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這樣解讀榮成城市品牌(一)

2019-08-05     中國榮成

「自由呼吸·自在榮成」的城市品牌越來越被更多的人們所認同。而榮成咬定青山不放鬆,將這一口號推向經濟發展、文明建設的更深層次和更高層面,促進榮成各項事業和諧發展。最近,新華社客戶端,對榮成的綠色發展做了精緻的歸納。小編分兩期轉發。




榮成獨特的地理位置,讓其形成了別具特色的自然海洋城市風貌。整治與修多措並舉、打造和諧生態特色旅遊、建設大數據智慧環保平台……作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的榮成,正不斷依託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擦亮「自由呼吸•自在榮成」的品牌形象。



「治、修」並舉

和諧生態助力綠色旅遊

今年6月,2019年世界環境日全球主場活動在杭州舉行。會議表彰了第二屆中國生態文明獎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榮成市委書記江山獲得「中國生態文明獎先進個人」榮譽稱號。這是榮成在生態環保領域獲得的又一國家級殊榮。

「我們決不把歷史遺留的問題再遺留給歷史,要為長遠發展和子孫後代負責,做出我們這代人應該做出的努力。」市委主要領導表示。



行駛在榮成的半島環海路,空氣清新、海景綿延,十公里海岸線美景盡收眼底。曾幾何時,這裡還是一片「髒亂差」之地,是環保整治的「老大難」。




近年來,

榮成市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與榮成發展緊密結合,

把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作為主攻方向。


作為中國最大的大天鵝冬季棲息地。每年冬季,成千上萬隻大天鵝從西伯利亞、貝加爾湖等地飛抵榮成越冬。2000年,榮成獲山東省政府批覆成立了天鵝湖省級自然保護區,自此,廢棄髒亂的濕地被慢慢改造成天鵝們的「度假」勝地,這裡也擁有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好運角」。

2017年,榮成又對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進行集中整改,兩個月就投入近2億元,清理養殖海域1.6萬多畝,整改問題82個。現在的天鵝湖,真正成為了大天鵝越冬的絕佳的棲息之所。


「以前這個地方就是大荒灘,路都沒有,現在道路兩側綠化帶、停車場、木棧道等配套設施齊全,住在這附近,就像住在了景區。」俚島鎮金角港村村民宋永說。

據了解,愛連灣海岸帶整治防護項目是榮成市2012年投資建設的岸線修復項目,共修復海岸護堤1140米,硬化道路3000米,該項目不僅有效防治海浪對周圍村莊以及農田的侵蝕,還蛻變成一條美麗的沿海觀景路,帶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榮成市提出了打造中國北方最美黃金岸線的發展定位,短短兩年時間,老舊建築、近海養殖全部拆除,同步開展了產業策劃和高端旅遊業態招商,13公里環海景觀公路全線打通,展露出中國北部黃金海岸線的雛形。


「綠」中求「金」

壯士斷腕倒逼產業升級

按照榮成當地的方言來發音,「榮成」念作「勇城」。在治理生態問題、守護綠水青山的過程中,榮成亦走得大步流星、勇往直前。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傳統觀念是城市發展的傳統要義,但無節制、不科學的發展模式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資源破壞。依靠山海資源,榮成的石材開採、魚粉加工等產業均成了當地的招牌產業,但隨之帶來的污染問題,也產生了很多歷史欠帳。




整治石材開採

在榮成市夏莊鎮河北崖村,站在村裡向東北方向望去,只見山坡上有九層「台階」的大型梯田,上面覆蓋著成片的黑松,梯田腳下的耕地種滿了過冬的小麥,耕地旁的池塘清澈見底,一派山清水秀的靚麗美景。

「現在多好啊,以前可不是這樣!」一位村民望著如今的美景感慨如斯。「原先這山被挖出個大口子,光禿禿的,難看得很。採石場的灰塵到處飄,村裡成天灰濛濛的,有時衣服都不敢在院子裡晾。」

近年來,榮成通過礦山修復、有序開發,不僅消除了地質災害隱患,使周圍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2017年8月,榮成對全市所有建築及飾面用花崗岩開採礦山全部停產進行集中整治,全市礦山數量由高峰期的上百家壓減到現在的20家,減壓比例達到80%,全市25家建築用礦山已全部關停退出。


整治魚粉加工

「為了家鄉的藍天白雲,砸鍋賣鐵也要把設備搞好。」榮成海達魚粉有限公司總經理伯先克指著窗外說,原來當地300多根煙囪冒煙,現在只剩下兩三根。

榮成的漁業一直是支柱產業,其中魚粉加工業更是多年來的傳統產業。長期以來,由於企業生產設備落後,污染治理技術不高,魚粉生產過程中污染問題表現突出,尤其是魚粉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異味,讓人們「談魚色變」。

為此榮成市提出減產能和嚴執法「兩手抓」的整治思路,

在取締關停、企業兼并上持續用力,

積極推進魚粉行業轉型升級。

鴻德海洋生物原是一家魚粉廠,2017「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與該公司合作成立了「鴻德海洋生物肥料研究與開發院士工作站」。現在生產原料仍為深海魚蝦海藻及水產加工下腳料,而產出的卻是各類海洋蛋白產品,所投資的醫用蛋白項目達產後可實現銷售收入5億元。



榮成市政府主要領導說:「榮成的傳統產業面臨著環境約束和轉型升級的雙重壓力,必須把生態環境工作上升到綠色發展的全新高度,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動力,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的雙贏。」


榮成市以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舊動能轉換為契機,從源頭上壓縮、淘汰能耗高、污染大、技術落後的產能,倒逼產業升級,捕撈業向遠洋進軍,養殖業向集約化邁進,海洋食品、海洋生物醫藥等產業向高端延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BF9YWwBUcHTFCnfsZk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