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
近日,據媒體報道,烏克蘭這個中國老朋友遇見了危機,最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視察馬雷舍夫工廠時,發現了一件十分尷尬的事,那就是這家工廠在10年內只造出了一輛坦克,原因這家工廠對待工人態度如同牲口,並且還有嚴重的經濟困境和缺乏配件,這讓總統聽後徹底憤怒了,表示:此舉無法接受,要知道馬雷舍夫工廠在蘇聯時期可年產坦克900輛,一定要採取措施恢復這家工廠的榮光。
歸根結底,由於烏克蘭的經濟情況一直都沒有起色,國家沒有足夠的資金維持坦克的生產,因此馬雷舍夫工廠的主要業務其實還是為烏克蘭政府提供翻新坦克的服務,他們最著名的產品應該是在T-80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T-84主戰坦克了,該坦克不僅在本國軍隊內服役,還被爭取到了來自泰國陸軍訂單,不過這樣的訂單還是太少,並沒能改善該工廠的資金短缺問題,馬雷舍夫工廠最終於今年5月時宣告了破產的消息。
圖為烏克蘭坦克生產線
為了使工廠的流水線持續運轉,就要投入大量的資源,然而烏克蘭政府由於無法提供資金和資源,許多工廠都要自己尋找國外訂單,由於無法生產新的裝備,只能在蘇聯時期的遺留裝備上做改進,也就導致了改進出來的產品實際上性能不算是特彆強,在激烈的國際訂單競爭之中占不到優勢,很難獲得用戶的青睞,也就無法獲得讓工廠繼續運轉下去的資金了。
因此工廠不但無法改善工廠內的生產環境,也無法支付工人的工資,消極的工人更進一步拖慢了生產節奏,使得原本就艱難的生產變得更加艱難。然而馬雷舍夫工廠的窘況只是整個烏克蘭軍工體系的縮影,原屬蘇聯的多家兵工廠如今均面臨的相同的問題。
圖為烏克蘭坦克
而烏克蘭高層其實也明白,主要問題還是工廠產品的競爭力不足,由於烏克蘭的經濟發展遲緩,國家沒有多餘的資金支援國內的軍工企業,因此一些新型武器的研發速度十分緩慢,尖端的武器研發項目也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而無法展開,長此以往導致烏克蘭的軍火很難爭取到市場空間,因此最開始烏克蘭選擇與俄羅斯進行合作,聯合開發新的裝備,同時也是為了沿用原先蘇聯建立的軍工體系,彌補新時代兩國軍工的不足,不過這樣的局面沒有持續太久,由於烏克蘭內部的分歧使原先的一切都成了泡影。
圖為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
由於東西部烏克蘭人在親俄還是親西方這個問題上遲遲得不到協商,最後演變為了激烈的武裝衝突,烏克蘭政府與俄羅斯的合作也就告吹了,不過現在事情發生了轉機,新任的烏克蘭總統多次與俄羅斯的協商之後,雙方已經達成了初步的停火協定,也許這位新總統能夠改變烏克蘭當前局面,讓合作關係重新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