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閒聊:《姜子牙》的確還欠點什麼

2020-10-03   高達

原標題:XYZ閒聊:《姜子牙》的確還欠點什麼

昨天說去看《姜子牙》算是臨時起意吧,但總覺得國慶節如果不做點什麼與民同慶的事情就少了很多過節的味道。

就平時的節日時間消耗來說基本上也就是窩在家裡玩玩遊戲看看劇就能熬過假期的時間了。至於假期的景點基本上和iN無緣。

所以電影也就成了節日中的平常事了。

值得肯定的是《姜子牙》的影片畫面效果做得已經是國內一線水平了。但這個問題並不是導演的功底和美術功底的提高,而是我們可以買到更好的設備和軟體了。電影的畫面好這件事也就真的不值得去吹什麼了。

本來今天也沒打算在XYZ中寫什麼姜子牙的內容,而是昨天的回覆裡面是有粉絲這樣寫到「我已經看過了,覺得這次給差評的人都是大專水準的快餐腦癱觀眾他們連主旨都看不出來,只追求什麼刺激的劇情。但是這樣的東西是無法在中國神話中找到的,他們應該去看好萊塢商業片而不是姜子牙。這群腦癱就好像妄圖在東北菜里吃出優雅感一樣傻B。」本身這條評論是挺有代表的觀點性評論,這部片子的評價兩極分化相對比較嚴重。所以也就覺得iN自己也有那麼一丟丟說話的權利,就說說吧。

大致上說,如果電影開場後遲到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只能能看到字幕之後的彩蛋就值回票價了。

後面的小彩蛋很好看,比正片有意思的多。

說到正片,也就只之前說的了,視覺效果可以,但劇本敘事過於垃圾。這也沒辦法,在資本和內容審查的雙重機制下做到這一點已經很不容易了。片子講了封神大戰之後一個神成為了凡人,以凡人的眼光來看神和蒼生的故事。本身的哲學立意很高,但顯然編劇並沒什麼真正的創作經驗,將一個很高立意的觀點放在了一個相當混亂不連續的故事線內進行講述。用杜甫的話說就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似乎把自己拔得有點太高了。並不是說對世界的哲學審視是不必要的事情,而是說這種審視和反思是需要一些時間和經歷的積澱之後才可能慢慢成型的。

和咱們做模型一樣,iN總是說自己喜歡大叔做出出來的作品,有那個味道,不矯揉做作的感覺是需要經歷和時間沉澱的。這是一種矜持,其實《姜子牙》這部電影也是缺少了一種矜持。簡單的說就是做事情的勇氣並不是做事情的能力。立意目標定的過高了。

並不是像粉絲說的一般,想從東北菜裡面吃出優雅來,而是僅僅覺得廚子刀工不好,刀工不好可以拍黃瓜嗎?沒有人評價拍黃瓜的刀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