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模範退役軍人丨姚陽潮:軍中武狀元 群眾貼心人

2019-07-30     浙江公安


姚陽潮:男,55歲,1999年從部隊轉業分配至公安工作,2006年主動請纓到基層一線工作,現系紹興市公安局上虞區分局百官派出所一名110巡邏民警。

他也是目前紹興公安系統110接處警崗位上年齡最大的民警,在最苦、最累、最煩的接處警崗位上一干就是14年,盡心盡力處理好每一起警情。「愛民,就要心裡裝著老百姓的安危和冷暖」,這是姚陽潮始終堅守的信念。

因工作出色,姚陽潮多次立功受獎並被評為各類先進:2012年被浙江省公安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浙江省特級優秀人民警察;2013年被浙江省公安廳授予浙江省人民滿意派出所民警並榮記個人二等功;2014年被評為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範,受到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親切接見;2015年被公安部授予二級英雄模範榮譽稱號;2019年7月26日上午,在全國退役軍人工作會議上被授予「全國模範退役軍人」稱號

盡心盡責,身兼數職的「全能軍人」

1984年10月,姚陽潮懷揣著報國夢想光榮入伍。戰士期間,他被分配到某部隊一個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英雄連隊,時時刻刻以最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

姚陽潮出色的表現很快得到了連隊上下的一致認可,下英雄連隊不久,領導交給他司務長、給養員、炊事班長三項工作。三項工作的擔子壓在一個人身上,他毫無怨言、盡心盡責,像上足了發條似的拚命工作,為部隊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還帶領炊事班全體同志連續三年榮獲集體三等功。

姚陽潮在後勤戰線是標杆,而軍事訓練上,更是一把能手。入伍以後,他始終堅持刻苦訓練,多次代表單位參加各類考核比武,取得了優異成績,七家報刊曾經報道過「軍中武狀元」姚陽潮的習武事跡。1999年,姚陽潮載著軍區「十佳司務長」殊榮光榮返鄉。

無私奉獻,「大我」為先 「小我」在後

從軍期間鍛造的軍人品格,培養成的做人做事方法,始終貫穿於姚陽潮的工作生涯。

1999年,他從部隊轉業分配到現今紹興市公安局上虞區分局百官派出所;2002年6月,調入上虞區分局監察審計室工作;2006年4月,為響應警力下沉號召,他主動請纓到基層一線工作,在百官派出所任巡邏處警民警。

對於這個選擇,很多人起初都不理解,認為基層工作複雜又辛苦。但姚陽潮想得很簡單:「在機關監察審計室工作期間,常常會接到一些信訪投訴,其中又以110接處警的居多,怎樣才可以避免投訴,提高群眾的滿意度?我想親自去尋找答案。」

懷著對群眾的滿腔熱忱,他在公安基層一線的接處警崗位一干就是14個年頭,處置各類警情3萬餘起,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3250餘人,提供各類求助3800餘起,現場平息各類糾紛6300餘起,還創造了零上訪、零投訴的工作亮點,在極其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極不平凡的成績。

「14年的接處警工作,有苦,有累,更有甜。我的每一份付出,最大的回報不是金錢、地位,也不是金光閃閃的獎章,而是群眾的滿意和肯定、平安和幸福。」姚陽潮說道。

不忘初心,服務一方保平安

脫下軍裝責猶在,危難時刻方顯英雄本色。哪裡有危難,哪裡就有姚陽潮和他的戰友們的身影。多年來,姚陽潮參與搶救遇險群眾90餘起,撲滅火災100多起。巡警的工作雖然沒有戰火與硝煙,但每一次出警,仍不乏一個個驚心動魄的故事。

2018年年底,姚陽潮剛在上虞一小區處理完一起盜竊警,抬頭一看,發現隔壁幢高樓窗口有滾滾濃煙冒出。旁邊民眾驚慌地喊著:屋內還有一個小孩。姚陽潮一邊向指揮中心彙報警情,一邊拿滅火器衝上9樓。看到起火那戶人家防盜門緊閉,姚陽潮心急如焚,使勁呼叫並敲門。終於,門被打開了,濃煙一下子往外涌,一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睡眼惺忪地開了門。但出人意料的是,小男孩將門打開後突然又往裡沖。

這可把姚陽潮急壞了,顧不得多想,他緊跟著小男孩衝進去,漫天的煙霧讓人睜不開眼、喘不過氣,只能貓著腰在煙霧中探索。濃煙中,姚陽潮一點點挪動腳步,終於找到了小男孩,於是他迅速將小男孩抱到屋外。「要不是姚警官,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事後,小男孩的父母拉著姚陽潮的手連聲道謝。

這樣的例子絕非偶然。有一年的大年初一,一位駕駛員因疲勞駕車,撞斷護欄駛入河中,姚陽潮不顧天寒地凍,與輔警一起跳入河中,將奄奄一息的傷者從車窗拉出。2012年10月,一位老人隻身來上虞尋親,姚陽潮經過7天努力,多方打聽,終於幫老人找到了失散9年的親人。2011年5月,姚陽潮接到報警稱勝利路41幢406室失竊,結果小偷還在屋裡,經過殊死搏鬥,他和三名協警合力制服了小偷。

55周歲的姚陽潮說,一線民警工作很辛苦,但他也很快樂。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eSzQmwB8g2yegND8Vz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