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漸漸聚集、鬱積已久的狂風暴雨,
現在終於向我們猛烈襲來。
——溫斯頓·邱吉爾
《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第二卷 最光輝的時刻》
焦慮的產業鏈條,假如……歷史是個網絡遊戲,2020年無疑是地獄級開局。
冠狀病毒、美伊衝突、巴以危機、蔡某連任、科比去世、澳洲大火、非洲蝗災、英國脫歐、原油崩盤,美股熔斷,歐股暴跌……
不需要什麼數據圖表來證明,從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初,我們普遍感受到了凜冬將至的嚴酷,一股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機感撲面而來。
「大環境不好」,每個人的臉上都寫了兩個大字:焦慮。這場從2019年延續而來的寒冬,仿佛可怕的疫情一樣四處擴散,不斷製造著恐慌。
甚至有人說,「2019年是形勢最差的一年,但也是未來10年形勢最好的一年。」一語成讖!
當2020年真的到來,人類已被狂風暴雨吹打得人仰馬翻。
3月9日周一,油價開盤即暴跌30%,道瓊斯指數斷崖式下跌,5分鐘內跌幅至7%,觸發了熔斷機制,直接跌停。這是時隔23年,美股歷史上第二次熔斷。受此影響,全球資本主義國家全部暴跌,英法德一個沒跑,大盤全部暴跌7%以上,加拿大暴跌8%,義大利暴跌11%,希臘暴跌12%,巴西和阿根廷暴跌10%,科威特暴跌10%……這麼說吧,凡是有熔斷機制的股市,幾乎全部熔斷。
如果我們用更加深邃的目光,把2020年放到漫漫歷史長河中,與之更深刻影響世界走勢的重大危機年份相比,我們會發現,這一系列大事件,不過是驚濤駭浪上的一朵小浪花,雖貌似洶洶,但冰山之下,才是真正的思潮湧動。
所有人都在思考,整個產業鏈條誰受益?
市場的運行邏輯,2020年的原油市場,必定是供大於求。這次全球股市暴跌的根源,主要是兩個因素:石油暴跌、新冠病毒。
其實,石油期貨市場從上周五已現端倪,開始暴跌。很多資本還以為抄到底,加50倍100倍槓桿買入,結果為了平倉,不得不甩賣手頭所有資產,進而引起股市連鎖反應,導致周一剛開市就徹底崩盤。
新冠病毒不生產無流通減產失敗石油價格戰債務危機股市崩盤,這就是股市崩盤的市場邏輯。
一直以來,國際原油市場有三大玩家,以沙特、伊拉克、伊朗、科威特等中東國家組成的石油輸出國組織(簡稱OPEC);以販賣能源為主要經濟收入的俄羅斯;以頁岩氣革命成為石油出口國的美國。
三個玩家各有各的算盤。
OPEC想聯合俄羅斯一起減產,這樣石油價格就能維持高位,大家一起開開心心致富。但俄羅斯不同意,因為有美國這個學霸在,一旦OPEC和俄羅斯減產,美國頁岩氣就會補上來,有多少市場份額都能吃下,減了也白減,還損失收入。
而美國想通過能源戰爭打壓俄羅斯經濟,寧可自己不掙錢也不讓石油價格漲起來。
在這種背景下,OPEC中為首的沙特和俄羅斯反覆談了多輪減產,都沒搞定,一怒之下決定打價格戰,先把市場份額拿下再說,憑著沙特開採成本最低,看誰笑到最後。
國際原油價格一路下跌,到了聞所未聞的30美元一桶,遂,出現了石油竟然比水便宜的局面,幾乎等於白送。不僅俄羅斯受不了,美國頁岩氣公司也深感泰山壓頂。
再加上受新冠病毒影響,全球包括航空、船舶、貨運、汽車等在內的旅遊業、運輸業、物流業明顯衰退,以及作為世界製造工廠的中國大規模減產,工業製造對石油的需求驟降,而病毒還在向全球主要工業國家蔓延。
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的能源市場必然是供大於求。
石油的未來趨勢
談未來趨勢,要放到更大的維度,我們從二戰說起。
英國在二戰後,將權力王杖移交美國。由於美國儲備了當時全世界70%的黃金,為了方便國際結算,美國宣布美元與黃金掛鉤,以黃金為信用發行美元,這樣各國就不用擔心美聯儲濫發貨幣,從此美元成為世界貨幣。因為這個體系是在美國布雷頓森林簽署的,所以歷史上稱為Bretton Woods System(布雷頓森林體系)。
到了1973年,美國突然發現,美元發的太多,遠遠超出了儲備的黃金價值,而很多有警惕性的國家比如法國開始提取黃金,長此以往黃金就要被掏空,而美元則失去信用,於是美國聯合OPEC宣布,美元不再和黃金掛鉤,而和石油掛鉤,國際石油交易必須用美元。
市場可以不信任美元,但不能不用石油。
如果想在國際上購買石油,就必須增加美元外匯儲備,怎麼增加?當然是用本國生產的貨品換美元,然後用美元去買石油,石油輸出國再用美元去買所需貨品,這樣一來美元就再次成為了世界貨幣,美聯儲終於可以放開手腳超發貨幣了,而美國也可以用美元一圈又一圈的薅全世界羊毛。
但這個石油結算體系讓世界其他玩家很不爽,尤其是幾個和美國不對付的產油國,比如俄羅斯和伊朗,中國也很不高興,因為作為世界第一工業國對石油需求量最大,所以也就被薅得最狠。
從2013年開始,俄、伊、中等幾國就商討用人民幣來結算石油,2018年3月26日,上交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掛牌成立,很快成為亞洲最大的石油期貨市場,日成交量超過杜拜原油期貨合約,僅次於紐約和倫敦,躋身全球交易量前三。
2019年1月,以英法德為首的歐盟9國甩開美元,創立INSTEX結算機制,通過以物易物的模式和伊朗進行石油結算。
同年4月,伊朗石油把人民幣和歐元列為主要換匯貨幣,並把2000萬桶原油存放在中國大連。同年8月,受美國嚴厲制裁的南美產油國委內瑞拉正式實現人民幣代替美元結算。除此之外,哈薩克、烏茲別克等中亞產油國也已嘗試繞過石油美元體系,在雙邊石油貿易中採用人民幣和歐元,甚至連美國鐵桿盟友沙特、巴西、蘇丹等國都在觀望猶豫中……
現在是,「天下苦秦久矣。」
美國自己也很清楚,非美元結算石油,就是挖美國的命根,因而對伊朗、委內瑞拉、俄羅斯恨之入骨,各種軍事、經濟制裁與圍追堵截,這也給了各國很大的刺激,為了本國能源戰略安全,不想再和美國一起玩,只是鑒於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敢怒不敢言,只能偷偷摸摸私底下搞些小動作。
而這次的石油暴跌,加之特朗普的全面戰略收縮,讓大家有了信心,覺得美國不過如此,尤其發現OPEC和美國產生了裂痕,沙特表面和俄羅斯懟,實際卻是衝著美國各大頁岩氣公司搶市場份額,甚至把美股都打趴了,直接打臉特朗普,這其中的水有多深,很難不讓人產生聯想。
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美元鑄幣稅地位的終結,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很可能就從2020年開始。
人類歷史總是在不斷重複,杜牧在阿房宮賦中說,「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2020年,這不是結束,甚至不是結束的開始,只是開始的結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hEU3nAB3uTiws8K9qU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