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個智能垃圾分類科普生活館開館垃圾先分類 生活有品位

2019-11-11     閩西日報

居民手拿紙盒,在分類垃圾桶前仔細辨別。

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創造優良人居環境。10月底,我市首個智能垃圾分類科普生活館在新羅區曹溪街道樟柴樹社區中航紫金雲熙小區投入使用。

在趣味中體驗垃圾分類

11月6日,記者來到這裡看到,居民們在科普生活館通過互動遊戲體驗垃圾分類的樂趣。同時,實踐區內還設置廢物利用創意展示區和實物展示桌,讓體驗者感受到垃圾分類的意義。業主林柳柳告訴記者,垃圾分類是一種趨勢,智能垃圾分類科普生活館的投入使用,讓居民們大開眼界,也更容易了解垃圾分類的有關知識,在趣味中體驗,在體驗中學習。

該項目運營方負責人曾曉芳介紹,科普生活館分為「科普區」與「體驗區」兩大區域,為強化居民對垃圾分類色彩的記憶識別,主要採用垃圾四分類法對應的「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為主要設計色調,它整體上具備了環保性、互動性、趣味性以及科技性。「科普區」主要以文字介紹為主,結合牆面塗鴉及卡通圖片的方式,生動形象地展示了「垃圾圍城」「垃圾污染」等社會環境問題,讓參觀者能感受到開展垃圾分類的迫切性。「體驗區」設置了超級記憶的垃圾分類體驗遊戲,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居民們輕鬆地認識垃圾分類的類別。

打造獨具特色的垃圾分類運營模式

曹溪街道黨工委副書記林政德介紹,為實現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目標,曹溪街道先行先試,率先把中航紫金雲熙小區建設智能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採取社會化運作模式,打造了「一平台一館一廳一線一驛站」即「網際網路+垃圾分類」數字化管理系統平台、垃圾分類科普生活館、垃圾分類智慧互聯可視化大屏展示廳、垃圾分類氛圍布置參觀路線、環保回收智能驛站的獨具特色的垃圾分類運營模式。

「通過這些舉措,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垃圾分類體驗,形成『小分類、大文明、新時尚』的良好局面。」林政德講到,今後,將以中航紫金雲熙小區為試點,從而帶動輻射周邊小區的垃圾分類處理。

新奇特色標語 營造濃厚宣傳氛圍

中航紫金雲熙小區物業服務中心經理王崑崙告訴記者,垃圾分類工作任重道遠,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群眾工作。其中,提高居民垃圾分類的意識是極其重要的。

「垃圾先分類 生活有品位」、「垃圾仔細分 生活美十分」、「再堅固的堡壘都可以『分化瓦解』」、「垃圾分類只要你的舉手之勞」……,記者注意到,在垃圾分類氛圍布置參觀路線,各種新奇特色的垃圾分類宣傳標語隨處可見,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同時建設「四有一固」,即有燈、有洗手池、有監控、有垃圾點二維碼及垃圾點固化,也成為小區的亮點,吸引了眾多居民的注意。

樟柴樹社區黨委書記蘇煥華介紹,科普體驗館的建成開館,為居民們增加了一個垃圾分類公眾宣傳教育的前沿陣地和參與平台,打造了一個強化全民環保意識、培養垃圾分類好習慣的教育基地,對於引導宣傳教育群眾具有重要作用。


記者 劉耿劍 文/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Yd1WW4BMH2_cNUgwZ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