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注意這個問題,我們購買的金魚,不是被淘汰就是會患病

2020-03-15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輕鬆養水,快樂養魚!

雖然說在目前這個季節里,我們最好不要輕易的購買金魚,但是仍然會有很多魚友經不住誘惑而購買,別說是新魚友,養魚老道也包括在內,除非是我感到這條魚有問題或者我不喜歡,否則的話,可能我也會購買的。

不過,另很多新魚友都比較納悶的是,為什麼我們購買的金魚回家就會患病,就算是不在這個季節里購買,很多金魚到家幾天之後就開始出現失漂、翻肚、靜止水面不動、趴缸、拒食等情況,然後就是慢慢的死去,原因到底會在哪裡?

其實這個原因與網上或者魚店的售賣方式,還有我們自己挑選不當都有很大的關係,至少我認為唯一的一點關鍵性問題,很多魚友可能根本把握不住,那就是在我們挑選金魚的時候,根本沒有注意到金魚的游姿。

金魚的游姿可以被很多的表象所蒙蔽

首先來說,金魚不是熱帶魚,也不是錦鯉,金魚的身型和基因決定了它們根本不可能在水中快速的遊動。

因此來說,我們在魚店裡所看到的,金魚可以在水中快速的游來游去,大部分其實都是假象,有很多金魚都是在被動的遊動,全部是靠著過濾器的水流或者供氧設備的水流在推動著快速遊動。

清楚這一點,對於我們選購金魚尤為重要。

我們打個比方說,正常的金魚遊動時雖然說也會有上有下,但是它總會有平行遊動的時候,這個時候它應該是有急有緩的,游姿端正的,停下來或者看到魚食之後,魚鰭一定是舒張的。

而不是一個勁的頂著水流,在那裡很費勁的不停地游著,有的時候我們可以觀察到,金魚會被水流迅速沖走一段距離,然後再去回過頭來繼續費力遊動。

這裡面就會牽扯到兩個問題,一個就是魚缸的水流確實太大,金魚已經不可能保證住正常的游姿,那麼我們也不可能看到它們正常的遊動狀態,我們又該如何判斷出它的健康情況呢?

另一個問題就是,魚缸的水流其實並不算太大,但是金魚仍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游姿和方向感,這就說明這個金魚的體質過於虛弱。

還有一點就是一些比較容易沉頭的金魚,也就是說頭部較大和身體的比例有所失調,但並不是太過嚴重,這樣的金魚在魚缸水流的推動下,我們也看不出來任何問題,但是當它們回到我們家裡之後,如果飼養水位過高,我們的魚缸和購買時魚店裡的水流量不匹配,那麼這條金魚就會沉頭越來越嚴重,最後開始趴缸、或者翻肚、側游等等問題全出來了。

所以說,如果我們在這些細節上沒有把握到位,很輕易地就有可能會把一條病魚或者說是一條殘廢魚挑回家。

而在魚店裡,對於魚店老闆來說,這些問題根本沒有必要去注意或者根本就不可能知道,因為誰也不會有那個閒心面對那麼多缸的金魚,挨個去查看這些問題,只要是它們的體表乾乾淨淨,能夠在魚缸里游來游去,那就算是一條好魚了。

需要注意這些問題的是我們自己啊。

空腹的金魚往往不會失漂,我們根本看不出來

再者還有一個問題,就算是某些魚店可以適當的投喂金魚,也不可能使用好飼料,更不可能像我們在自己家裡採取的那種投喂方式,更何況,還有大部分的魚店根本不喂魚,那麼這些金魚的體型就不會過胖,也不可能因為攝食過量而出現什麼失漂的現象,即使是有輕微失漂的金魚,也會被這種表象所掩蓋。

而一旦這些金魚來到我們自家的魚缸里,只要是水流不合適、水位不合適、投喂過量的話,它們立刻就會翻肚水面,時間一長,幾乎是無法挽救,最終只能放棄。

在前些日子,養魚老道的鎏金金魚就曾經出現過一兩次失漂,很多魚友說,這個東西一旦失漂,可能就是習慣性的了,再想治好就很難了,事實上確實如此的。

但是因為這些鎏金我飼養的時間比較長,再一個我發現的又比較早,及時調整了水位和喂食量,又把它們扔到了大魚缸進行了有效地鍛鍊,所以說這個問題最終才得以解決。

如果是新魚友們發現過晚、不明就裡,不採取任何措施繼續大量投喂,那麼最後這些金魚就會完全廢掉了,只能被迫淘汰,而像我的那條黑蝶尾,那確實是個特殊情況,因為一隻眼睛發育過度而導致翻肚,當時因為沉木沒有地方放置,被我隨意扔在這個魚缸里,它也是鬼使神差的鑽到裡面出不來了,等到我發現它的時候,體色都已經變成灰色了,也就是說涼了一大半了,也只有給它火化了,之後我就把沉木全部給撤了出來。

