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繇(yáo,一作yóu)(151年-230年),字元常。潁川長社(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書法家、政治家。
鍾繇早年相貌不凡,聰慧過人。歷任尚書郎、黃門侍郎等職,助漢獻帝東歸有功,封東武亭侯。後被曹操委以重任,為司隸校尉,鎮守關中,功勳卓著。以功遷前軍師。魏國建立,任大理,又升為相國。曹丕稱帝,為廷尉,進封崇高鄉侯。後遷太尉,轉封平陽鄉侯。與華歆、王朗並為三公。明帝繼位,遷太傅,進封定陵侯。太和四年(230年)卒,諡曰成。
鍾繇在書法方面頗有造詣,是楷書(小楷)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王羲之等後世書法家都曾經潛心鑽研學習鍾繇書法。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鐘王」。南朝庾肩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則評其書法為「神品」。
《力命表》,三國魏鍾繇書,章奏體小楷書,文凡八行。真跡久佚,僅有刻本傳世。
臣繇言:臣力命之用,以無所立,帷幄之謀,而又愚
耄。聖恩低徊,待以殊禮。天下始定,帥土欣戴。唯
有江東,當少留思;既與上公,同見訪問。昨日讌(宴)見
復蒙逮及,雖緣詔令,陳其愚心,而臣所懷造
膝之事,昔先帝嘗以事及臣,遣侍中王粲、杜襲
就問。臣所懷未盡,冀益絲髮,乞使侍中與
臣議之,臣不勝愚,款慺慺之情,謹表。陳間臣
繇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