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孩子創想衛星,「學而思太空計劃」釋放出什麼信號?

2021-04-26     鄭勇的自媒體

原標題:帶領孩子創想衛星,「學而思太空計劃」釋放出什麼信號?

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

那麼,如何喚醒中小學生們的生命感、價值感?好未來旗下在線教育品牌學而思網校尋找到一個方式——航天夢想。

近日,學而思網校正式發布「學而思太空計劃」,同時在啟航階段啟動「十萬夢想上太空」活動 ,與中國探月官方(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共同徵集少年夢想。作為「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夥伴」,學而思網校還將推出一系列航天主題活動,帶領小朋友們參與衛星創想,包括設計衛星、衛星編程以及模擬操控衛星拍攝太空、探索宇宙等,讓孩子們發揮無限的想像力和動手能力,以期打造國內首個航天主題互動學習平台,助力中國廣大青少年開啟太空探索第一步。

據稱,從今年4月開始的太空計劃中,學而思網校將為全國中小學生提供:帶孩子們親歷中國航天的大事件;教授最前沿航天知識,推出深入淺出的系列素養課程;通過遙感衛星的功能,為用戶帶來近距離了解宇宙的學習場景。

「學而思太空計劃」三年規劃

例如在衛星創想環節,孩子能夠模擬操控「學而思號」衛星拍攝地球,小朋友只需要在學而思App輸入指定的拍攝時間和經緯度,衛星的高解析度相機就能對指定區域進行拍攝,從太空傳回真實地球照片。

小到城市夜景,大到極光、非洲動物大遷徙、冰川變化等,孩子們都可以窺見全貌。

學而思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夢想,將來成為航天學家、科學家、物理學家……學而思網校希望成為「小夢想家」們的護航者,如同每一顆成功升空的衛星,都有千萬航天工作者護航那樣。學而思網校提供給孩子們的不僅是知識,而且是讓夢想更進一步的支持。

01

注入夢想激發學習興趣能量

北斗衛星組網成功、嫦娥五號探月任務順利完成、天問一號進入軌道……

近年來,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矚目。與此同時,航天工程、航天項目也成為各類教育機構的關注點,各種探訪航天基地、觀看火箭發射等航天主題活動層出不窮。其中,學而思網校與中國航天的合作尤為密切。

去年10月21日,中國航天基金會與學而思網校簽約戰略合作,中國航天基金會向學而思網校授予「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夥伴」榮譽稱號。此次戰略合作是中國航天基金會首次與教育行業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深度合作,是航天事業與教育事業攜手向前的重要一步。

隨即,學而思網校上線了「航天主題課程專區」,集合多類與航天相關的課程和活動,包括航天英雄楊利偉親自擔綱主講的七堂公益航天課以及北斗三號導航衛星首席總設計師謝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等權威專家為全國青少年準備的專題課程等內容。

今年1月20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正式向學而思網校授予「中國探月工程、中國火星探測工程官方戰略合作夥伴」榮譽稱號。

學而思網校緣何對中國航天情有獨鍾?學而思網校總經理劉慶遜道出個中緣由:「航天事業的一個又一個里程碑,給國人帶來了強大的自豪感,也為一代代青少年注入了航天的夢想,讓中國孩子的視野從眼前的世界擴展到廣袤的宇宙。」作為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的先行者和引領者之一,學而思網校自成立以來便始終助力孩子追求夢想、拓寬格局,一步一個腳印地幫助孩子找到發自內心的興趣和能量,陪伴其成長。

此次發布的「學而思太空計劃」,使學而思網校幫助中國孩子向追求航天夢又邁進了一步。

02

航天課堂融合素質學科教育

「學而思太空計劃」歷時三年,分為夢想啟航、太空探索之太陽系、太空探索之銀河系、太空探索之無限宇宙三個階段,[1] 涉及對地拍攝、對天拍攝、夜空拍攝、衛星自拍等活動。同時,匹配了《我們的太空課堂》《銀河系的星座揭秘》《時間的旅行》《學而思太空實驗室》等系列課程。

