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償獻血納入徵信,網友質疑不公平,那血庫"貧血"該咋解決?

2019-11-28     排頭觀察

該支持還是反對?無償獻血納入徵信之後,網友議論紛紛。兩周前,國家衛健委等11個部門下發《關於進一步促進無償獻血工作健康發展的通知》,提出"無償獻血,納入徵信",鼓勵健康民眾積極獻血。通知提到,會對獻血者,提供公共便利設施、旅遊門票方面的優惠措施。

網上普遍的態度,是無償獻血者確實值得尊敬、宣揚和鼓勵,但納入徵信,是否存在濫用徵信體系的可能,會不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道德綁架?畢竟,你有獻血的偉大胸懷,我有不獻血的人身自由。徵信系統起到的作用是考核和評價,在中國,一旦涉及到這類詞,就免不了產生所謂的道德高地,和隨之而來的鄙視鏈。此外,現實中確實存在一部分不適宜獻血的人群,這樣的激勵政策,對他們也不太公平。

對此,相關部門的回應非常明確:無償獻血需要激勵,將無償獻血納入徵信是個人信用的加分項目,不獻血不會受到任何懲罰,以及這個政策仍在探索中,後續會結合實際情況循序漸進。

這樣看來,不獻血確實不等同於失信。而相關部門之所以頂著壓力也要這麼做,原因非常簡單:我們的醫院,實在是太缺血了。

以前的電視劇里,經常有這樣的劇情:說一個人見義勇為受傷住院,手術需要輸血,送他來的人立馬挽起袖子,對醫生講:輸我的血!醫生把這人帶走,一會兒回來了:血型配不上。然後又有下一位好心人接著上,直到配上型,解決了英雄的用血難題,皆大歡喜,缺血完全不是事兒。

可現實中最常發生的情況,是一個危重病人手術需要用血。醫生和護士都面露難色。獻血馬上用顯然不可能,血液在使用之前需要嚴格的檢測,耗時最少也得24小時。血庫的備血則常年處於"貧血"狀態,如果你平時有留意血庫相關的信息,就會發現全國各大城市都有過血庫告急的報道。

血庫缺血的危害性可想而知。全國各地的醫院,每天都有大量手術因為血庫缺血延遲,很多原本馬上手術能治好的病,病人得繼續忍受折磨,越拖越嚴重,部分偏遠地區的醫院,有時甚至連急診的用血都無法保證。

在我們印象中,偶爾看到新聞說的都是缺熊貓血之類的特殊血型,其實相對於特殊血型,普通血型的缺口更大。中國需要用血的人太多了,願意獻血的人太少了。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獻血率為1%。也就是說,每100個人里只有一個人在穩定獻血,而這100個人都存在隨時需要用血的可能。

作為對比,高收入國家的獻血率達到4.54%,這些國家的人口占全球總人口數的19%,但貢獻了全球每年1.125億次獻血總量的一半,中國的人口占全球總人口數的多少呢?剛好也是19.27%。

2018年,出於種種顧慮,全國各地相繼取消了互助獻血。在這之後,我們國家所有的用血都只有一種途徑:無償獻血。

目前我國無償獻血的主力軍主要是大學生、農民工、軍人以及一些熱心公益的人士,他們的無私奉獻值得尊敬,卻仍遠不能滿足醫院的用血需求。大學生、農民工都存在較高的季節流動性,尤其大城市出現用血荒,都是在夏天和冬天。同時天氣原因導致人們不願出門,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血庫的備血。

所以想要拯救用血荒,只有一個辦法:加大力度宣傳,建立起一支足夠龐大、穩定的獻血隊伍。這也是相關部門之所以會出台這個規定的真正原因。

過去幾年,每年都有媒體做問卷調查,問大家為什麼不願意獻血,主要的幾個原因也一直沒變:覺得獻血制度有問題(獻血無償,用血有償),擔心傳染疾病、傷害身體健康,還有獻血得到的福利太少,缺乏動力。

現在,相關部門就是在為解決這些問題努力。給無償獻血者更多的實惠,或許來獻血的人就會多一些,我們國家用血的困境也能緩解一些,對於這個政策和我們國家的血荒,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交流討論。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RQzsm4BMH2_cNUgFs2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