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際油脂行情領跌農產品,階段性大底部區間在哪裡?

2020-04-24     農產品期貨網

「沒有什麼不可能」在2020年的3月、4月,成為令全球投資者刻骨銘心的關鍵詞之一,雖然美國特朗普政府兩個月連續祭出四個與新冠疫情相關的刺激計劃,並且美股破天荒經歷(短短8個交易日裡熔斷四次)崩盤走勢之後逐漸回穩甚至強勁反彈,但是國際原油斷崖式跳水行情充分印證了「熊市不言底」那句老話。更令業界震驚的是,過去十多年央企在衍生品Trade中交出巨額「學費」的事件屢見不鮮,在此輪國際原油價格罕見跌破「零底線」的情況下,國內中字頭X行推出的一款熱銷投資產品——「原油寶」(4月22日已更名為「大宗商品」)驚現逾350億元的虧損黑洞,在其他銀行已經提前出逃(移倉下月)的同時該產品居然「跑輸了全世界」!周三尾盤,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海軍可以擊沉跟隨襲擾的任何伊朗船隻,國際原油市場超跌反彈18%-20%。不過,匯易網資訊認為,隨著「原油成本論」被市場無情地推倒,牽動全球大宗商品交易者情緒的新冠疫情存在不確定性,世界原油價格階段性的大底部區間仍在構築中。

Part1:「打破所知障」,近期全球商品市場或仍趨底部震盪市

投資產品標的價格可能為零!連華爾街設計金融衍生交易模型的程式設計師都無法想像,然而在2020年一場幾乎席捲全球的大流行病,即「COVID-19肺炎病毒」對全球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產生嚴重衝擊……來自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10日的一周里,美原油庫存創紀錄增長至1,920萬桶,美汽油庫存增加490萬桶至創紀錄的2.622億桶。究其主要原因,今年3月份以來,美國遭遇史上最嚴重的公共衛生緊急事件。為應對持續趨重發生的新冠疫情,目前美國本土50個州全部進入災難狀態,僅有三個州宣布放寬防疫措施並重啟經濟……然而,美國國內4月以來的煉油活動已經觸及2008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這還不包括世界範圍內200多個國家/地區面臨的同樣困境。

「先要保人命然後是保經濟」,國際航運、空運包括各國之間的陸運、鐵運均較正常年份大幅下降,工業能耗降低直接衝擊石油等能源產品的需求,因此美國德州西部輕質原油(WTI)5月期貨合約成為了多頭「黑洞」。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近兩個交易日來,換月之後的WTI6月原油合約同樣面臨持續壓力,美國主要囤油區——庫欣(Cushing)已經油滿為患,這意味著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仍將延續,且並不會因為OPEC+減產協議,或是類似「原油寶」投機客蜂擁而至出現根本性反轉……本周四(4月23日),國際原油市場超跌反彈、盤中漲幅擴大,WTI原油6月合約重返15.00美元/桶,較歷史最低點-37.63美元/桶反彈了30%左右。總之,國際原油價格何時真正築底,植物油市場何時迎來拐點。

Part2:「留得青山在」,中長期我國糧油廠商仍面對多元挑戰

近日一則外媒消息給資本市場「潑了冷水」,美國所有傳染病專家達成共識:新冠病毒將在18個月內感染20-60%的人口!主要原因如下:1、COVID-19肺炎病毒的傳播性,遠遠超過2002年的SARS和2012年的MERS病毒,並且在香港出現寵物狗被感染,武漢和美國的貓群出現感染等人與哺乳動物之間可能傳播的風險;2、回顧2009年美國H1N1流感大爆發,當年在全球感染了10億人口,僅僅是在6個月里完成的;3、與SARS病毒不同,新冠病毒傳播的途徑似乎並無季節性……

周五早間熱點資訊匯總:

4月23日(星期四)CBOT大豆收盤上漲。連續第三日上漲,因與中國簽訂新的出口合同帶來支撐。7月大豆收847.00漲4.50美分。歐股普漲;美股漲跌不一,道指漲0.17%,納指跌0.01%,標普500指數跌0.05%;美油WTI6月期貨漲近20%,NYMEX原油漲逾18%;金價收於1740美元關口上方。不過,分析師們稱,即使是產油國達成歷史性協議,在今年5月大幅削減產量,短期內也不夠抵消可能高達日均3000萬桶的需求損失。

消息人士周四稱,中國準備購買超過3000萬噸的農產品,其中包括1000萬噸大豆、2000萬噸玉米和100萬噸棉花,旨在補充國家儲備,並履行中美第一階段貿易的採購承諾。這些農產品將主要來自美國。4月16日,馬來西亞生物柴油協會表示,由於政府限制出行以遏制新冠病毒傳播,馬來西亞計劃推遲在全國實施提高生物柴油摻混率的項目。4月13日,印度宣布將重新恢復進口精鍊棕櫚油。4月14日印度總理莫迪將全國封鎖令延長到了5月3日,因為該國新冠肺炎人數突破萬人大關,後續印度的補貨需求可能成為潛在支持因素。

JCI視角解讀:實體經濟活動在全球範圍內的「降溫」,勢必對石油工業品、生物新能源等動力類產品造成嚴重衝擊,也會加劇外盤原油、油脂期貨期權價格的多空搏殺,對於我國糧油廠商而言仍以結合自身庫存敞口、資金能力,在做好風控策略準備的前提下,分批進場、適當參與,或者運用好期權工具來降低波動率風險。

來源:JCI;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責任編輯:沈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J4zjqnEBfGB4SiUwayf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