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消息炒股也想賺錢?呵呵,告訴你股市有多殘酷

2019-10-19     狼行華爾街

正文開始之前先讓大家看兩張圖:

為什麼散戶炒股一直虧錢,相信看了上面兩張圖之後,各位投資者心理也有點數了。而在這一整個過程當中,散戶最常犯的錯誤就是過度迷戀消息,而莊家也經常會在這個點上大做文章。

信息迷戀症

患上信息迷戀症的人對一切消息都感興趣,不管是公司傳聞、政府公告、恐怖襲擊、ISIS等等,認為所有消息多多少少都會影響到股價,而股價也確實每天都在波動,因此看上去還真的影響到了股價。信息迷戀症常常被不負責任的媒體任意加重,因為媒體的飯碗就是靠販賣信息而來,他必然竭力宣稱任何消息多多少少都是有價值的,正所謂賣瓜的王婆只能說自己的瓜甜。這倒還好,最怕的是媒體為了吸引眼球故意歪曲新聞,在現代的社會這幾乎成了常見現象,某人明明說的是這個意思,媒體斷章取義一下,立刻就變成相反的意思。股民們要是成天關心這類消息,那就要被耍得團團轉了,常常是根據某消息做了決定,此後發現這個消息是假的,媒體後來又開始闢謠。

對於媒體來說,這個策略很不錯,至少吸引了你兩次眼球,但你因為錯誤信息而虧掉的錢,媒體可不負責賠償。由於媒體總是喜歡投其所好的評論時事,因此媒體通常傾向於誇大市場上占主流的錯誤情緒,例如在熊市底部媒體是最悲觀的,而在牛市頂部媒體卻是最樂觀的。這一現象古今中外屢試不爽。

特別是當我們進入了信息時代,獲取信息的成本難以置信的低,其中絕大多數信息全都是噪音或者說垃圾信息,成天聽信噪音,早晚會把自己的耳朵給搞壞掉。事實上真正有用的信息只要一兩條就足夠了。

消息——對信息的收集與加工

作為普通投資者,在消息不對稱的情況下與主力機構博弈,特別是內幕消息,更是與普通投資者無緣。不過,不要因此而否定普通投資者對消息的可控性。只要做股市裡的用功者,一定會提前知道一些個股從量能透露出來的秘密。通常來講,消息來源於對信息的收集與加工。當我們手中擁有大量可預見的信息時,就開始監控個股行為,一旦出現異動,果斷跟進。

首先,要收集與大盤趨勢相關的信息,因為只有當大盤向好的時候,介入個股獲利的可能性才大。影響大盤運行的信息主要有政府宏觀政策與產業政策的變化、外圍市場的相關情況、影響股市的期現貨市場大宗商品的走勢。與大勢相關的信息主要集中在國家主流媒體上,如《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發改委網站、新華社、東方財富網等。

其次,要收集影響個股的信息。每天,上交所與深交所都會公布大量個股信息,投資者要密切關注個股方面的消息。

最後,投資者還可以通過其他媒體等渠道收集相關信息。這些信息有時與股市沒有直接關係,但市場往往借題發揮,相關個股趁勢拉升。如2010年上海大火事件,消防概念股趁勢大漲。

從市場傳言中把握買賣時機

在我國股市上,除了一些相對而言比較正規的消息之外,小道消息、謠言和傳言「遍地盛開」。「博消息」成為部分投資者甚至投資大戶的主要操作方式,有少數人可能會碰上些利潤,但更多的投資者則會陷入泥潭。那麼該何如正確的甄別市場傳言中的有用信息呢?

一般來說,投資者可以以如下3個策略來把握市場傳言中的買賣時機。

(1)牛市持續一段時間後,投資者要重視利空傳言,反看利多傳言。一般來說,牛市末期的利空常有可能是真的,而且當利空傳到投資者耳中時,主力機構必然已出完貨了;同樣道理,牛市末期的利多傳言則常有可能是假的。在上升過程中,一些機構大戶為了出脫存貨,常會編造各種利好傳言來引誘散戶跟風搶盤,他們藉機出貨。熊市持續一段時間後,投資者要重視利多傳言,同時反看利空傳言。

(2)從敏感程度判斷市場的強弱。概括來說,如果市場對利空傳言敏感,一有風吹草動就下跌,則表明市道軟弱;如果市場對利多傳言敏感,一出消息就上漲,則表明市道較強;如果市場對利多利空處於麻木狀態,則表明大勢變盤在即,要注意突破方向。

(3)正規消息正確對待,小道消息小心處理。通過對正規消息的逐字解讀,及對市場傳言的認真分析,從而有效地對買賣時機進行研判。突發消息需要消化,預期出台反向轉化。

市場傳言有可能是真的,甚至大部分有可能是假的,但是我們要在弄清楚傳言真假的基礎上,了解市場的風向,同樣可以賺錢。即使是假的傳言,有的時候在其有效時段內甚至可以幫助投資者進行短線操作,賺取巨大的利潤。

