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到武漢,直線距離約1000公里!
今年的春節,對於每一個中國人、泉州人,註定終身難忘!發端於在千里之外湖北武漢的這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並且還在影響著每一個泉州人的生活。
如今,包括泉州在內的各地,新增病例正在大幅下降,泉州,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眼下,對於800多萬泉州人來說,抗疫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然而,抗疫還在繼續。此時此刻,我們回望這20多天的抗疫歷程,難免感慨萬千!
對於武漢,對於湖北,這場國家災難面前,愛拼敢贏的泉州人,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大愛!
醫療界,一批優秀的泉州醫務人員分多批進入武漢,進入疫情一線,在最忙碌的金銀潭醫院揮灑汗水!他們,是泉州優秀兒女,是泉州援助武漢的先鋒部隊!
企業界,安踏、恆安、達利、九牧王等一批批的民營企業站了出來,捐錢捐物,數百萬、千萬地捐,馳援武漢、馳援湖北,履行泉州民營企業的國家責任!
僑界,東南亞煙草大王陳永栽、全球紙業大王黃志源等一批泉州籍僑領,紛紛響應祖國的號召,捐錢捐物,傾注著愛國桑梓情懷!
一元復始,大地回春!
雨水節氣過後,泉州的城鄉逐漸恢復了往常的模樣。
在經歷了按下的「暫停鍵」後,除了緊張繁忙的防疫氛圍,各行各業正在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泉州市區商場、店鋪、公園陸續開放;公交車站,市民候車秩序井然;又聞機器轟鳴聲,各大企業在復產的同時,為員工發放口罩、測量體溫,做好安全防護措施;人勤春來早,新翻泥土的氣息正悄悄瀰漫在廣袤的土地上。
在這片充滿希冀的土地上,一切正有條不紊進行中,給這個不平凡的春天帶來了新的活力。
今天,在此,本公眾號認為, 疫情下,對於泉州和泉州人來說,要援助湖北!更要做好自己!勇敢地扛起經濟發展的重任!
泉州是我省民營經濟和傳統製造業雙中心,經濟總量、人口數量、外來工數量均位居全省第一,肩負著重要經濟發展、就業和民生的重任。
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場疫情,對泉州經濟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
泉州,商賈之地。我們身邊,不少親友,因這場疫情,生意大受影響。他們沒有抱怨,主動配合抗疫防控。
「失去的生意,是暫時的,生意像頭髮一樣,會長出來的!」前幾天,一位泉州企業家在朋友圈裡,這樣給自己周圍做企業和經商的朋友鼓勁、吶喊和助威!
復工復產,如何在疫情之下開拓市場成為關鍵一環。這幾天,泉州市發力打通「市場拓展難」操作鏈專項行動,化解合同履約難題、跨境電商積極自救、搭乘「網紅直播」銷售模式等穩市場、拓市場的鮮活案例頻現,推動「泉州造」力拚海內外市場。
政策也在發力!
泉州市連續發了多個文件,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從融資支持到貼息貸款,從租金減免到社保緩交……一項項細化的政策,給眾多的企業、中小商戶們吃下了發展的定心丸!
「大家加快發展,把因疫情失去的,儘快補回來!」眼下,這句話,已成為泉州商界的共識!
疫情是災難,但有時,也是機會!
泉州紡織、服裝、鞋業等產業產能規模龐大,年產值超過千億元。但此前,泉州地面上,口罩和防護服生產企業非常稀少。不僅無法對外輸出防護產品,就是本地市場都無法滿足,需要從外地購入防護物資。
不過,市場嗅覺敏銳的泉州企業,迅速從疫情中尋找到了機會,一部分泉州企業迅速轉產生產口罩等防護物資。目前,泉州新增的防護產品產能正在加速投產,目前,泉州企業生產的口罩、防護服日產能達350萬隻、1.5萬件。
恆安集團正在裝備20台口罩機,到位後日產能可達100萬隻;石獅的卡賓從無到有,從準備生產線、培訓員工、調配原材料等,不到十天時間,目前兩班倒可日產非無菌防護服2500件…… 一批泉州企業,正在加速轉產生產防護產品。
當前,疫情還在繼續,防護產品,屬於民生物資,價格和需求,都在各地政府嚴格調控中。泉州企業加速轉產生產防護產品,穩定了市場價格,就是對抗擊疫情最好的支援,值得點贊!
疫情過後新風貌!
眼下,好消息正在紛至沓來——鯉城區規上企業100%復產、洛江區規上企業100%復產、石獅規上企業90%復產……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泉州人,正以新的風貌,加快發展,搶抓機遇。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我們有理由相信,待到冰雪融化、山花爛漫時,一切只會更好、更美!
晉江出台十二條保障措施!進一步支持企業和項目有序復工復產!
剛剛!晉江公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舉報電話
重磅!晉江發布企業和項目復工復產條件、時間安排、審批流程……
來源 | 泉州之光、泉州晚報、東南早報
編輯 | 晉江市融媒體中心 李宇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