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
孔子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的確如此,如果我們的名分不對,說話時就會道理講不通,做事也會受到阻礙。同理,姓名是每個人的特定符號,因為有了姓名,人類才能正常有序地交往。我們的名字若沒有取好,也會給生活帶來很多困擾。
古人對起名字這件事非常考究,而且頗具儀式感,因此「命名」已被納入禮法,形成了一種制度。但是現代社會,很多父母給孩子起名字時太隨便,太任性,也鬧出了不少笑話。
比如說,一位馬姓爸爸給孩子起名為「馬賽克」,老師點名時候哭笑不得,同學也是哄堂大笑;一對年輕父母都喜歡打遊戲,於是給孩子起名為「王者榮耀」;兄弟三個分別被取名叫老大、老二、老三;一位小朋友的名字叫「謝祖隆恩」;一個小伙子名叫「高富帥」;一男子名字叫「朱會飛」等等。
父母給孩子起名時,要從長遠考慮,不能圖了一時搞笑,而給孩子起個奇葩名字。因為孩子這樣會被同學嘲笑,被老師嫌棄,將來出了社會,也會麻煩不斷,尷尬不斷。
那麼,我們該如何給孩子取名字呢?我們不妨來借鑑一下古人的兩個方法!
第一:五行取名法
五行取名法興起於宋朝,即按照名字由「金、木、水、火、土」5個字組成,代表不同性質的物質。比如說,朱元璋規定子孫起名還必須遵循五行相生的原則:按照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規律一直循環下去。
朱棣(木)朱高熾(火)朱瞻基(土)朱祁鎮、朱祁鈺(金)朱見深(水)朱祐樘(木)朱厚照、朱厚熜(火)朱載垕(土)朱翊鈞(金)朱常洛(水)朱由校、朱由檢(木)。
五行取名法,往往還要和「字輩」相結合來取名字。比如說,朱棣的後人按照「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這個字輩來取中間一個字,可惜只傳到「由」字輩就明朝滅亡了。
而明惠帝朱允炆名中的「允」字,也是輩分字。當年朱元璋給太子一支字輩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還比如說,清朝宗室的字輩,前後計有14字,分別是: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
所以說,現在父母為了家族興旺發達,長盛不衰,可以按照五行再結合字輩來給孩子取名字,這樣既顯得高雅又蘊涵寓意。
第二:古代詩詞取名法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的內容豐富,感情濃厚,語言簡練、深刻,也頗具音樂美。所以,《詩經》裡面的字也很適合當作名字。
比如說,這些好名字都是出自於《詩經》:清揚(《詩經·鄭風·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揚婉兮。」)、瓊瑤(《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桃木,報之以瓊瑤」)、徽因(《詩經·大雅·思齊》:「大姒嗣徽音,則百思南」)、思成(《詩經·商頌·那》:「湯孫奏假,綏我思成」)、靜姝(《邶風·靜女》:「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等等。
除了《詩經》,古代其他詩詞曲賦裡面優美的文字也可以拿來取名字。
比如說,
若飛是形容像風一樣快捷迅速,適用於男孩取名字,出自《木蘭辭》:「關山杜若飛」。
星馳是形容速度很快,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雄州霧列,俊采星馳」。
萬里是形容高遠,出自《莊子·逍遙遊》「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望舒是「迎取光明」的寓意,出自《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
致遠是指高瞻遠矚,出自諸葛亮的《誡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戰國策》裡面有句名言,「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即:作為父母疼愛孩子,就要為他們作長遠打算,不能只顧眼前的利益。
因此,父母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也應該長遠考慮,多替孩子未來著想,別因為自己的愚蠢和膚淺,給孩子取了一個奇葩名字,耽誤了孩子的一生。如果有些父母真知道如何起名字,不妨多向智慧的古人學習借鑑,免得鬧出笑話。
琢磨君——弘揚傳統文化精髓,傳播國學經典智慧。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
您還知道哪些奇葩名字呢?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動!
您的每一次轉發、收藏、點贊就是對作者的最大支持!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 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