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有光棍問題,城裡有剩女問題。就有網友提議,讓這些人互幫互助,農村光棍配城市剩女,不是很好嗎?就有老農對此表示反對,建議放棄這個想法。
以前農村還有生產隊的時候,基本上只要不是有殘疾,基本村裡的青年說上媳婦不困難,可現在的農村青年,說個媳婦是真難。有些農村姑娘在心裡就不和自己村子的男孩談對象,因為自己早就想好要去城裡找個對象了,本來就少的可憐的農村女孩更顯得稀缺了。
這也不能說是姑娘們的錯,畢竟俗語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女人多是想著用婚姻來改變自己的命運。現在考慮婚姻問題,可比以前複雜多了。以前看人品,現在除了看人品,還要看對方的家庭以及經濟條件,畢竟結婚後就要一起過日子的。
城裡的女性一般都接受過高等教育,從事著體面的工作,消費水平也較高,想找的男人也是至少要和自己不相上下的人。之所以農村光棍看起來她們眼光高,只能說明兩個人所處的地位不同。農村20年前的那批孩子,現在已經長成了大小伙子,因為那時候農村還不大重視教育,早早就輟學了,之後不是在家務農就是外出打工。因為教育程度不高,所以從事的工作性質多是有苦又累,接觸的人也有很大局限。城市裡的女性一般不願嫁給這樣的男孩,而從農村來打拚的農村姑娘,就更加不想打拚了一圈重新回農村受苦受累了。他們內心的想法還是有城鄉差別的,畢竟找一個本地城市男孩,有房有車的那種,回老家也很風光呢。
雖然農村近些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生活條件上面和城市的差別進一步縮小,可在一些領域上,還是有著本質差別。比如想在農村看場電影,基本是不可能,並且城市裡大型商業綜合體很多,農村只能靠小賣店。
城裡姑娘習慣的健身房、美容院、咖啡屋,農村姑娘如果到了城裡也這樣做,家裡人一定會說她忘本。同樣,農村小伙窮日子過習慣了,也接受不了城市姑娘的小資情調,城裡姑娘也對農村的平房小院有著一種嫌棄。雖然也有個別的案例,但是機率上講,這是兩個環境里長大的人,相互組合在一起過日子,實在有點強求了。
農村和城市,都有剩男剩女,也都有光棍。說農村光棍多也是相對來講。這些光棍之所以解決不了婚姻問題,貧窮是一個共性,還有就是自身的性格魅力有關。沒有追求,沒有文化,沒有技術,也沒有情趣,那怎麼可能會有女孩子主動投懷送抱呢?說到底,只有農村發展了,農民增收了,漸漸入城的農村打工女願意回家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會解決了。而當下,只有不斷地進步,去努力過好自己的日子,幸福就會主動來敲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