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雙十一就要到了!作為單身狗的我,理所當然(不是)要蹭熱度了。
心中感到一絲內疚,趕緊打開了我家的店鋪,扒拉一圈,想找找有什麼和情感相關的雜誌圖書,拿來蹭熱度……
沒有,真的沒有,我們是一家麼得感情的店。
這個,這個「中國式婚禮」可以搞一下的吧?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那這個,「後宮」,宮斗劇什麼的反正跟感情沾點兒邊。
那我覺得還是前面那個,光棍節搞宮斗也太奇怪了吧?
……嘖,不管你了,你自己搬磚上點心,我滾了
等等,你約會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你是說……那本書?
沒錯,就是它了!
==== 一條麼得感情的分割線 ====
這本書,就是今年絕版重現的《中國美色》!
銀硃、秋香、松煙灰、月白、曙色……世界之大,何處無色,何時無色?顏色是文化的基因,《中國美色》帶你走入中國傳統顏色的美妙世界。
《中國美色》是中華遺產2012年11期和12期的兩本雜誌,如今已經絕版。2015年推出了一套同名明信片,大受歡迎。
如今,這兩本絕版雜誌,被重編修訂做成了一整本,新增了一些內容。通過卷首語、釋色篇、五色篇、見色篇、尋色篇5個章節,做一次顏色的旅行,識顏色,知中國。
除了雜誌,還有新版《中國美色》明信片!兩冊合集,在包裝和內容上做了改進,特別是下冊增加了新的色卡和中國傳統顏色名稱、cmyk值等。
涌有了它,你就能涌有五「顏」六「色」的幸福!
| 本期目錄 |
| 五色 |
供圖/yestone
青、赤、黃、白、黑,五種顏色從琳琅世界中脫穎而出,被古人定為「五方正色」。它們貴在何處?
\\ 紅 \\
攝影/逆光
中國人生命的全程始末都與紅色脫不開干係。按照傳統的禮俗,嬰孩在呱呱墜地時要包上紅色的襁褓,滿月了要吃紅雞蛋,婚慶時大紅的喜字和被褥卻總是不能缺少的。等到了駕鶴西遊的時候,一口朱漆大棺則是最體面的歸宿。
攝影/雲影
故宮舊藏
明嘉靖剔紅鶴鹿同春圖原盒
供圖/FOTOE
唐墓壁畫中的仕女圖
據說當武則天還在感業寺為尼時,青燈黃卷之中,寂寞非常,遂翻箱一一檢閱舊物。此時一條紅裙躍入眼帘,鮮艷非常。武則天不覺淚下,提筆寫下一首詩:「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誰是「中國紅」?
大紅、大綠何以和諧搭配?
石榴紅、海棠紅。暮色、赭色都是什麼顏色?
戀接指路
\\ 黃 \\
攝影/動脈影
古人將五色同方位相聯繫:東方之青,為生命之始;南方之赤,是 「中國紅」;中方之黃,德居中央;西方之白,預示吉兆;北方之黑,暗合宇宙。
黃袍?皇袍?
攝影/李木
清代明黃緞繡雲龍朝袍
在一般人的認知中,黃色是帝王龍袍的專屬色彩。實際上,皇帝服黃,同時禁止民間用黃,是唐代興起的制度。黃色的「上位史」,正體現了黃色的重要意義——中央為尊。
根據清代法律,黃色系裡的各種色一律禁止民間使用。從唐代起,黃袍從祭祀的專用禮服,變為常服,這一規則為後世中國帝王所延續。
供圖/劉建華 FOTOE
清代《御書楞嚴經》
黃色的尊貴,也和藏傳佛教有關。有文獻記載,黃色在很久以前就是藏傳佛教的聖色。公元 822 年,吐蕃第 40 代贊普赤祖德贊與大唐穆宗的使者會盟,這次會盟,標誌著漢藏兩個民族的文化交流進入了新時代。中原的禪宗在此時傳入吐蕃。10 世紀的藏文古籍《拔協》載錄,赤祖德贊敬俸僧人很是虔誠,「哪怕在一個普通人(俗人)身上看到一塊黃色補丁, 也要向之行禮」。
雄黃與雌黃這一對鴛鴦石各有什麼妙用?
尊貴的黃色為何跌落神壇,以致人們談「黃」色變?
掃碼查看
\\ 青 \\
攝影/邵華
代表著生命的開端,又為古人所尊崇的東方色彩——青色,到底是怎樣的一種「色相」?
古代漢語語境中的「青」,表達著綠色、藍色、黑色的色相。而現代漢語語境中的「青」,卻被綠色、 藍色等本來由「青」表達的色相表達著。
或許是「青」這個古老字眼的尷尬,現代漢語中,「青」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少,而是被藍、綠所取代。
攝影/江聲樹
用藍草制靛青進而染布的藍染之法,已流傳了幾千年,所謂 「青出於藍」即是出自對這一制靛工藝的描述。這裡的 「青」,搖身一變,由「翠綠」而成「深深的藍色」。而在「青絲」「青牛」「青眼」等詞彙里,「青」的意思更變本加厲,成了「黑色」。
「青」字在漢語中有什麼美好的寓意?
