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供」世衛惹眾怒,美國會對特朗普政府啟動調查

2020-04-29     北京日報客戶端

新華社發(沈霆攝)

據新華社華盛頓4月27日電(記者劉品然 鄧仙來 孫丁)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27日針對特朗普政府暫停繳納世界衛生組織會費啟動調查。這一調查是在特朗普政府「斷供」世衛組織引發輿論廣泛批評的背景下啟動的。這些批評指出,特朗普政府的「斷供」舉動不利於全球合作抗擊新冠疫情,目的是掩蓋自身應對疫情的失誤,轉移外界對其防疫不力的指責。

國會啟動調查

美國總統特朗普14日宣布,美國暫停向世衛組織繳納會費,並要求對世衛組織在疫情中的行為問責。國務卿蓬佩奧23日稱,美國可能永遠不會恢復向世衛組織繳納會費,甚至不排除組建替代機構。

27日,美國國會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民主黨人埃利奧特·恩格爾致信蓬佩奧,說他當天啟動了一項針對政府暫停向世衛組織繳納會費決定的調查。他在信中說,新冠病毒在全球流行,總統此時決定暫停向世衛組織繳納會費起反作用,置生命於風險中。「攻擊世衛組織只會削弱抗疫手段,使疫情更加惡化。」

恩格爾在信中要求美國國務院在5月4日傍晚前向眾議院外交委員會提供有關此決定的記錄和信息,否則,外交委員會將考慮一切可以採取的措施。

反對「斷供」世衛

美國國會的上述調查,是在特朗普政府對世衛組織的「斷供」決定引發美國國內持續反對聲浪的背景下啟動的。連日來,多位不同領域專家警告,特朗普政府對世衛組織的指責荒唐無理,其目前的種種言行將給全球抗疫能力和共同努力帶來負面影響,甚至將世界置於危險之中。

美國外交學會全球衛生項目主任托馬斯·博利基在社交媒體上說,世衛組織在全球應對流行病問題上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在應對新冠疫情危機方面,世衛組織基本上交出了不錯的答卷。美國應努力增進世衛組織的效率,而不是在危機中削弱它。

批評政府失職

恩格爾在27日的信中說,特朗普政府對新冠疫情的反應是「災難性的」。相關情報及專家都警告疫情有致命性,但特朗普政府卻轉移焦點並行動遲緩,讓美國民眾以為疫情在掌握之中,而後來的慘痛事實顯示,當時實際情況截然相反。

這一批評也與不少媒體和專業人士的意見相同。他們認為,正是特朗普政府應對疫情不力,才導致擁有領先醫療資源、技術、人才的美國疫情嚴重程度遠超其他國家,而指責世衛組織並對其「斷供」就是為了將自己的失誤歸罪到世衛組織頭上。

《紐約時報》日前刊文說,世衛組織之前敦促每個國家開展廣泛的病毒檢測,但美國疾控中心在檢測時表現拙劣。世衛組織指出居家限制及其他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在中國是有效的,但白宮卻遲遲沒有施行。「沒有聽從世衛組織建議,導致特朗普政府在應對疫情中出現重大缺陷。」

哈佛大學全球健康學院院長阿希什·傑哈認為,特朗普政府在面對疫情時戒備鬆弛,一直向外界傳達著應對疫情並非當務之急的信號,導致政府各部門在應對疫情時既沒高度重視,也未投入很大精力,這是特朗普政府在應對疫情方面一直以來存在的問題。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站的文章也指出,一場嚴重和無處不在的全球大流行讓美國「病情」的嚴重性昭然若揭。危機要求有迅速、理性和集體的應對。「相反,美國卻像一個基礎設施落後、政府運轉失靈的國家……政府浪費了無法挽回的兩個月時間。」

譚德塞:

各國須為本國疫情承擔起責任

新華社日內瓦4月27日電(記者 凌馨)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27日說,世衛組織基於科學和事實儘可能給出最合理防疫建議,但最終各國須為本國疫情承擔起責任。

譚德塞在當天世衛組織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世衛組織的建議不具備強制執行力,接受還是拒絕取決於各國自身。他回顧說,1月30日,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全球發布最高級別預警,當時全球除中國外僅有82例確診病例。此後,世衛組織又向各國建議,採取全方位的公共衛生手段,尋找、檢測、隔離病例並跟蹤密切接觸者。

譚德塞說,有些國家採納了建議,有些卻沒有。相比之下,遵循世衛組織建議國家的抗疫表現更好。他強調,世衛組織並不具備強制各國執行其建議的權力。「到頭來,每個國家都要承擔自己的責任。」

針對部分疫情趨緩國家開始陸續「解封」,譚德塞說,「第二波疫情仍將取決於我們自身。」他指出,如果各國採取適當的公共衛生干預措施,不僅從國家層面,而且從地區層面和全球範圍協調行動,就可以避免疫情捲土重來。

根據《國際衛生條例》,世衛組織無論是在應對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提出的、有時間限定並建立在特定風險基礎上的「臨時建議」,還是關於常規或定期採取適宜衛生措施的「長期建議」,都屬於「非約束性」建議範疇。

來源:北京日報 據 新華社

流程編輯:郭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W3yxnEBfwtFQPkd5gI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