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 四川省21個市州的45.7萬餘名高三學生返校複課

2020-04-02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開學!沉寂的校園熱鬧起來了

四川師大附中,防疫人員對學生雙手進行消毒。 四川日報記者 肖雨楊 攝

電子科大實驗中學,學生正在寢室摺疊鋪蓋。 四川日報記者 李向雨 攝

在歷經超長版寒假後,4月1日,四川省21個市州的高三年級正式開學,45.7萬餘名高三學生作為第一批返校學生,讓沉寂已久的校園恢復生機。

為了確保開學後師生的健康安全,各地學校都做好了疫情防控和開學複課的準備。

直擊入校

測溫、消毒、通風,走規定路線

早上7時許,南充高級中學高三學生陸續到校。在校門口,學生按照地上間隔1.5米的貼標站位,並依次排隊經過紅外線體溫檢測。「昨天報到時,同學們就提交了最近14天的身體狀況表等資料。」南充高中網宣科主任陳祺文介紹,學校配備了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報告系統,「體溫超過37度,系統就會報警。」

進校後,同學們按規定路線有序直接到教室,在教室門口,各班班主任會通過詢問、觀察、檢測體溫等形式開展第二次檢查。

成都樹德中學規定,住校生在正常上課期間不能再出校。學生去往宿舍、教室和食堂都走固定路線。

「同學們,考試開始,請開始作答。」開學第一課結束後,成都七中萬達學校高三學生以「開學第一考」的形式,翻開了高三複課的篇章。教室里,學生們戴著口罩奮筆疾書,桌椅之間的距離比往常拉得更開一些。

闊別已久,同學們對返校充滿了期待,「在家雖有網課,但自己的學習狀態和氛圍都不如在校好。」

開學首課

講疫情防控、鼓勵有擔當

疫情防控知識科普、高三學生宣誓……上午7點15分,在成都樹德中學操場上,一次別樣的開學第一課正在進行,大螢幕上正在播放該校特意製作的開學視頻。

「災難,是試金石,也帶給我們在忙碌中少有觸及的,或是分數本身沒有全部告訴我們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在開學第一課上,成都樹德中學校長鬍霞表示,高三學生從居家在線學習到回歸校園,應該有更好的出發,做到目標清晰、狀態提升和自我的心理調適。

「全體起立,升國旗,奏唱國歌。」早上8時,南充高中順慶、嘉陵兩校區2500多名高三學生,在自己班的教室里正式開始了新學期的開學第一課。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南高人來說,是一場特殊的考試,沒有備考時間,沒有監考老師,我們都是答卷人。」校長塗剛的開學第一課視頻在高三各班教室里同步播放,塗校長以多位校友為例,鼓勵同學們有信仰,有擔當,勇挑重擔!他寄語師生,「2020的這個春天,必將被歷史銘記,陰霾過後,春和景明,讓我們一起出發,去遇見更好的自己,去擁抱大有可為的新時代!」

開學日期確定後,為了做好線上課堂和返校複課的銜接,四川省高三年級的老師們提前返校備課。宜賓六中高三年級老師李寧表示,返校後,學校要對學生進行測試,摸清學生在線上教學期間的學習效果,再查漏補缺,更好地幫助學生完成高三學習,迎接高考。

食堂寢室

錯峰間隔就餐,不串寢室

複課後,食堂是師生比較集中的場所,各校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採取錯峰就餐、延長供餐時間、菜品設置固定套餐、學生打餐實行單進單出等措施,縮短打餐時間、控制就餐人數。

4月1日12時,結束上午的課程,南充高中的學生在老師引導下,有序前往食堂就餐。食堂外,學校也設置了一處日常防疫檢查點,對就餐學生進行逐一測溫檢查,洗手後,學生分批次錯峰進入食堂,取餐後依次到餐桌單側入座,相鄰兩人間隔一個座位就餐。

在瀘州外國語學校食堂,餐桌被分割成小隔間,每個小隔間上都貼上了學生姓名,學生打好飯後對號入座,並儘快就餐。在打餐區域,用紅色箭頭標註了打餐的行動方向,並用白色原點標明了1米的排隊間隙。

宿舍區域也是防控重點。「下課後,我們安排學生分批次回寢室,保持一米間距進入宿舍樓。」成都棠湖外國語學校老師鄧思海告訴記者,學生返校的第一天,生活老師還到每個寢室進行了「七步洗手法」宣講。

瀘州老窖天府中學學生宿舍入口處,還張貼了疫情防控生活教師一日工作流程,每一時間點都明確了防控職責。宿舍入口處還設置了紅外線體溫測量儀器。巴中市平昌中學在進入宿管樓的入口設置了體溫檢測棚,並落實好查寢等制度,要求學生勤洗手、不串寢室。(四川日報記者 李丹 鄧翔灃)

(責編:高紅霞、羅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n3kOHEBrZ4kL1ViWO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