從政策中尋找買賣時機

俗話說「看大勢賺大錢」,在股票市場上,大勢如洪水、股價如小舟,股價總是隨著大勢的起落而漲跌的,弄清了大勢,也就把握了股價的基本走勢,而所謂的「大勢」往往決定於國家主要的宏觀經濟政策和產業政策。事實上,政策在股票市場中扮演的角色是航標,了解政策方向,才知道航船該往左轉還是該往右轉,也可以更好地把握買賣時機。所以,買賣股票要弄清楚國家什麼時候對哪些行業和企業實行扶持政策,什麼時候對哪些行業和企業採取限制措施。

另外,隨著全球一體化程度的不斷加深,國際間資本流動的障礙在不斷減少,本國的股票市場受到國外主要股票市場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因此,國際政治局勢動盪、經濟蕭條,股票價格就會下跌。

炒作的題材不外乎以下幾種:

1、收購或者控股題材。

2、合資合作或者股權轉讓。特別是某些主力在炒作某股票時,先與上市公司談好股權轉讓事宜,然後進行壓盤吸籌。

3、分紅配股題材。這類題材往往會使股價炒高,這比其他一些題材更易吸引其他一些投資者跟風,這樣即使炒高後被套的投資者還會有一種幻想,認為反正要送配的,不怕被套。這類題材也極易使該股被炒高。

4、經營業績是否有大的改觀。單純用每股收益衡量個股作為價位顯得不合時宜,股價的市場定位常會決定其是否具有成長性。

莊家對某股的收集除了題材的挖掘以外,還必須對其二級市場的情況進行了解,該股是否目前有莊家或者老的莊家的情況,對這一情況的了解也是必須的。對其了解不透或者根本不了解,無法做到知彼知已,一旦在炒高後常會受到老莊主力搗蛋。

莊家對個股的收集大都採取極取為耐心的方法。因為對個股的收集並非如同一般大戶那樣買進幾萬股就可以了,不少莊股對流通盤的控盤程度達到80-90%左右,而這些流通盤的吸納必須在較長時期內所完成。莊家的吸納方法都有以下幾種:

(1)趁利空消息出現時吸納。股市中常會有一些利空消息的出現。其中既有管理層具有對市場調控作用的利空措施,也有上市公司所出現的利空消息(當然有少數上市公司的利空是故意發的,其目的是為了配合主力實行震盪吸籌)。在重大的利空消息出現時,不乏是莊家對股進行吸納的好機會。在利空消息出現時,在盤中常見一些個股下跌幅度不深,而成交量卻很大,這類個股很可能成為莊家吸納的對象。

(2)在大盤下跌過程中或者整理過程中進行吸納。這一吸納過程要表現得十分耐心。因為吸納過程不能給市場留下明顯的痕跡。因此,一些莊家對個股的吸納採取每日少量吸納的方法。如果對其賣盤掛出的2萬股的賣出價,莊家的吸納並不會一下子將該股吃完,而採取幾千股、幾千股的慢慢吸納的方法。一邊進行吸納的同時,一邊在買盤掛上少量的買盤,當拋盤對其砸下時這自然成為勝利果實。

(3)對某股的技術圖形進行破壞,使一些注重技術的人士看淡該股後進行逢低吸納。比如說,當某股隨大盤一起下跌時,在進入關鍵技術位置時,莊家利用手中的籌碼進行故意的打壓,將其中一些支撐技術位擊穿。使一些技術派人士認為該股進入深幅調整期而扔掉手中的籌碼。

(4)在拉升中進行建倉。這類莊家大都表現出一種短期的操作行為。其對該股的炒作一般不會像做長莊那樣進行精心的策劃與研究,其選擇的目標一般是盤子較小的有題材的個股。在經過一些低位的吸納後,會突然在某一天拉出長紅,使一些見長紅出貨的散戶拋掉手中的籌碼。然後在震倉中繼續吸納該股,使其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吸納過程。

攻擊莊家的弱點

莊家坐莊資金成本大,經不起長時間消耗,一旦資金短缺,只能平倉或減倉出局,所以莊家也不是萬能的,對於散戶而言,要研究莊家操作中的技術弱點,找到其致命點,從而在跟莊過程中獲得好的收益。

