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筆!我就想安靜地輔導個作業,怎奈天天被幼兒園大班提虐哭

2020-04-27     榮榮媽養兒記

隨著假期的不斷延伸,李大榮的幼小銜接內容也在不斷深化,這兩天榮媽就遇見了陪讀職業生涯中的最大挑戰。

說起來蠻心酸的,上個禮拜五,我像往常一樣輔導李大榮做七大能力,這天的學習內容是邏輯推理之數圖謎題。

光字面意思就已經不知道在說什麼了,不過我當時也沒有在意,只想著速戰速決,周五了嘛,大家都比較懈怠一點。

現在想來,是我輕敵了。

剛開始還是比較順利的。做過七大的人都知道,它的每課內容都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左邊的頁做起來是順風順水。到了右頁,來了一個逆向思維。截止到這裡,就已經有點不妙了。

雖然我們讀了題,但我壓根沒細想,因為周五嘛想著速戰速決嘛。我以為不過就是變相數獨,每行每列都只要符合格子的數量條件就成了。因為李大榮玩過立體數獨,跟這個很像,所以不用我多解釋,他就叉叉圈圈的一頓做,四格題就過了。

PS:我特意在這裡把我們做的痕跡用馬賽克給遮掩住了,給大家留個懸念。高能預警,這個題是難倒了榮媽的神題,所以請大家好好理解題意,否則做不對。

四格的糊裡糊塗做完之後,進階版的就來了——五格。

這個時候,我跟大榮就瞬間蒙圈了。照片雖然有糊,但是不用仔細看,單從這張斑駁的、塗塗改改、略顯蹂躪過的紙上,也能看出我們母子在這道題上是廢了多大勁,內心有多迷茫。

在我帶著李大榮圈叉圈叉畫了好多回之後,我大手一揮:「李大榮,你先一邊而玩去吧,讓為母好好想想要怎麼結。」

若干分鐘之後……

我已經明顯能感受到李大榮的鄙夷,此時,他正四仰八叉一臉疲憊的躺在地板上,頭下枕著阿不,眼睛一邊看天花板一邊翻白眼,仿佛在說:「媽,你到底行不行?等的我都睏了~」

有興趣的媽媽可以嘗試著做一下,注意一定好好讀題,包括最底下的灰框也一起讀一讀,這個題如果你沒辦法理解它的做題機制和一二三條的線索條件的話,那幾乎就是不可能做對的。

說實話,雖然我時常會喊叫怎麼幼兒園的題就這麼難,但畢竟我也是個經歷過高考的人,再難也頂多是跟孩子講不清楚,從來沒想過有一天自己連做題也做不清楚了。

說老實話,當我拿出高三的態度去認真做這道題的時候,內心是崩潰的。不曾想,自己學生生涯這二十來年的修為,如今竟要被一道幼小銜接題目逼破到要使出十成功力,這太諷刺了。

最氣人的是,我動真格的做了半天,也沒有做對,光反應這個出題機制就反應了半天。曾有一度我都想放棄,心想著要不等榮爸回來研究吧,時間也不早了,做點別的不好嗎?

可是,成年人的驕傲自尊不允許我對這道題低頭,我只要一想到,現在放棄了,就給熊孩子落下了媽媽也有做不出來題的時候的口實了。這孩子原本最近的抬槓能力就越來越強,這以後再遇到難題了,我有何面目讓他多想想別放棄?這豈不是給李大榮多了一條噎我的理由嗎?

想到這裡,我重新振作了起來,雖然今天這道題讓我瞬間走下了「媽媽什麼都會」的神壇,但是,我一個碩士畢業生,起碼也要在難題面前有點骨氣。於是我告訴自己,午飯前一定能搞定這個題,一個幼兒園的題,沒理由這麼難。

知恥而後勇,的結局通常不會差,我重新翻到四宮格,認認真真的重新審視了一邊做題機制,終於搞明白了做題規律和方法。事實證明,這世道是就連幼兒園大班的題都不能放鬆警惕的世道,想要偷懶,往往都會弄巧成拙,事半功倍。

榮媽的推理小課堂,

這是我後來給李大榮講解的步驟:

第一步了解題意,這是整個這道題的核心。我後來恍然大悟的時候才發現,題目的難點根本不是做,而是理解題意,就是正常的成年人一開始也會懵逼,完全不知道是何用意?我自己也是想了好半天才明白:

  1. 表格周圍的數字代表著這一行或者一列里有幾個財寶,換句話說就是每一行能有幾個圓圈。
  2. 下面有三堆寶藏,每一堆的形狀不可以拆分,是啥形狀就要在格子裡排列成什麼形狀。比如,把「田字格」的鑽石拆解變成四個一排的,是不行的。
  3. 就是這個三堆寶藏之間不能相鄰,換句話說,他們三堆不能有連結在一起的情況出現,邊緣必須要被叉叉包圍。

第二步,確定田字格的位置。因為田字格的寶藏最好確定位置。找到橫向和豎向的「1」,因為田字格橫著和豎著怎麼看都有2個,所以,有1的行和列,就不可能有田字格的位置。很快我們就能找到右上角是唯一能容得下田字格的地方。

