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濟南住房城鄉建設局在民生保障、建築施工、科技創新等領域取得了較好成績,多項工作列全省第一、全國前列,為改善百姓居住品質,建設「大強美富通」的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做出了應有貢獻。
1、老樓加裝電梯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截至10月底,全市共有813個單元完成規劃審查手續,開工建設607個單元,393部電梯竣工驗收合格,不僅提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數量、質量也均位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列。
2、在全國率先實施「紅色物業」管理模式,推進街道辦事處和社區成立物業管理機構
在全國率先全面推進街道辦事處和社區成立物業管理機構,並建立完善了市、區縣、街道、社區的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四級工作體系,通過黨建引領下的「紅色物業」管理模式,有效解決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切實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在全國率先推進街道辦事處和社區成立物業管理機構
3、全國首創「供暖管家」,新增735萬平方米清潔取暖面積,消除38個「供暖孤島」
完工735.65萬平方米清潔取暖改造工程,擴建臘山、唐冶等熱源項目,新建改造供熱管網約80公里,新增供熱面積約1600萬平方米,38個「供熱孤島」小區具備調試運行條件。濟南熱力集團總供熱面積1.4億平方米,供熱規模居全國第二位,也在全國首創「供暖管家」服務模式。
4、入圍全國16個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城市
入圍全國16個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試點城市,是全省唯一的一家。進一步擴大租賃住房補貼範圍和標準,中低收入家庭最高每月每平方米補貼29元,符合條件的新就業職工每月最低補貼500元;制定公租房常態化受理分配製度,組織6次公租房遞補分配,共分配公租房1187套,累計解決了77%未配租家庭住房困難。這一工作也走在全省前列。
5、印發全國首個新建公共建築初裝修驗收標準實施辦法
在全國首次提出對公共建築驗收交付試行分階段辦理,明確非自用公共建築可按初裝修標準進行驗收。目前,位於國際金融城片區的兩個公共建築項目已按「新政」完成驗收,工期縮短3-5個月,成本節約3000餘萬元,贏得了建設單位及業主的一致好評。
6、棚改舊改開工量位居全省第一
截至10月底,已開工48095套,占全年計劃的108.3%,開工量居全省第一,是全省提前完成開工任務總量的三個地市之一。
7、建築施工領域多項指標全省第一
截至10月底,全市建築業總產值達2754.6億元,房屋建築工程施工面積14228.4萬平方米,培育特級企業16家、國家級裝配式建築示範基地9家、省級裝配式建築示範工程項目35個、省級裝配式建築示範基地23家,上述各項工作均位列全省第一。
8、裝配式建築開工量全省第一
完成200餘萬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驗收綠色建築項目775萬平方米,新增高星級項目20個、200餘萬平方米;新開工裝配式建築374.3萬平方米,開工量位列全省第一。編印了全國首套裝配式建築培育教材。
9、在全省率先實行消防、人防併入施工圖審查的「多審合一」
在全省率先實行消防、人防併入施工圖審查的「多審合一」制度,勘察設計成果及省級設計大師無論質量還是數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10、「智慧治塵」全省領先
組建網絡督察組,通過監控平台實現遠程督查,快速解決治塵不力問題,聘請第三方機構輔助巡查,強化監管,全省領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kVH0W4BMH2_cNUgU1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