(一)中途上轎享其成法

莊家的操盤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散戶盲目地過早跟進,則要經歷長時間的震倉和洗盤的折磨。莊家不會容忍散戶的成本與其相同或者更低,一定會施盡手段,在股價走勢控制上,在消息發布上,想方設法逼走跟風盤。過早跟進的散戶,隨著莊家不斷地折騰,信心和耐心會慢慢地失去,最後不堪忍受而出局。所以,散戶要把握好介入的時機,才能使莊家的手段派不上用場,而這個位置大致在拉升20%~30%時,此時跟進會令莊家無可奈何。這是因為,此位置剛好是莊家拉出成本區,剛有贏利的時候,欲罷不能。莊家此時若再打壓洗盤,不僅逼不走散戶,反而容易讓更多的人上轎。因此,莊家只能對少量的跟風盤充耳不聞,繼續拉升。這個位置可謂莊家的薄弱環節,跟進之後可以坐享其成,直接進入拉升期,短時間內獲利,而不必過多地擔憂。

實戰中,要能正確地判斷莊家洗盤何時結束進入拉升期,確實不易。最好的做法是等待莊股洗盤結束,開始拉升並進入上升階段再介入,則會萬無一失。此方法的優點是容易轉嫁風險,效率較高,能直接進入拉升期,短時間內獲利;缺點是贏利少,並且比較被動,如遇到弱莊會發生棄莊情況,風險很大。又由於盈利空間不大,及時判斷莊家出貨也很關鍵。

(二)調整時機撿錢法

莊股在某一階段,由於外力的原因,難以承受市場的拋壓,被迫調整,這時候的莊家非常虛弱,是散戶趁機撿錢的好機會。被迫調整的情形,根據外力因素可分為兩種:

(1)獲利盤的拋壓過重

由於前面洗盤的功課做得不足,或者莊家拉升過快,當股價拉升到一定的位置後,產生了大量的獲利盤,若此時沒有明顯的利好消息配合,市場對前期看好的預期會下降,獲利盤就會產生落袋為安的衝動,這時莊家難以全盤照收,只好被動調整。

(2)大盤調整,莊股被迫調整

莊家坐莊並非事事順意,一旦準備拉升時遇到大盤的大幅調整,股價順勢回調,這個時候他也只能興嘆「人算不如天算」了。這個時候一般會顯示價跌量縮的走勢,莊家的攻勢受阻,如果散戶藉機衝進去,莊家也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而毫無辦法。

當大盤調整的時間較長,調整幅度較大,莊家一般都是順勢而為,多以護盤為主。因為,在弱勢中逆勢拉升,不但聚集不了往上的人氣,反倒會幫了散戶,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莊家一般都會順應潮流。一旦大盤迴暖,這類個股必率先啟動,走出一波好行情。在大跌之時,介入被迫回調的莊股,是贏利的好時機。

(三)洗盤迴抽擊七寸法

洗盤迴抽是主動出擊,直擊莊家的死穴。莊家在建倉完成之後,按照計劃,要使股價上升,而在拉升前、拉升中總離不開洗盤。控盤莊家往往在股價有一定漲幅或是取得階段性勝利後,或在獲利籌碼涌動時,恰當地利用大勢或者個股利空、傳聞等,強制股價破壞原來的走勢,進入箱體震盪或平台整理,或向下打壓股價,通過股價走勢上的不確定性,破壞散戶對市場正確的感知能力。莊家如果一味地盲目拉升,必然遭到沉重的拋壓和獲利回吐,其結果會得不償失。莊家洗盤,向下打壓股價,必然會留下較大的空檔,這時的機會就是其軟肋。

洗盤作為一種輔助手段,可能會出現在莊家坐莊的不同時期。但是,並非所有的洗盤動作都是介人的機會。莊家洗盤,會刻意地在形態上和消息面上製造恐慌,身處其中的散戶是難以辨別的,真正想要介人的時候卻難以下手。所以,這裡講到的洗盤,一般是指較易識別的回抽式洗盤。回抽是指股價突破整理形態之後再度向頸線位靠攏,或是創出新高之後向前期高點回探的現象。從技術面來說,原先的壓力線已經成為市場短期的重要支撐,多次回抽考驗支撐,在新高上形成充分換手後,市場才會有繼續上行的動力。

回抽式洗盤是莊家的一種有效的招式。因為對於莊家來說,突破前期的整理平台之後,能量消耗過大,再往上拉,必然遭遇大量的獲利盤和套牢盤的拋壓,難免身受重傷,於是不如順勢休息。歷史高位未能立刻企穩,這時,市場自身在獲利回吐的壓力下,股價走勢會出現進二退一的現象。另一方面,整理平台突破之後,市場看好者眾多,紛紛搶搭順風車,莊家乾脆來個急剎車,讓跟風殺入者立刻被套。

