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境外疫情高發
嚴防境外輸入
成了眼下疫情防控工作的
重中之重
今天方方帶您看看
咱房山的長陽鎮是怎樣做的
長陽鎮的國外來(返)人員有百餘人
為全力做好外籍人員疫情防控工作
長陽鎮開啟「雙語疫情防控」模式
對外籍人員返京情況進行
全面摸排、逐一登記
做好體溫測量
由所在社區採取
「一對一」方式做好服務保障工作
面對不少外籍人士返京
如何讓他們理解疫情防控工作
和相關政策成為了社區一大難題
為了突破語言關
中英文雙語溫馨提示第一時間發布
迅速集結組建外籍人員服務組
24小時待命
安裝手機翻譯軟體等「利器」
各社區「見招拆招」動足腦筋
暖心服務著
在長陽生活、學習的外籍人士
與外籍友人齊心戰「疫」
雙語溫馨提示,為外籍友人「劃重點」
疫情期間,不擅長中文的外籍人士怎樣及時獲取權威信息?長陽各社區第一時間集思廣益,通過中、英雙語溫馨提示、廣播為外籍友人「劃重點」,提醒外籍友人加強自我防護的同時配合防控措施,及時上報旅居史、居家醫學觀察。
紫雲家園小區有近3000居民,其中外地返京人員、租戶、外籍人員,人員結構複雜,流動性較大,為解決與外籍人員溝通問題,籌備組工作人員胡繼興,因在英文的溝通上算是比較在行,就擔負起為這裡的外籍居民講解回京登記流程、居家觀察要求以及所有的英文文件翻譯的重任,針對外籍居民翻譯並製作服務說明書,協助工作人員做好境外友人的登記工作。
紫雲家園針對外籍居民翻譯並製作的服務說明書
在檢查崗值守時遇到外國居民比如一些簡單問題的詢問、抑或是拿快遞,他都會熱情上去幫忙現場翻譯,化解由於溝通問題給外國居民帶來的不便。
因為居民出入需要辦出入卡,而辦理出入卡需要確認很多問題,這時他就總是臨時「救場」,慢慢地,有好幾個外國朋友都跟他成了熟人。
在疫情特殊時期,疫情防控政策的快速準確傳達,更關乎防控舉措是否能真正取得成效。
康澤佳苑南區社區臨時黨支部在摸排核實轄區外籍人員居住情況的同時,針對當前疫情防控政策進行宣傳講解,還錄製英文版《溫馨提示》在小區門口循環播放,提醒外籍返京人士配合社區嚴格管控等各項措施。
上門服務解難題,外國友人倍感安心
然而,並不是每位工作人員都像胡繼興一樣具備語言優勢。銘品嘉苑社區防控組就迎來了這樣一位「出題人」。
一位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德國留學生,在入住登記時由於語言不通,社區工作人員通過手機翻譯軟體進行溝通,告知她醫學觀察期間注意事項和生活服務卡使用說明。
看到她手裡拎著一大袋麵包,要將這些作為每日餐食,工作人員就特意囑咐了她,居家觀察也要注意飲食營養,在觀察期間可以點外賣,會幫助她解決垃圾的清理和外賣快遞上門等生活問題,確保他們在觀察期間的正常生活。為了後續方便溝通和提供服務,工作人員和她互加微信好友,進行文字交流。
一次,她因過敏性皮炎,皮膚瘙癢不舒服,工作人員立即聯繫社區醫生進行電話問診。在用藥未得到緩解後要求就醫,社區工作人員了解情況後立即撥打120,並隨救護車一同到醫院陪同就診,直到安全回到社區,並對其身體狀況進行跟蹤問詢。
社區細緻周到的防控工作
也收穫了外國小夥伴們的點贊
她感謝社區的及時關注
及有力的服務措施
讓她感受到了安全感
組建外籍人員服務組,專業服務外籍居民
做好外籍人士居家醫學觀察期間服務,無障礙溝通是前提。熙悅廣場臨時黨支部迅速組建了一支為外籍人員服務的志願者團隊,組員由外語水平較高的成員擔任,負責對外籍人員進行政策解讀和溝通服務,提供各類生活保障服務,包括代送快遞、代扔垃圾等。
熙悅廣場作為開放式商住混住小區,小區值勤檢查點多、外籍居民多、返京人員多,管理難度較大,值勤人員普遍外語水平不高,不能為外籍人員解答防控工作須知,為此服務組製作了英文版提示,放置於樓崗醒目位置,保證外籍人員能及時到臨時黨支部進行登記,切實提高了外籍人員的知曉率和登記率。
每日由工作人員通過簡訊或電話的方式對居家觀察的外籍人員進行體溫和健康狀況回訪。
對於長期在本小區居住並未離開過北京地區的外籍人員,登記並填寫基本信息,了解其身體狀況後,給其辦理臨時出入證,並細心地提示外籍人員在疫情期間的注意事項。
不鬆勁、不懈怠
既講原則,也講溫度
長陽鎮用精細化治理
繼續牢牢守住社區這道防線
給他們點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gBQM3EBfwtFQPkdwOc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