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康熙最善良的兒子,15年生13個子女,卻從未參與奪嫡之爭

2019-11-10     清宮史話

在整個封建時代,論皇子的綜合素質,康熙是首屈一指的,也正如此,才出現了最慘烈的一場奪嫡之爭,不過,在康熙年長的皇子中,有三人沒有參與奪嫡之爭,他們是五阿哥胤祺、七阿哥胤祐和十二阿哥胤裪,七阿哥胤祐先天殘疾,生母出身低微,所以無心爭鬥,十二阿哥胤裪是受蘇麻喇姑言傳身教的影響,而五阿哥胤祺又是受誰的影響呢?

胤祺生於康熙十八年十二月初四,生母是宜妃郭絡羅氏,實際上胤祺在康熙所有皇子中排行為第十三,因康熙前面的兒子夭折的比較多,胤祺最終才序齒為五阿哥。說起胤祺的母親宜妃,這也是清朝後宮史上一位大名鼎鼎的妃子。

話說,宜妃郭絡羅氏在康熙早中期深受寵愛,《永憲錄》中記載其受「眷顧最深」,郭絡羅氏先後為康熙生下了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禟和十一阿哥胤禌三位皇子,並在康熙二十年的封妃中被冊為宜妃,位列四妃之次,郭絡羅氏之寵可見一斑。

胤祺是郭絡羅氏所生的第一個兒子,雖然當時郭絡羅氏已經位至宜嬪,但仍然沒有親自撫養生子的權力,胤祺出生不久,就被送到了仁憲皇太后的寢宮。

仁憲皇太后即歷史上的孝惠章皇后,她是順治的第二任皇后,同時也是一位生性淳樸的蒙古女人,由於其早年不受順治寵愛,再加上長期守寡,骨子裡也有偏執的一面,不過心性還是很善良的,在仁憲皇太后的精心撫養下,胤祺也成為一名生性淳樸善良的皇子,對此康熙曾評價:心性甚善,為人淳厚。

由於仁憲皇太后對漢文化不太感冒,於是便從小不讓胤祺讀漢書,只讀滿人的書籍,造成胤祺到九歲仍然不識漢文,因此,胤祺在學識方面,較其他幾位年長的皇子來說,就差了一些,這也是他沒有參與奪嫡鬥爭的原因之一。

不過,康熙對這個兒子還是比較器重的,畢竟是天潢貴胄嘛,康熙三十五年征討噶爾丹時,康熙令五阿哥胤祺統領正黃旗大營,可見胤祺也是有一定的才幹的。第二年,康熙便給19歲的胤祺指定了一位嫡福晉,她就是來自滿洲正黃旗的員外郎張保之女他他拉氏。據統計,胤祺在康熙三十五年到康熙五十年的十五年內生了13個子女,這他他拉氏卻從未生育,可見她並不受寵。

康熙三十七年,在康熙第一次對兒子進行封爵中,五阿哥胤祺與四阿哥胤禛、七阿哥胤祐和八阿哥胤禩一起被封為多羅貝勒,康熙四十八年復立胤礽為太子時,又與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一起被封為親王,封號為恆。

雍正繼位後,其他年長皇子大多都被清算,唯獨胤祺、胤祐和胤裪幾位皇子幸免於難,雍正知道這個弟弟心性敦厚,並沒有過多為難她,雍正十年五月十九日,恆親王胤祺病逝於王府,享年54歲,諡號為「諡」,葬到了薊州的賈家山。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聖祖實錄》《永憲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5PkYG4BMH2_cNUgdkp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