一個技術派散戶的反思

概括而言,炒股其實是炒機率,炒心態,炒運氣,炒時間。股民們應大體把握好以下六點。

第一,跟隨大勢。

永遠不與趨勢作對。首先是分清牛、熊市,操作策略有大不同。另外要選擇相對強勢的板塊和其中的龍頭股。大盤和相當一部分個股有大體的周期:盤整或築底,緩漲,急漲,下跌。一般下跌通道不搶反彈;橫盤過程不急於「埋伏」;最好選擇上漲趨勢明確的股票擇機進入。堅持選擇大機率事件,掙6次賠4次,最終就是贏家,這就是所「炒機率」。趨勢判斷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就技術面而言,至少要做到重點關注均線走勢和均線間關係,過濾掉小幅波動。可以日線為主參考周線和月線。另外,一些小盤股波動大變化快,趨勢更難把握,風險偏好低的可迴避。

第二,忘記成本。

這一點往往很難克服。比如在個股明顯進入下降通道後還加倉或抄底以「攤低成本」;或在明顯破位後被套數年,堅決要等「回了本兒再出」。前者是「用手接下跌的飛刀」,後者是浪費大好時間,而炒股就是「炒時間」,浪費時間也是一種損失。一定要徹底忘記多少錢買的、多少錢補的倉,重點判斷當下趨勢,當進則進,當留則留,當走則走。所謂「手中有股,心中無股」,大概是這個意思。

第三,把握時機。

在判斷大趨勢的基礎上找買點。黃金買點有幾類,一是趨勢初期,即長期下跌或盤整後,均線拐頭向上發散,這時可能會買在一個低點,也可能趨勢還不穩,又調頭向下。二是上升通道中的回調或橫盤再突破,這時上漲機率較大,止損位設得也近,即便趨勢突變賠的也不多。可迴避已經歷過緩漲、急漲的股。牛市中可適當追高,尤其是在有重要突破的時候。每隻股票在買後都要設個止盈或止損位,可以是上升通道下軌,也可以是某條重要均線,破位後至少先大幅減倉。

對於已經急漲的股票,或搶反彈打短線時,減倉平倉位設置的可更靈敏些,比如5日線或前一天的最低點。多數散戶都非專業股民,時間精力有限,加之日內操作失誤機率更大,因此不宜頻繁做超短線。一般情況下可在收盤前十幾分鐘觀察決定。或在趨勢可能變化時,切入半小時線找最佳買賣點。

第四,獨立判斷。

炒股都難免「聽消息」,但許多消息傳到散戶這裡已拐了很多彎,可信度、可參考度大大下降。因此無論是什麼來源的信息,無論如何言之鑿鑿,自己也要根據基本面和技術面重新判斷。最終主意要自己拿,如果掙了,可感謝別人提供了一個線索,如果賠了,也不必埋怨別人。另外要自己慢慢總結看哪些道理、信息是有效的,自己有什麼經驗教訓,因為每個人的資金、心態都不一樣,很難有完全妥帖的具體建議。如果想完全聽從別人,可以投私募或基金。

第五,調整心態。

首先是有耐心,應「瞄準了獵物再開槍」,未瞄準就胡亂「掃射」往往會浪費子彈。一旦買入,如趨勢未發生變化,不因短期波動影響心情和判斷,炒股誰掙的多,有時要幾個月甚至更久才能看出來。因眼紅別的股漲的快而頻繁換股,牛市中也很可能賠錢。其次要理性分析,時刻「把心倒空」。分清哪些屬於判斷失誤,哪些只是運氣問題;哪些是真正顯示出來的趨勢,哪些只是臆想。不因一時掙錢賠錢忘記了判斷,不賭氣。心態與投入的比例也有關係,用自有資金的一半以下炒,往往心態和耐心較好;而賣房、融資、挪用公款炒股,往往對小幅波動過於敏感,心態不穩導致動作變形。另外,也可以用部分倉位做中長線,拿出部分倉位打短線,緩解「手癢」症。

第六,遵守紀律。

買入時應設定加倉、止贏或止損位,待信號出現後要堅決執行。很多人在趨勢改變後心存僥倖「應該會有個反彈」「過些天會拉起來的」「主力還沒有出貨」「政府會救市的」,或在大盤暴跌時急於抄底。究其原因,一是忘記了哪些是真正顯示出來的趨勢,哪些只是自己一廂情願的猜測,二是貪心,總想吃到「魚頭魚尾」。另一類,是面對明顯的買入信號十分猶豫,總想著「萬一跌了怎麼辦」,屬於風險偏好較低的,不太適合炒股。如果幾年後發現自己在熊牛市都賠錢,大幅降低倉位、當成一種遊戲,或遠離股市,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其實沒有絕對的具體標準,長線短線,激進保守、進出時機,均因人而異,自己慢慢總結為好,還有一定運氣的成分。但總體上要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見。股市是個擊鼓傳花的零和遊戲,要和別人比,也要和自己比。也算是一種修煉吧。

聲明: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風險自負;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操盤技巧,作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提升盤感,把握選股買賣點技巧,讓你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操作方法,助你更好的獲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Lzz5W0BMH2_cNUg0fS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