所以出題人說,每一堆的寶藏不能拆分,必須按照形狀來擺放,就是這個用意。

第三步,排除。因為三堆寶藏之間不相鄰,所以田字格周圍的格子就只能都是叉叉,如圖上圖所示,做到這裡,其實都是頁面底下灰色部分的引導。

第四步,是最難的,如何確定另外兩個俄羅斯方塊形狀的寶藏。

因為剩下兩堆保障都有三塊積木連在一起的情況,所以剩下的空格里行和列有「3」的數字的,只有維二的兩個。

所以另外兩堆的位置就很好去找了。挨個變著方向的試,都能滿足各行各列的條件就行了。

這裡有個bug,就是題目中沒有說他們的朝向是不是可以改變,實際做題過程中,你會發現,不改變的話,肯定做不出來。

正確答案如下圖所示。

這個是我帶著李大榮一步一步推導出來的。上面叉叉圈圈都不甚凌亂,是因為這位大哥是這麼樣嬸兒做題的,坐姿極其大牌,嘚瑟地讓人只想把他踹下桌。

因為李大榮最近數獨還是做得挺多,所以捋清遊戲規則之後,我講一遍他就大體明白了,後面的題,我就讓他自己去做了。

課後練一練

解題技巧學會了,有興趣的媽媽可以試試看,能不能順利做對這個題。

因為題目已經被李大榮做過了,所以我用了馬賽克遮擋。正確答案文末揭曉。

這是李老師做這道題時的模樣,看著她認真嫻熟地圈圈叉叉,我的心裡不由得新生四個字「後生可畏」。

在家做幼小銜接的這段日子裡,榮媽特別的有感慨,一邊在感嘆我國教育改革的深入,就像我們的國民素質和身高都在提高一樣,這屆小孩子的接受水平和智力開發,都不是我們這屆小家長能夠比擬的。

帶著李大榮做題的這段時間讓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活到老學到老」,我們小時候的那套教育觀念和對知識水平的認知都不足以去應對如今的孩子的應試教育。

看看題型,我時常會望洋興嘆,現在的孩子都在做的是什麼魔鬼訓練題啊?我記得我小時候上小學之前,只需要從1數到30再倒數到1就可以了。換句話說,如果讓小學的自己跟現在的李大榮相比,我可能畢業都很苦難。

網上不乏那種理工科爸爸被小學生作業難哭的情況,以前只覺得搞笑而已,自己真的變成了做題大軍的一員的時候,就能理解啼笑皆非背後的無奈。

大人也會懵逼的數學題大賞

給大家來幾道下飯的燒腦題做一做,這些全是我跟李大榮在做題過程中遇到的,看完了之後,你就絕對不會再小瞧大班孩子和小學生了,他們可能計算能力不如你,但在思維上面很可能早已碾壓你了。

難怪我覺得最近李大榮特別的不乖,經常會把我噎的說不出一個字來,很可能跟下面這些魔鬼題型有關。

1、請大家看圖列算式。

榮媽點評:別看就是幾個瓜,到底是加是減,哪個格子寫幾,家裡如果沒有小學生,但凡是博士也做不出來。


2、火柴棍題

榮媽點評:沒經過訓練的大人,絕對做不過小孩。火柴棍題堪稱是榮媽最薄弱的一項,每次李大榮做火柴棍題,我都如履薄冰,生怕他發現我其實也沒做出來。


3、推理判斷。

這道題被榮爸評選為「出題人是不是腦子長包了」的神題,簡直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第一,沒見過還有綠燈籠的,第二這紅黃和綠白的配色可以再詭異一點。

第三點,最恐怖,要不是榮爸點撥,我都沒有注意,按視圖位置關係來判斷人是在燈籠後面的,那影子難道不應該再前面嗎?做題做出鬼片的既視感,也是醉了。

就諸如此類讓人感覺我的智商受到了侮辱的題,是現如今小學一年級孩子必須要掌握的提醒,驚喜不驚喜,恐懼不恐懼?

以上三題歡迎大家積極踴躍的留言,我在這裡等著大家吐槽。

謹以此文,勉勵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的家長,在有效銜接這件事上,我們其實是沒有什麼經驗談的,都得現學,不然連幼兒園大班的題都做不下去了。

孩子的教育一個媽不夠

因為早上的那道題太氣人了,所以我發了朋友圈,沒曾想,榮爸中午午休的時候特地遠程發來了正確答案,生怕我真的做不出來。嘴上還一直安慰我說,是出題人出的不好,不賴你做不出來。

夫妻間的信任,一瞬間就崩塌了。我是有多笨?

對於大榮的幼小銜接題,榮爸時常是有怨言的,很多時候都會大罵出題人有病吧。這一次也是,上來就問我這哪的題,太爛了。結果當我說是學而思的時候,他瞬間就軟了。

怪只怪題太乖張了,不怪我們不會……

這個邏輯,說不通的,因為大機率的情況下,進入小學學習的孩子裡,80%都在面對這樣乖張的題。出題人是不是神經病一點也不重要,應為基礎教育的大趨勢就是這樣,這一茬孩子,註定要比我們小時候聰明伶俐,因為他們的數學題已經要讓我們耗費畢生功力去對待了。

文末彩蛋,公布文中的正確答案


關注微信公眾號【榮榮媽養兒記】,更多育兒好文和超低價團購等著你。看一個普通二胎媽如何哭著笑著跟帶大孩子,最接地氣的育兒乾貨,保證不同於一般的妖艷貨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cQcxXEBnkjnB-0znBSw.html








端午安康

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