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華起義的序曲——風起雲湧宣化觀

2019-09-27     新渭南

渭華起義的序曲——風起雲湧宣化觀

講述人:王曉飛

親愛的朋友們,新中國成立已走過70年的光輝歷程,我們怎能忘記,那些已然過往的崢嶸歲月。




在渭南這片日新月異的土地上,有一個叫「宣化觀」的紅色遺址,曾留下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動人故事。1985年11月20日,鄧小平題詞「渭華起義烈士永垂不朽!」渭華起義就發生在臨渭的土地上,渭南城區的宣化觀,「宣化事件」就是渭華起義的序曲,今天就給大家講講發生在這裡的血風腥雨的故事。



大革命失敗以後,宣化事件爆發,當時的陝西黨組織遭受空前的損失,根據鬥爭的形勢,陝西黨組織決定發動工農群眾開展武裝鬥爭,以革命武裝對抗反革命武裝。1927年6月10日和19日,國民黨分別召開「鄭州會議」和「徐州會議」,反共和反革命的白色恐怖陰雲籠罩,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馮玉祥背叛國民革命,追隨蔣介石實行「清黨」,渭南是最早建立黨團組織的地方之一,也是全省農民運動最活躍的地方,「清黨」保存了當地組織。渭南、華縣和五一縣共有8個區委、54個支部、529名黨員,1928年3月中共陝西省委決定在渭南、華縣、五一、華陰、臨潼五縣為陝東暴動區,積極策劃組織發動武裝起義,



渭南一帶農民革命鬥爭不斷深入,革命武裝不斷發展,1928年2月渭南爆發了「宣化事件」。渭南縣的槐衙村南有座「宣化觀」,觀里最早設有一個宣化初小,後來改為「樂育高小」,是從縣城西關的馬神廟遷來,暫時在宣化觀內上課。1928年春季學校開學後,樂育高小的學生紛紛轉入宣化高小就學,樂育高小面臨關閉停辦。2月28日,當地豪紳和學校反動教員劉銘初、薛明璋、王武群、田寶豐等帶領一夥暴徒,衝進學校搗毀了宣化高小,將學校的教師學生全部趕出校門,並打傷數人。當天晚上渭南縣黨委團委召開聯席會議討論對策,決定組織農民、學生驅逐強占宣化高小的反動分子。2月29日清晨,四五百農民與多數學生包圍了宣化觀,反動分子竟然竟然強烈對抗,襲擊群眾,引起了公憤,被激怒的群眾將劉銘初、薛明璋當場打死,打傷王武群、田寶豐,這就是被叫做二二九的「宣化事件」真實情況。




「宣化事件」發生後,國民黨反動派瘋狂鎮壓革命群眾,國民黨陝西省主席宋哲元把「二二九」稱作「實屬反革命之行動。」嚴肅命令渭南、故市兩地發生學潮的學校暫停,「嚴懲共產分子」。隨之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總司令馮玉祥發出「整頓學風」的電令,宣布渭河南北的學校一律停辦,實行改組:「校長不良者撤換之,教員不良者更易之,學生不服從師長者以共產黨論罪」。

反動派宣化革命行動的瘋狂鎮壓,並沒有嚇倒渭南的共產黨人,反而進一步激發了渭華地區的群眾革命鬥爭,中共渭南縣委在「二二九」之後積極策劃全縣暴動,並在3月10日前處決兩名惡紳,抄沒了五家豪紳的財產,陝西省委向各地印發了「二二九」革命行動的宣言,要求發動群眾與反動派開展鬥爭,建立農民武裝,成立蘇維埃政權,來響應宣化觀的鬥爭。這時許權中寄身李虎臣,1928,李虎臣與馮玉祥激戰於潼關南五六里的北山,唐澍劉志丹與許權中先後撤出戰鬥開赴華縣瓜坡鎮宣布起義,舉起革命軍紅旗,摘掉了國民黨軍隊的帽徽,初步整編部隊,在高塘鎮召開大會,宣布「工農革命軍」正式成立,公開槍決了三名罪大惡極的反動分子。工農革命軍以唐澍任總司令,劉志丹任軍事委員會主席,盧少亭任政治部主任,王泰吉任參謀長,吳浩然任軍黨委書記,許權中任軍事顧問,楊曉初任財經委員。下轄四個大隊及赤衛隊、騎兵分隊。趙雅生、武培謀、謝子長、雷天祥分別任大隊長,李大德任赤衛隊隊長,許權中任騎兵隊隊長。



工農革命軍成立同農民運動結合,形成了以華縣,高塘、渭南塔山為中心,東至少華山西至臨潼東、北至豫陝大道南至秦嶺北麓沿山,約200平方公里的紅色武裝區域。區域內反動基層政權被摧垮,紅色蘇維埃基層政權普遍建立,渭南、華縣和五一縣共建立50多個區鄉村蘇維埃,大部分村有赤衛隊並擁有槍枝。馮玉祥潼關取勝鞏固西安城防後集結三個師對其以中心區進行圍剿,李虎臣集結反動民團也向工農革命軍猛撲,起義部隊被打散,起義失敗。



渭華起義它是以革命武裝反抗反革命武裝,它是在革命最低潮、鬥爭最艱難時,鼓舞了人民的革命鬥志,黨組織經受住了考驗,鍛鍊和培養了幹部,為革命運動的深入發展和陝北根據地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是一座巍巍的豐碑。

將近一個世紀過去了,新中國成立已經70年了,鄧小平題詞「渭華起義烈士永垂不朽!」將會永遠熠熠生輝,永放光芒!讓我們永遠記住發生在這裡的血雨腥風,也讓我們深刻銘記風起雲湧的宣化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iPSdW0BJleJMoPMxao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