這些問題看似不大,但是如果我們不去對於金魚的體型和游姿有一個相對的了解,根本不可能及時發現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我去年在一個魚店裡,看到了魚友自己飼養的藍壽在代賣,我也不敢購買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藍壽的個體已經很大,而且魚店裡的水流太大,又和錦鯉飼養在一起,我無法判斷狀態,所以寧可不買。

這些東西一旦買回家,放到水裡,如果是立刻翻肚一片的話,我又該找誰去?即使可以退給魚店,多年的關係也會鬧得不是很舒心,這又何必呢?

視頻選金魚,品相和身形未必能夠看得透,失漂、沉頭問題在淺水中完全可以掩蓋

我們再說所謂的視頻選魚,在這裡我們絕對不去詆毀信譽良好的商家,但是挑選金魚這個東西,在我們知道了上述的這些挑選重點以後,很多情況下,僅僅通過十秒八秒的視頻,我們根本不可能看到這條金魚的整體狀態和游姿的,說句不好聽的,可能瞎了一隻眼我們也看不見。

包括了很多魚友來諮詢問題,給我發的視頻時間較短,我也是和那個宇宙飛船里的大猩猩似的,對不起,飛得太快,啥也沒看見。

更何況很多的新魚友,對於金魚的游姿問題、身體比例問題,根本就一無所知?

就比如我的那條死去的黑蝶尾,如果我當時用手拿著給大家拍視頻的話,或者把它放在淺盆里,只是短暫三五秒時間,誰能看出來它就會翻肚呢?根本就看不到的,就算是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看到那樣的視頻,也有可能被蒙蔽。

把金魚放置在淺水盆中,所有的失漂和沉頭等缺點都會被有效的掩蓋,沒有經驗的魚友是根本看不出來的,我們只能通過身體比例來大致判斷。

關鍵的問題是,很多金魚上浮水面呼吸,它未必都是失漂,極有可能就是爛鰓,情況嚴重的,到家之後就是在水面靜止不動,長時間拒食,或者隨著水流不斷漂浮,或者一頭扎到了缸底,再也游不起來了,最後很快死去。

也就是說金魚的游姿不正、漂浮水面等情況,要麼是根本沒有任何的觀賞價值,我們只能被動放棄,要麼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問題,都是出在鰓上,買回家後也是必死無疑。

至於說什麼金魚的體表白點、白毛,有點潰爛、外傷或者腸炎,包括了外寄,其實那都是些小事情的,最為需要我們關注的一些地方,金魚的游姿和身體比例,我們反而忽略掉了,這可是金魚買回家之後,很快就會要命的。

不要總想著購買大魚,有那個飼養水平嗎?

對於新魚友來說,養魚老道一再強調,我們要去購買小魚,六七厘米的金魚、十來厘米的錦鯉,從小養著毛病也少,體質也健康、適應能力也強,看著它們慢慢長大,我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水質也好管理。

有些魚友偏偏就愛購買大魚,尤其是金魚,我們自己也不想想,像是藍壽、泰獅類的,好好的一條魚,需要千挑萬選、經歷過重重關口之後,人家才能留存下來把它養大,這樣的成年金魚,為什麼要廉價賣給你?多餘的話我就不說了。

錦鯉更是如此,任何觀賞魚的體長只要多一厘米,我們就多一厘米的水質管理風險和投喂風險,很多新魚友動不動一上手就是三四十厘米開外的錦鯉直接飼養在一米的魚缸里,你家有魚池還是地缸?這可不是火雲邪神那裡,區區一兩寸的事啊,這會給我們之後的養魚路上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上述的這些問題,完全靠我們自己地觀察和對比

所以說,為什麼很多新魚友購買的金魚回家之後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還是源於我們自己的觀察不仔細,總以為挑選金魚,只要看到它們在魚缸里游來游去、外表沒有問題那就是絕對正常了,其實呢?如果是那樣就能夠選到好魚的話,三歲的小孩子也會看。

在所有的觀賞魚中,其實金魚的挑選其實是最難的,大部分情況下是需要面對面選魚的,即使是視頻選魚,相信大家現在也應該知道重點在哪裡了,我也只能言盡於此了。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ZEdBHEBiuFnsJQV66_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