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開口早的孩子聰明,還是說話遲的更聰明?來聽聽專家的解釋
關於孩子們說話早晚的話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有人說孩子越早說話,他們越聰明,而有些人說,說話晚的孩子只是長的慢而已。
對於孩子的說話早晚問題,是寶媽們非常關心的事情,當其他同齡的嬰兒都會說話時,寶媽總是會想為什麼我的孩子還不說話呢?是因為我的孩子不夠聰明嗎?
我最好的朋友娜娜的女兒已經一歲大了,她很胖而且甚是可愛,孩子看起來也聰明。
但讓娜娜煩惱的是,孩子只會跟父母說話,還老是說一些重複的話。
娜娜無法在一句話里聽懂孩子想要表達的意思。
在家裡時,娜娜用手指指著某樣東西讓孩子拿給爸爸或爺爺奶奶,她卻能準確地送去。
娜娜說:對於父母來說,他們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儘快學會說話。
看到身邊很多同齡的孩子比女兒說話早,她很擔心她的孩子的語言能力。
她聽說,說話早的孩子很聰明,如果孩子很晚才說話,他們的情商一般都很低。
事實上,類似於娜娜這樣的寶媽不必太緊張,因為有些孩子說話早,而一些孩子說得晚一些,這與人之間的情商無關。
有些孩子說得早,有些孩子說得晚,這是有原因的。
1、家庭因素。
家庭環境對兒童的語言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父母兩個人都很沉默,很少與孩子溝通,嬰兒會缺乏語言方面的信息,沒有學習的機會,就會說得晚。
有一位寶媽說她的家人性格都很內向,平時很少說話。
她的孩子們說話很晚,現在他們都十歲了,仍然很少說話,基本上不表達他們對外界事物的想法。
成年人沒有創造機會讓他們的孩子從小多說話。如果家庭氣氛特別融洽,父母經常跟寶寶說話,玩遊戲,孩子自然會早點說話。
因此,無論平時有多忙,父母都應該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當你是成為一個父母時,你必須和你的孩子多交流,你的孩子就會早說話。
2、生理和遺傳因素。
兒童的說話早晚問題與語言中樞、聽覺中樞、智力因素和發聲器官有著很大關係。
如果孩子的聽力、智力以及其他生理方面正常,就不用擔心。
遺傳因素也會影響兒童早晚說話。有些孩子因為父母說話早就很早說話,而有些孩子是從父母說話晚的原因遺傳而來的,所以孩子也說得很晚。
第二,孩子不想說話,父母應該如何引導他們?
1、教育兒童充分利用語言
有一些父母在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一直在引導寶寶跟父母溝通。
很多人認為此時孩子不會明白父母在說什麼嗎?事實上,為了嬰兒的語言發展,父母可以在兩三個月大的時候開始教他們。
當父母說話時,孩子會觀察父母的語氣和表情,慢慢地理解他們的父母在說什麼。
當孩子在六個月到九個月大的時候,他們會模仿父母的話,跟讀父母的話。
到他們一歲的時候,他們就能聽懂簡單的單詞,回答大人的話了。
2、多與嬰兒溝通
孩子說話的早晚,主要是因為他們成長的環境。如果父母沒有時間和他們交談,他們接觸到較少的語言,說得就晚。
其次,如果父母說得太快,他們也會受到干擾。
當父母教孩子說話時,他們可以用誇張的表情或身體動作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並清晰地、不太快地表達出來。
這樣就能激發孩子的語言能力,引導他們儘早說話。
3、更多鼓勵和指導
最後,家長應鼓勵和引導孩子,這是最好的引導他們的方式。
孩子的詞彙量很小,大多時候當他們不知道如何回答大人說的話時,他們會採取點頭或者搖頭的方式來回應。
父母可以用簡單的問題來引導他們,例如,當孩子想要一個球,但他不知道該說什麼的時候,父母可以在這時對他說:"你想要球嗎?"
如果他們不說話,只點頭,不妨用手指著球對他說:"這就是球。"
教他們的越多,他就越敢說話。
身為寶媽的我認為,語言的確是智力結構的一部分,早說話的孩子可能會更聰明,但不是絕對的。
每個孩子的說話時間會根據孩子的生理功能、性格、家庭環境等問題而產生說話早晚差異。
說話時間早晚的問題並不與智力水平直接相關,只要在一個合理的時間內和正常的發育軌跡範圍內,孩子說話早晚都不是問題。
你家孩子是多大的時候開口講話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