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咥(陝西方言吃)啥?
不知道
去吃面
走~
在陝西,有一種默契是一起吃面
如果一個陝西人沒請你吃過面
那說明你在他心裡還不算最好的朋友
陝西人到底有多麼愛吃面
這麼說吧
比如今天這連綿小雨
讓人心裡有些破煩
去吃一碗油潑麵
多放辣子,多放醋
再來一瓣大蒜
瞬間感覺內心莫大的溫暖
或者背井離鄉在外地謀生的時候
生活舉步維艱的時候
看見朋友圈有人發了一碗油潑麵
口水和淚水湧上心頭
走,先咥一碗面
吃碗面再喝碗麵湯
人生就此圓滿
(酒哥提醒你上班的時候最好別吃蒜,否則忍不住打嗝。從事此刻電梯里瀰漫著酸爽的味道)
吃飽喝足,一頓酣睡
全是澱粉啊
長胖兩斤,心裡崩潰
陝西人含淚問蒼天:
到底是哪個仙人發明的面?
太太太太太太太殘忍了!
但你明天問中午吃啥?
走,吃面
當然,陝西不光只是油潑麵
據不完全統計,整個陝西麵食種類算下來,少說上百種食麼麻達的。
彬縣御面、戶縣軟面、岐山臊子麵、楊凌蘸水面、扶風一口香、武功旗花面、澄城手撕面......陝西的面能讓你一個月不重樣。
那麼老陝們為啥愛吃面?
陝西人愛吃面,也和地理環境密不可分。關中自古以來「金池湯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國」。地理條件和氣候條件的結合,孕育出最優質的小麥,也造就了陝西人愛吃面的秉性。
早在唐朝時期,以京師長安為主的麵食製作,已享譽海內外,這都是因為麵食製作的起源在陝西。而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延續,麵食早已同陝西人的血脈融合在了一起,並已悄然融入到了陝西人生活的各個角落。
最讓我忘不了的是
爺爺每次幹完農活
還沒進門
就在院子裡大聲喊「掌柜的(陝西人對妻子的稱呼)面給咱擀好了沒」
這時候奶奶端著剛出鍋的麵條
爺爺拿起醬油、醋、油辣子、蔥花一頓操作拌勻
一碗手擀麵就好了
當然,父親也愛吃面
每次從外地回來
打電話第一句就是:「額快到西安了。」
你以為這只是簡單的電話
其實是告訴我媽「面擀好了麼?」
雖然現在全國各地都有面
但是最地道,最正宗,最勁道的還是陝西的面
最美味可口,令人懷念的還是家裡做的那碗面
對於陝西人:月是故鄉明,面是陝西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