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等,不能靠,自力更生才能真正脫貧致富。」是家住在射洪市青崗鎮幸福村的何仁祥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何仁祥現年55歲,肢體二級殘疾人,幼時因病導致雙腿未正常發育,只能靠雙手支撐身體艱難行走。隨著年齡的增長,雙腿無法支撐對他的影響越來越大。因為沒有讀過多少書,又沒有一技之長,何仁祥的「謀生路」曾一度被命運斬斷。
「因為身體上的原因,這麼多年,也曾經消沉過,也抱怨過。」何仁祥坦言。但是他並沒有一蹶不振,而是直面生活,和命運做起了抗爭。
雙腿不便限制了何仁祥的生活範圍,無法外出打工,如何養活自己和90多歲的老父親,成為了他人生不得不面對的一道「難題」。「腿不能動就動手、就動腦。」何仁祥向記者講述了年輕時跟隨篾匠何仁懷學習編織的經歷。那時,篾條日復一日在他手中翻飛,手指和手掌到處是被篾片刮傷的痕跡,手上的新傷蓋舊傷,老繭是一層又一層。靠著銷售篾條編成的背簍等農具,何仁祥勉強度日。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後,經村裡民主評議,何仁祥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2016年,易地扶貧搬遷讓他圓了安居夢。射洪市殘聯、幫扶單位、幫扶幹部、村兩委等從生產上對他進行引導,從生活上給了他溫暖和關懷。「新房住著身上暖,政策這麼好心裡也暖。」何仁祥脫困自強的決心越來越堅定。
農民夜校、農技下鄉等活動給何仁祥插上「知識的翅膀」,他從基礎學起,不懂就問,種養殖業技術越來越好,他還通過廣播電視,及時了解市場行情,調整種養殖思路。同時,何仁祥還和幾個村民組成「翻瓦防漏工程隊」,爬梯上房翻蓋小青瓦。很難想像,一個僅靠雙手支撐身體才能勉強行走的殘疾人居然能上房翻瓦,但何仁祥做到了。
一邊是自己勤勞的雙手,一邊是黨和政府的好政策,成為何仁祥幸福生活的「雙支撐」。如今他不僅脫了貧,還成了自強脫貧典型人物。2018年度他被原射洪縣委縣政府評為「脫貧光榮戶」, 在2020年全市社會扶貧工作推進暨脫貧攻堅獎表揚大會上,何仁祥領到了遂寧市脫貧攻堅獎先進個人榮譽證書,閃亮的證書成為了他書寫精彩人生篇章的深刻映照。
除去生產勞作,他還竭盡所能幫助鄉里鄉親解決困難。身殘志堅、脫困自強、孝敬老人、與人為善的何仁祥深得大家好評,連續兩年被村民推選為「自強之星」。「我現在每年養4頭豬、幾十隻雞,還種了玉米、紅薯、蔬菜,上半年通過種養殖毛收入1萬多,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何仁祥話語裡載著滿足和希望:「不等、不靠,以後也要通過自己的雙手創造更好的生活!」
來源:全媒體記者 李佳雯
編輯: 王 瑞林 敏
責編:林 敏
審核:冉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