關於「青銅」的誤會
戀接指路
| 釋色 |
供圖/yestone
對於華夏文明來說,青、赤、黃、白、 黑這五色最為特殊,因為它們不僅是五種顏色,還是五行哲學在顏色上的反映,即中華五色。
為什麼「五」如此重要?
在古人眼中,天地萬物撲朔迷離,如何認識它們,五行說提供了解決辦法:萬物天地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物質組成,並用白、青、黑、赤、黃五色分別標識。於是五行和五色在天地之間形成串聯,社會所涉及的一切——天、地、人、神、器就都囊括其中了。
人們常說的五色,其標準色相是什麼?
《周禮》中記載,周人染五色,是用一種叫「夏狄」的鳥羽來做標準的。《史記》解釋夏狄就是雉雞。
雉雞的羽毛披被光澤,而且恰合青、赤、黃、白、黑之色。它的青略呈靛藍;黑則點墨如漆;腹部之紅,色如硃砂;頭羽之黃則略含赤色,與植物界中的黃櫨相若;僅有白色不甚純正,略帶灰色。
供圖/FOTOE
這種天賜的美麗,甚至使它被混同於鳳凰。北宋徽宗趙佶把它的地位抬得比鳳凰還高。趙佶繪製了一幅《芙蓉錦雞圖》,並由他手書四行題字。五色具備的雉雞,寓意五德齊備,宋徽宗又以此自比,但等待著這位皇帝的,卻未必是五色具備的吉祥。
「正色」高壓之下,「間色」如何得以綻放?
顏色的兩極究竟有什麼由來?
戀接指路
| 尋色 |
供圖/yestone
/ 最中國的用色規矩 /
色彩搭配,聽起來是個時尚詞,但遠在周代,中國人就懂得 「色一則無美」。配色似小節,實為大事,大到建造屋宇,小到服飾、器皿,都要將顏色搭配得井井有條。
皇權用「重彩」
攝影/李少白
朱紅與金黃彼此映照的景象,在故宮裡處處可見,通過這種強勢鮮明的配色,皇權威嚴進一步瀰漫、擴張。一切都有規矩的紫禁城中,配色使用同樣有秩序,紅牆配黃瓦、紅柱配泥金的殿宇,等級最高。
民間美色怎麼配?
民間藝人從傳統中獲得設色技巧的滋養,將最難協調的對比色關係處理得充滿活力,恰到好處,編成口訣,有宜有忌。
供圖/全景
顏色也有軟硬之分?原來大紅、深綠、深藍、黑謂硬色;淡灰、天藍、粉紅、粉綠、淡黃 謂軟色。軟配硬可以形成強勢對比。
詩詞里的青綠紅白
漢字中的美名美色
戀接指路
| 見色 |
供圖/yestone
中國人對於顏色的認知極為敏感,常常在一種色相之中便有數十種分類。比如白色,便有荼白、 錫白、魚肚白、銀白、玉白、霜白、暖白……
這些色彩名稱來自哪裡?毫無疑問,是對自然的觀察、認知。比如其中有古代中國豐厚的物產信息,有農業社會的古人對於植物的熱愛,有對自然瞬息變化的細膩感受。
\\ 漢字中的美色美名 \\
攝影/彭建生
供圖/GORBISIMAGES
攝影/全景
\\ 陶瓷中的美色 \\
由於陶瓷材質的特殊,我們至今還能在文物上看到古代真實的色彩,這也給色彩重現工作提供了難得的依據。
或天青、或瑩白,或炫彩,這些曾經的瓷器美色,雖然已被現代顏料衝擊得形單影隻,但仍在留存……
攝影/動脈影
瓷之白質感似雪,代表高雅之風尚。南北朝時隨工藝突破出現了白瓷。因技術進步,歷代白瓷光澤多有變化。白居易曾作詩云:「白瓷甌甚潔, 紅爐炭方熾。」
攝影/王立力
「三彩」名曰三彩,但顏色卻遠不止三種,用氧化銅燒成的綠色、氧化鐵燒成的黃褐色、氧化鈷燒成的藍色,並用鉛做助溶劑,演變成黃、赭黃、深綠、翠綠、天藍、褐紅、茄紫等斑斕絢麗的色調。
瓷器的顏色從何而來?瓷器的色彩存在於四處。其一,是胎體顏色,不過它不太重要,因其外還有釉質覆蓋;其二,繪於坯體上的顏色,如果在其外再上一層釉,並用高溫一次燒成,即為釉下彩,如青花;其三,是繪於釉上的色彩,是在坯體上釉燒好後,再低溫燒成彩色,如粉彩、琺琅彩即是如此;還有一種,便是色釉,人們在玻璃質的釉子裡,添加不同的金屬元素,使其在或氧化、或還原的火焰氛圍中,顯現出白、黑、青、醬、黃、綠、紅、藍等豐富多彩的色彩。
琉璃色:如寶似玉的釉色
衣之色:追尋飄揚的色彩
妝之色:雲想衣裳花想容
「西洋色」與「中國色」的鬥爭
戀接指路
------ END ------
最中國的文化(叄)
《中國美色》
戀接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