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內紅色部分為示例,請各位老師根據本人情況修改……」2月5日晚,濰坊濱海實驗小學的校務部主任王梓柏,正忙著在教師思想政治群里指導老師們填報疫情自查情況表格。
再沒有一個春節像庚子年的春節,讓中國人如此焦慮;再沒有一個長假像這個新春超長假,讓中國人五味雜陳。2020年新春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期盼已久的春節假期。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形勢嚴峻。在這一特殊時期,濱海實驗小學為確保全校師生的身心健康,進行了周密的部署,切實的行動。作為學校校務部主任,王梓柏身先士卒,其工作更是千頭萬緒,忙上加忙。
作為一名預備黨員,自冠狀疫情防控戰役打響一來,王梓柏老師一直堅持在學校工作的第一線。他以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建立起學校高效人疫情防控網絡,為學校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調度作用。
2020年1月23日晚上8:30,王梓柏老師接到校領導電話:要求立即成立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小組,並召開遠程會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立即組建起學校疫情防控微信群,並根據上級要求,明確分工,建立包靠制度,將上級的指示傳達至每一位疫情防控人員。
在這一特殊時刻,要想既調度好疫情防控工作,又要做好廣大師生的個人隔離防護,網絡技術就變得尤為重要。他很快意識到這個問題,於是連夜根據上級的各項彙報要求,製做了學校疫情防控統計表和匯總表。隨著疫情的發展,各級領導越來越重視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上級來文、要求和需要彙報的數據越來越多。傳統的微信群接龍,在這樣大的信息量處理環境下,已經不再合適。如何做到快速響應,並及時把第一手信息進行上傳下達,成為他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於是,他便考慮到了網絡雲辦公平台。通過網絡協作,既可以減少微信群里的信息重複數量,又可以避免重要信息漏查。但是,這項技術他自己還未完全掌握,學校里其他老師也沒有培訓過。為了能讓信息報送快速、準確,儘量減少老師們的工作強度,他連夜學習、摸索,最終找到了最適合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網絡協作功能。
1月23日晚上十點,當別人還沉浸在歡度春節的氛圍里時,他已經開始從網上搜索各種相關軟體,進行安裝、調試。一直到凌晨二點,他才找到了一款老師們易學、易操作的軟體,並掌握了其網絡協作的功能。看了看睡夢中的孩子,給孩子蓋好被子,他接著又投入到簡易教程和使用說明的製作中。直到凌晨四點鐘,他才完成所有的工作。把所有文件發到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群中後,他才拖著疲憊的身體上床睡覺。
1月24日早上6點半,電話的響聲叫醒了睡夢中的他。有位教師看到了群里的信息,打來電話請教一些不明白的問題。他耐心向那位老師講解一番。通完電話,時間已是7點多了。他本想要繼續睡覺,但接下來又有幾位老師打來諮詢電話。就這樣,他不斷的向老師講解技術難題,同時匯總著學校的疫情防控信息。在疫情防控戰役打響的前兩天,他總共吃了兩頓飯,睡覺時間加起來不到6個小時。
作為學校的疫情防控小組成員,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出了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他親自負責教師的疫情統計和上報工作,對出入濰坊和濱海地區的老師進行詳細的調查,對發熱教師進行認真排查,做到了不遲報,謊報、瞞報、漏報,不疏漏每一個環節,每日上報率達到100%。他參與制定了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信息報送、值班等制度。在輿論控制中,他通過微信群、電子屏、公告等加大信息宣傳力度,及時發布官方的信息,嚴控輿情。他說,他願用平凡的舉動去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與千千萬萬名無名「逆行者」一起,共同築起疫情防控的鋼鐵長城。
(來源:濰坊濱海實驗小學 通訊員:袁崇福 國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