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湖北代表」躋身創業板上市委候選人

2020-06-19     支點財經

原標題:大事件!「湖北代表」躋身創業板上市委候選人

近期,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備受關注。與之相關的,誰將成為第一屆創業板上市委員會(以下簡稱「上市委」)委員,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6月18日,是創業板上市委委員候選名單公示的最後一天。待名單最終確定後,這批委員將參與到創業板發行上市的相關審核工作之中。

支點財經記者發現,在77人的候選名單中,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馮果是唯一的「湖北代表」。

此外,在由45人組成的第一屆創業板行業諮詢專家庫專家候選名單中,湖北省高新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愛清也為湖北贏得一個席位。

「在湖北工作、生活的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人士,對當地企業更熟悉,他們的『入圍』將有益於湖北企業衝擊創業板。」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對支點財經記者說。

按照相關規定,創業板上市委將由不超過60名委員組成,這意味著至少有17名候選人將「出局」。

註:文末附帶第一屆創業板上市委候選人、行業諮詢專家庫專家候選人名單

兩個關鍵領域均有湖北候選人

6月12日,深交所發布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的相關規則,還公示了第一屆創業板上市委候選人名單。

按相關規則,上市委主要參與創業板發行上市審核工作,負責對深交所審核機構出具的審核報告和發行人申請文件進行審議,委員每屆任期兩年。

本次公示的第一屆創業板上市委委員候選人,分別來自上市公司、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律師事務所、投資機構、科研院校、監管機構等不同單位。

這其中,包括6位來自公募基金的專業人士,以及來自騰訊、萬科、科大訊飛、美的、比亞迪、樂普醫療、寧德時代等7家上市公司的代表。

這份名單中,武漢大學法學院院長馮果是唯一的「湖北代表」。

來源:武漢大學法學院網站

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馮果主要從事經濟法學和商法學教學和研究,曾出版涉及金融法的相關專著,對資本市場頗有研究。

近期,支點財經記者就創業板註冊制相關選題聯繫馮果,但考慮到名單還未最終敲定,馮果婉拒了記者的採訪。

除了創業板上市委候選人名單,同期深交所還公布了創業板行業諮詢專家庫候選人名單。

那麼,行業諮詢專家庫又是什麼?

專家庫可就IPO企業「是否符合創業板定位」「業務和技術相關信息披露」等方面,向深交所發行上市審核機構提供諮詢意見。

行業諮詢專家庫45位候選人,主要來自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密切相關的行業龍頭企業、科研院校、知名投資機構等單位。

作為專家庫候選人中唯一的「湖北代表」,湖北省高新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愛清,曾擔任湖北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有20多年從政經驗。

來源:百度百科

支點財經記者近期聯繫周愛清及所在企業,希望就湖北企業衝擊創業板話題展開採訪,但同樣被婉拒。

據了解,深交所上市委、行業諮詢專家庫的組建程序,包括成立遴選工作機構、邀請相關機構推薦人選、核查候選人執業誠信記錄、對外公示候選人名單、遴選工作機構進行遴選或審議、正式聘任並公布名單等,整個過程接受社會監督和內部監督。

6月18日公示結束後,深交所將通過差額遴選方式產生第一屆創業板上市委委員,並通過等額方式選出創業板行業諮詢專家庫專家。

比科創板更具想像空間

現行制度下,證券發審機構要對IPO文件進行實質性審查,以及對IPO時間、規模、價格進行管控,而註冊制只對註冊文件進行形式審查,不進行實質判斷。

實際上,資本市場已在科創板試點了增量市場的註冊制改革,而對創業板實施註冊制改革,則標誌著註冊制正從增量階段進入存量階段。

在制度加速推進的過程中,包括湖北在內的多個省份,都在雷厲風行地開展遴選行動,尋找潛力標的。

「創業板註冊制是資本市場的重大改革舉措,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券商、會計師事務所、律所等中介機構,都要花大力氣去學習和研究。」李大霄說。

通過創業板註冊制和科創板註冊制的對比分析,是理解創業板註冊制內涵的有效途徑。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的大部分規則都對標了科創板,但在幾個重要內容上進行了創新。

第一點,「負面清單」的設計更具想像空間。

創業板在企業上市申報要求中僅設置了「負面清單」。具體而言,屬於下列行業的企業,原則上不支持其申報在創業板發行上市,但與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自動化、人工智慧、新能源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創新創業企業除外:

(一)農林牧漁業;(二)採礦業;(三)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四)紡織業;(五)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七)建築業;(八)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九)住宿和餐飲業;(十)金融業;(十一)房地產業;(十二)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

「科創板的指標體系可以理解為『白名單』制度,而創業板實施的是『負面清單』制度,會更具想像空間。」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說。

第二點,上市門檻頗為不同。

創業板延續了以預計市值為核心的設計思路,推出了針對一般企業的三種上市條件及針對「紅籌和特殊股權結構企業」的三種條件。

發行人為境內企業,且不存在「表決權差異」安排的,有以下三種上市條件:一是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於 5000 萬元;二是預計市值不低於 10 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三是預計市值不低於50 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種模式意味著未盈利企業也能上市。不過,深交所4月27日曾表示,未盈利企業上市制度一年之內暫不實施。

對於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的紅籌企業和特殊股權結構企業,創業板也給出了「二選一」的上市標準:一是預計市值不低於100億元,且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二是預計市值不低於5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5億元。

第三點,投資者准入門檻也有所不同。

科創板的投資者入場門檻主要體現在資產方面,要求開通交易權限之前的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不得低於50萬元。

相比之下,創業板的投資門檻則要低一些:個人投資者僅需滿足前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不低於10萬元,且具備24個月的A股交易經驗即可。

在董登新看來,「創業板+註冊制」將帶來更多上市公司增量,這對正處於上市公司數量增長關鍵期的湖北將是利好。

目前,在境內上市公司數量排名中,湖南位居中部第一,安徽、湖北位於第二。而在2015年之前,湖北一直是「中部龍頭」。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湖北證監局局長李秉恆表示,將通過多種方式,挖掘更多符合創業板定位的企業,進行重點培育。

第一屆創業板上市委候選人名單

向上滑動查看名單

行業諮詢專家庫專家候選

向 上滑動查看名單

記者丨蔣李 實習生楊慕茜

編輯丨何輝 吳玲 實習生|吳馨怡

【小編推薦】

【小編推薦】 父親率上市公司「玩」盲盒支持兒子創業,坐標武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VwvznIBiuFnsJQV9l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