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似水年華」是錯誤的譯名?讓文學經典頭疼的「腰封」又來了

2019-08-25     文學報

文學探照燈 | 今日看點(點擊查看)

張煒:「風」就是廣大的民間 | 葉揚、陸源、周嘉寧:用寫作見證一代人的成長 | 趙麗宏「童心三部曲」全新發布 | ......

......「圖畫書界奧斯卡

多久沒有因為「腰封」而影響閱讀經典的心情了?

最近,又有一本文學經典因為腰封而「被低分」。

法國文豪馬塞爾·普魯斯特的代表作《追尋逝去的時光》,譯者是知名翻譯家周克希先生。

注意到封面、腰封上可能誤導讀者的地方嗎?

「全三冊」

「本書曾有一個錯誤的譯名——《追憶似水年華》」

這套書上架後,立刻引發了一些讀者的抗議——「全三冊」讓部分讀者以為這是全集譯本,而後一個廣告語則幾乎否定了《追憶似水年華》這個譯名為這部作品在中國文學市場傳播作出的貢獻,也間接傷害了參與過《追憶似水年華》全集翻譯的15位翻譯家。

甚至,有的讀者誤以為這是翻譯家的本意,連帶著忽視了周克希先生的優秀譯文。

於是紛紛為這本書打了低分。

作為知名的法國文學經典的翻譯家,周克希先生翻譯有《包法利夫人》《基督山伯爵》《三劍客》《小王子》《追尋逝去的時光》等作品,他也曾多次在媒體解釋過為什麼將《追憶似水年華》譯名改成《追尋逝去的時光》,僅是翻譯觀念之爭,並無是非對錯。

我們不妨為大家介紹下這本名著大致的版本問題與譯名問題。

版本太多不會選擇?

說到《追憶似水年華》的版本,不能不提它唯一的全譯本,1982年開始,譯林出版社相繼出版了由15名譯者共同翻譯完成的七卷本《追憶似水年華》,到2012年又做了一次較大的修訂。

譯者: 李恆基 / 徐繼曾 / 桂裕芳 / 袁樹仁 / 潘麗珍 / 許淵沖 /許鈞 / 楊松河 / 周克希 / 張小魯 / 張寅德 / 劉方 / 陸秉慧 /徐和瑾 / 周國強

譯林出版社2012年版

這15位翻譯家中,有兩位翻譯家,徐和瑾先生和周克希先生後來希望通過一己之力推出一個全譯本。

翻譯完整七卷本《追憶似水年華》,對一個翻譯家而言是巨大的挑戰,也是巨大的迷人之處。在文學史上,這套名著有幾個特別之處:特別有名;體量特別大,有七卷,中譯本約250萬字;句子特別長,有三分之一的句子超過10行,最長的句子有394個法文詞,2417個字母。

之後,翻譯家徐和瑾相繼推出了四卷譯本,遺憾的是,他於2015年辭世,未能完成自己的翻譯計劃。這個譯本後來由譯林出版社出版。

徐和瑾 / 譯,譯林版

事實上,翻譯家周克希也在2014年宣布因年齡增長等因素,難以獨立完成全譯本翻譯,不再翻譯剩下的4卷。從2004年到2014年,他最終耗費10年時間翻譯出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第二卷《在少女花影下》、第五卷《女囚》三卷。這三卷本先後在上海譯文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讀客·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

周克希 /譯,人文社版、華東師大社版

中間還有一個後浪·湖南美術出版社推出的圖像版《追尋逝去的時光》。關於版權問題,記者也詢問了譯林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後浪的相關編輯,獲知譯本在非專有版權條件下,可以由不同出版社同期出版不同版本。

多版本同時銷售自然會加劇競爭,但這似乎並不能成為炒作式營銷出現的正當理由。

如此,大家也明白,最新版本上標註的「全三冊」事實上指的是周克希先生翻譯的三卷本,但卻容易誤導讀者認為三冊就是普魯斯特原著的完整數量。而且,其他出版社的版本里,也從未這樣標註過。

