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步,與世界同步
近日天氣多變
空氣中到處瀰漫著快樂的味道
等等...
小編怎麼寫起小學生日記了?!
因為
六一來啦~
不少網友開始
「裝嫩」了
但是這一做法卻引來了
他們的一致吐槽
在00後的眼裡
我們這些上世紀的生物原來是這樣的....
(友情提示:請勿在喝水、吃飯、快樂、喪氣時觀看,心臟病患者、高血壓患者、易燃易爆炸者請主動離開。)
關於80、90後的年齡
實在太過分了!尋思著我們這些老人家已經「半身入土了」吧
關於80、90後過六一兒童節
「好幼稚,搶我們的節日」
「已經成年了,沒必要過節」
「要學會接受現實」
「年紀有點大了,還是歇歇吧」
「不配過六一,應該去上班」
一針見血!言辭犀利!箭箭穿心!
既邏輯嚴謹,又無力反駁,小編看完已經吐血身亡了!
雖然說童言無忌
但這些00後小朋友的殺傷力實在太強大了
不少8090後表示已經造成了成噸的傷害
我們還是把六一留在回憶里吧
60年代
能在六一戴上紅領巾比吃肉都開心
60年代六一兒童節是要戴紅領巾宣誓的。
在當時,這個榮譽可不是誰都能享受上的,打報告遞申請,平時還不能犯一點小錯誤才能被選中佩戴紅領巾。當天能戴上紅領巾,那比在物質相對匱乏的情況下,比吃到肉都開心。我宣誓,我自願成為一名少先隊員……紅領巾是鮮血染成的,它是紅旗的一角,在那時的孩子們心中,紅領巾是至高無上的東西。很多孩子戴紅領巾的那個六一兒童節,就算晚上睡覺時也是戴著紅領巾睡的。
70年代
軍綠書包是孩子們的Lv,能在六一這天有新的書包是多麼開心的一件事
在70年代度過童年生活的孩子,樣板戲是他們的流行音樂,《紅燈記》就是他們的S.H.E.、《沙家浜》就是他們的周杰倫,《智取威虎山》就是他們的林肯公園樂隊。他們背著軍綠書包——這在當時可是最時髦的飾品,好比今日的LV;騎著28加重的自行車,或者徒步滾著鐵環,呼嘯而去。若在鄉鎮間,還可以看到兒童笑嘻嘻地追趕拖拉機,跳上車斗,或者就吊在車尾,蹭搭便車。
80年代
一元錢的兒童節
那時兩毛錢的老冰棍是孩子的最愛!
六一節我們可以得到父母給的1元錢,去學校看學生們的演出。節日那天,而我們所做的,就是在那一上午的時間裡,把口袋裡的1元錢花完。幾個小孩子聚一起,每個人買一樣零食,而後你一口、我一口,互換地把小吃攤上的東西吃個遍。
90年代
留守兒童最多的一代人
生活在90年代的孩子,毫無疑問將成長為這個國家有史以來最具獨立精神的公民。他們大多衣食無憂,個性張揚。但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下,孤獨地成長,在農村,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六一節演出結束,飛奔回家把獎狀給爺爺奶奶看,又跑到一公里外的村公用電話亭給外出打工的父母打電話,告訴他們自己得獎的消息。
00年代
00後的孩子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書包越來越沉,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各種補習班充斥著他們的童年。現在的孩子對於六一節更多的期待反而是可以盡情地玩一天,或者睡一天的懶覺。
比起如今的00後,
而80、90的我們物質不算豐富
但記憶里的兒童節卻只有滿滿的幸福
¹
小時候的六一,離不開大合唱
那些年我們的大合唱:采蘑菇的小姑娘、少先隊隊歌,歌唱祖國、讓我們盪起雙漿、娃哈哈……
2
小時候的我們,想要的東西很少
考試成績優異或者是過兒童節,最期待的禮物一定是這個
或者是這個
3
小時候玩具很少,卻玩得很開心
女孩子們最愛的遊戲,一定是這個
兩個人玩翻交交,也能玩一個下午
男孩子們為了收集卡片,樂此不疲
彈珠、溜溜球、遊戲機...所有的零花錢都花在了上面
當回憶起「兒童節」的時候,「大家兒時的六一是什麼樣子的」
在評論區里給我們說說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E5OeXIBiuFnsJQVZi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