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衝鋒號作者:星星
據參考消息報道稱,一位名叫漢戈什維利的前車臣指揮官在柏林公園被殺,俄方兩名外交人員因此遭到了德國的驅逐。為了報復,俄羅斯12月12日宣布驅逐兩名德國駐俄大使館人員。
面對俄羅斯的報復性舉動,德國外交部表達了強烈抗議。根據德國的說法,莫斯科可能是漢戈什維利被殺案的幕後主使,所以德國驅逐了俄羅斯外交官。德國外交部還認為,俄方驅逐德外交官是「不當之舉」,並警告說柏林可能會採取進一步行動。看來,莫斯科和柏林似乎要掀起一場「外交大戰」了。
需要注意的是,眼下北溪2號項目即將竣工。就在近日,俄副外長亞歷山大•格魯什科表示,美國對「北溪-2」項目實施制裁,是為了在天然氣領域獲得單方面優勢。而德國外長海科·馬斯表示,德國呼籲美國參議院不要批准制裁「北溪-2」項目的法案。德俄兩國是北溪2號項目的重要合作夥伴,一旦兩國掀起不必要的外交紛爭,勢必影響這一重大項目。
與此同時,德俄互相驅逐外交官,讓人聯想到了去年發生在英國的神經毒劑事件。當時俄羅斯前特工及其女兒在英國小鎮埃姆斯伯里被不明人士注射了神經毒劑。事件發生後,英國不問青紅皂白就將矛頭對準了俄羅斯,認為俄羅斯策劃了神經毒劑事件。對此,俄羅斯斷然否認。隨後,英國美國德國法國等27個國家驅逐了100多名俄羅斯外交官。其中,美國就驅逐了60名俄羅斯外交官。作為回應,俄羅斯也驅逐了同樣數量的西方外交官。
此次,德國未經調查,就貿然驅逐俄羅斯外交官,不僅會導致兩國關係滑向冰點,極有可能會引發西方集團對俄羅斯的仇視。更重要的是,美國會藉機煽風點火,離間俄德關係,破壞兩國傾力合作的北溪2號項目。所以,德俄兩國應該保持冷靜克制。
對於前車臣(叛軍)指揮官漢戈什維利被殺一事,普京有著明確的判斷。就在本月9日,普京在巴黎公開表示,漢戈什維利是一名「殘忍、嗜血的武裝分子」,他曾經在高加索地區開展反俄武裝活動,並參與了莫斯科地鐵爆炸案。俄方已準備好幫助德方調查此案。普京作出上述表態,就是希望德國能夠明白,雖然漢戈什維利罪大惡極,但俄羅斯不會採取暗殺這樣的下流方式。而只有通過公正透明的調查,才能還俄羅斯清白。
那麼,德國會信任俄羅斯嗎?在所有西方國家中,俄羅斯與德國的關係還是比較要好的。雙方在北溪2號項目、敘利亞問題、烏克蘭問題以及伊核問題上都有著高度共識。德國和法國呼籲組建歐洲聯軍的想法也得到了普京的支持。如果沒有美國的干擾,兩國將會成為親密的戰略夥伴。
但是現在,只因為前車臣(叛軍)指揮官漢戈什維利被殺,德俄兩國就互相驅逐外交官。由此看來,俄德之間的政治互信十分脆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蘇聯曾經給美英法德帶來了歷史陰影,所以他們擔心俄羅斯會成為下一個蘇聯。正因如此,美國等國才不斷打壓俄羅斯。坦白說,要徹底改變西方大國的恐俄遏俄心理,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