譯名之爭依然是信達雅問題

一部名著在翻譯傳播過程中有不同譯名很正常,它是時代風尚、出版理念、翻譯觀念等綜合因素影響下形成。

《追尋逝去的時光》出版之際,便因為更改了《追憶似水年華》這個普遍被接受的譯名而引發爭議討論,翻譯家周克希曾多次解釋過自己更改譯名的原因,但從未否定過之前的譯名是錯誤的。

這需要稍微回溯下普魯斯特當年的出版經過,書名在當時就經歷了多次更改。1912年,普魯斯特將完成的一部分手稿取名為《心靈的間歇》尋求出版,他計劃先交給出版社的第一卷取名為《逝去的時光》(Le Temps perdu),接下去第二卷取名為《尋回的時光》(Le Temps retrouvé)。之後和出版社了進行了大量的修改過程,幾乎將作品改頭換貌,他決定更改為現在看到的法文書名。作品出版後,有了英譯本,取名為「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和法文書名「A la recherché du temps perdu」相比,首字母對應,很有美感,而且這句話也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里的一句。就是這樣一句美妙的翻譯,卻讓普魯斯特大失所望,他在給友人的信里說「這下書名全給毀了」。

後來的英譯本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幾個重要出版社改為了「Insearch of Lost Time」。意思和「追尋逝去的時光」相近。

兩個英文譯名在今天依然有不同出版社出版

在周克希看來,「追憶似水年華」跟英譯名之一的「Remembrance of Things Past」有那麼一點像,都很唯美,符合中國讀者的審美趣味,但不夠忠實於原書名的意思,也會讓一些初看的讀者認為這部名著是像書名那樣特徵是優美。

說「本書曾有一個錯誤的譯名——《追憶似水年華》」顯然是斷章取義,而且某種程度上對讀者容易產生誤導。這個中文譯名和英文譯名一樣,都是這部名著在傳播過程中無法剝離的一部分,翻譯的信達雅向來是一個需要理性客觀探討的問題,武斷地以「錯誤」一詞進行否定只會傷害經典的傳播、讀者的信任。

全譯本太厚?還有一個選本可以選擇

周克希曾說,翻譯普魯斯特的難處不在於詞彙的複雜,而是閱讀的流暢性和思想性,他使用了大量多義詞和長句為翻譯造成了難度。這也是這部作品很少有讀者甚至作家,完整閱讀的障礙所在。周克希還樂觀表示,讀普魯斯特可以從任何地方進入,任何地方出來,不必抱著畏難心理從首頁開始,而且「翻譯普魯斯特完美是不可能的。普魯斯特其實是具有可讀性的作家,只是沒有故事而已。」

為了儘可能地讓更多讀者領略到普魯斯特獨特文體的魅力,周克希想到用選本的方式進行推薦,他採用「大跨度」的節選方式,先在整部小說的每一卷中分別選取精華段落,每個大段的文字一字不易,完全保留原書中的面貌,然後用儘可能簡潔的文字連綴這些段落,並作一些必要的交代,方便讀者更輕鬆地閱讀這部鴻篇巨著。

近期,這本《追尋逝去的時光:選本》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收錄荷蘭「野獸派」畫家凡•東恩十二幅原版彩色插畫。

正如普魯斯特在小說第七卷中所說,「真正的作品不會誕生於明媚的陽光和閒談,它們應該是夜色和安靜的產物。」同樣,一部文學經典能歷經無數時代,獲得全世界讀者認可,它也不適合用炒作式營銷去對待。

在眾多普魯斯特作品的版本里,我們看到各家出版社展現了自己的專業水準,優雅的裝幀和翻譯大家的譯文相得益彰,這也是經典不斷被傳播、每一代讀者產生信任的真正基礎。

今日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夏季文創嗨

文學報夏季文創 已上線微店

文學照亮生活

網站:wxb.whb.cn

郵發代號:3-22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Nl40GwBJleJMoPMue4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