭,將案子發還給江蘇巡撫李鴻章,要求對白齊文從寬處理:「現在白齊文赴滬,該撫(李鴻章)即欲稍寬其罪,必當使所犯各節一一認伏,然後量為施恩,則白齊文既感該撫之恩,又感不殺之惠。」

朝廷不能始終堅持強硬態度,讓李鴻章感到無可奈何。既然朝廷靠不住,那就靠自己吧。

李鴻章唯一能做的事情,是儘量堵住白齊文回任常勝軍統領的道路。

那時候,白齊文自以為有美國和英國公使撐腰,產生了回任常勝軍統領的想法。3月4日,白齊文回到上海,趾高氣揚地去找李鴻章,要求官復原職。李鴻章又好氣又好笑。他可沒有想到,世界上居然有如此厚顏無恥的人。李鴻章沒有跟白齊文廢話,吩咐手下將他趕出去。

白齊文被李鴻章拒絕後,一怒之下,帶著十幾個手下搶走了常勝軍的「高橋號」輪船,購買了大量軍火,跑到蘇州去投靠忠王李秀成的部將慕王譚紹光。

白齊文投奔太平軍的消息傳來,讓李鴻章震怒不已。好傢夥,白齊文又挑戰了他的底線。李鴻章下令貼出海捕文書稱:「不拘軍民及外國人等,有將白齊文擒斬者,賞銀三千兩。」

譚紹光見白齊文懂得一些軍事訓練知識,便撥給1000多人讓他進行軍事訓練。白齊文投奔太平軍,是想獨立帶領一支軍隊,可不是當什麼訓練官。可是,他作為一名曾經與太平軍作戰的常勝軍前任統領,剛剛投奔太平軍,譚紹光怎麼可能委以重任?譚紹光只允許他統領自己帶來的十幾號人。白齊文很失望,很快就離開了蘇州。

白齊文剛到上海,就被美國領事抓住,送到日本橫濱治病,不允許他再到中國。這種做法看似限制白齊文的行動,實際上是對他的保護。因為李鴻章下定決心要抓捕他,誰也阻攔不了。白齊文在日本呆了一年多時間,於1865年2月回到上海,又被美國領事遣返回日本了。

白齊文沒有死心,還想到中國來「撈一把」。當他得知太平天國侍王李世賢在福建漳州一帶活動時,從日本乘坐輪船直接去了福建。沒想到,白齊文還沒有找到太平軍,一到廈門就被聞風而動的清軍抓獲了。

李鴻章獲悉後,派人將白齊文押送蘇州。當他們來到浙江蘭溪時,押送的清軍悄悄地將白齊文淹死了。當屍體運送到上海時,已經腐爛不堪,難以辨認,人們只能根據屍體嘴裡的金牙判斷是白齊文。

美國領事找不到證據,算是吃了啞巴虧,此事不了了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nupxXgB9EJ7ZLmJKSH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