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攔索能要人命?美預警機崩斷阻攔索,8名小綠人落下終生殘疾

2019-09-19     123軍情觀察室

眾所周知,航母之所以具有強大的震懾力,是因為它本身就屬於一個移動的機場,而航母的甲板面積終究是有限的,所以艦載機的起飛和降落要比在陸地上困難的多得多,尤其是在降落階段,飛機在陸地機場降落時,一般需要2000米的距離才能平穩停止,而在航母上的降落距離則縮短了十倍,所以,航母上都配備著阻攔索,而且一般是4條,每條相隔十幾米,只要能勾住其中一條,就可以順利著艦了。

然而,往航母上降落時,飛機是不能減速的,甚至還要適當加速,因為萬一勾不到阻攔索,就必須要再次升空,所以必須要保持著一定的速度,不然就會直接栽進海里,再加上戰機本身20噸到30噸的重量,給阻攔索帶來的衝擊力可想而知,所以阻攔索的質量一定要槓槓滴,目前全世界航母上的阻攔索一般都可以承受80萬以上的牛頓拉力,因此,阻攔索的打造是非常複雜的,以我國遼寧號航母的阻攔索為例,其是由多股鋼絲繩編制而成,每根鋼絲繩都是由12根粗鋼絲和6根細鋼絲以特殊的布局扭結而成,在鋼絲繩的中心還有大麻纖維和聚酯材料製作的繩芯,而且,這些鋼絲都是由高強度以及高韌性的特種鋼打造出來的,除了鋼絲繩本身,還有用於緩解衝擊力的液壓裝置以及自動復位裝置和冷卻裝置,所以打造阻攔索並不比打造戰機要輕鬆多少。

可即便是硬度、延展性如此優秀的阻攔索還是會有承受不住衝擊力的時候,2016年11月,一架米格29戰機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降落時,成功的勾住了第二根阻攔索,結果在繃緊之時,阻攔索突然崩斷,好在又勾住了第四根阻攔索,得以成功降落,然而第二根和第三根阻攔索直接纏在了一起,導致第三根也無法使用,後來的一架準備降落的米格29隻好在空中盤旋等待著修復,最終燃油耗盡墜入了大海,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在半個月之後,一架蘇33戰機又因為阻攔索崩斷而一頭栽進大海,幸好這兩個飛行員都成功的彈射逃生。

俄羅斯雖然因為阻攔索崩斷而遭受了重大損失,但也僅僅是經濟損失,而同年發生在美國艾森豪航母上的阻攔索崩斷事故就直接要了多人的性命。眾所周知,航母的甲板上有一種穿著綠色馬甲的"小綠人",他們的職責就是在給你降落前確保阻攔索正常,在飛機降落後幫助阻攔索復位,在飛機的著艦過程中,小綠人也是不能離開甲板的,要確認飛機的尾鉤牢固的勾住了阻攔索,然後給飛行員打手勢,飛機才會熄火,結果在艾森豪號航母上就發生了慘烈的一幕,一架E2預警機在著艦後,繃緊的阻攔索突然崩斷,附近的8個小綠人直接被吸收了巨大動能的鋼繩掃斷了雙腿,落下了終生的殘疾。

不過在電磁阻攔索普及之後,就再也不會發生此類事件,電磁阻攔的原理就是金屬導體在磁場裡切割磁感線會產生電流和阻力,當艦載機勾住攔阻索之後,攔阻索也就快速拉動錐形饒筒,從而驅動液體渦輪阻尼器,這就可以消耗掉大部分的動能,而且電磁阻尼器也相當於一個發電機,可以將動能轉化為電能,然後再把電能反向驅動減速裝置,增加阻攔效率,除此之外,電磁攔截的阻尼係數是可以調節的,對重量較大的飛機,就調高阻尼係數,面對重量較小的飛機,就調小阻尼係數,這樣可以讓飛機著艦更加的平穩。(紅色圍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eXtUm0BJleJMoPML1e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