剛剛啟動的第一期「十萬夢想上太空」 活動可謂獨具匠心,用以喚醒同學們探索宇宙、探究知識的夢想。

教育需要場景。學而思網校將這個場景鎖定在了茫茫宇宙——

在學而思網校設計的前期活動中,作為中國太空飛行器一員的「學而思號」衛星,因為缺少足夠的能量燃料無法遨遊太空。為了幫助「學而思號」衛星飛入太空,需要10萬名青少年的"夢想能量"才能激活發射。

為此,學而思網校App特別設置航天專區——學而思太空站,將面向全國青少年徵集"夢想能量"。如果10萬個夢想的目標達成,「學而思號」衛星將會帶著收集的夢想一起發射進入太空。

據稱,同學們進入學而思網校App航天專區,通過錄入自己的夢想,共同完成夢想碎片拼圖,即可幫助「學而思號」衛星發射升空。同時,參與的同學們還可以得到專屬航天證書,分享朋友圈有機會得到航天周邊禮品。「學而思號」衛星進入太空後,不定期給參與同學們發送「太空明信片」,分享太空旅行中的「宇宙風景照」。

與此同時,學而思網校還將邀請航天科研專家與網校教研人員組成「領航專家團」,由航天教育專家與網校主講教師組成「領航教師團」,擔任「學而思太空計劃」的「領航人」,將航天知識與學科知識深度結合,全方位培養孩子的科學思維。

學而思網校負責人表示,作為「中國航天事業戰略合作夥伴」,學而思網校力圖通過一系列航天主題活動,打造有趣味、有想像力、有創造力的學而思航天主題互動學習平台,不僅在知識上給學員們帶來專業的航天品質認證課程,全方位提升學習探究能力,更能給中國青少年的夢想帶來無限可能。

03

用教育啟發學生「以夢為馬」

其實,針對中國家長對於綜合素質教育資源的需求,學而思網校早在三年前就發布了包括航天教育在內的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具體細分為編程、音樂、人工智慧等20多個品類,課程採取與相關領域專業機構、專業人士合作的方式開展。

目前,學而思網校成為面向6至18歲中小學生提供小初高全學科課程輔導的在線教育平台。

登錄「學而思太空站」可以看到,航天認證課內容十分豐富,既有面向小學生的《古代文人墨客的航天夢》《神秘的數學宇宙》《打造你的3D火箭發射基地》,又有面向中學生的《探索航天軌道的數學宇宙》《星空里最美的物理公式》……課程將部分學科知識融入到中小學生追逐航天夢想的道路上。

當前,校外培訓輔導面臨著轉型發展。學而思網校以航天認證課程為切入點,將素質教育與學科知識相結合,不但體現了自身在全學科教學以及素質教育課程體系方面的優勢,而且還順應了中國教育改革以及全面培養綜合素質人才的要求。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由於疫情暴發,全國中小學生開啟在線上課模式。為了幫助孩子們順利地度過這個特殊的假期,學而思網校準備了內容豐富的大師課、素養課,免費對外開放。課程包含武漢大學病原生物學系副教授馮勇講病毒防疫、百家講壇主講人紀連海點評乾隆朝三大名臣、中科院院士胡文瑞講述宇宙奧秘、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總工程師林鳴介紹 「超級大橋」是如何建成等等,涉及天文、地理、歷史、文學多個領域。

學而思網校發布的「學而思太空計劃」,則從航天精神傳承為出發點,培養孩子對於宇宙、太空的興趣,樹立自己的航天夢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孩子們擁有了自己的夢想,勢必會激發起學習的自主性,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這也是「學而思太空計劃」最為重要的一部分。

自疫情期間,學而思網校率先推出了面向全國中小學生的免費直播課之後,高峰期,每天觀看直播課的學生超過 6000 萬人次。學而思網校的註冊學員也從以一二線城市為主,轉變為二線以下城市用戶占比更多。這一方面意味著學而思網校的品牌影響力擴展到了更大範圍,另一方面也表明學而思網校需要承擔起更重的社會責任。

學而思網校運用個性化教學模型結合教研數據云,研究「學習的科學」,讓孩子「科學地學習」。顯然,教育的真諦在於喚醒生命感、價值感。通過「學而思太空計劃」,學而思網校讓眾多中小學生擁有一個共同的航天夢想,並且願意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

「學而思太空計劃」在為讓青少年們創造「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的同時,更為他們提供了一條「以夢為馬,不負韶華」的成長道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YDwC3kB9EJ7ZLmJZJl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