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國芳:文秀式的當家人

2019-12-11   樂業發布

在樂業縣甘田鎮,有這麼一位瑤族漢子,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只要一提到誰家有困難要解決,大家就會想到找他。他就是該鎮黨委書記龍國芳。他不是甘田鎮本地人,卻是一名老甘田人,他大學畢業後才來到甘田工作的,從黨政辦的小秘書做到鎮黨委書記,一干就是19年。他把自己當成甘田鎮的一名老百姓,從不擺架子,和群眾融成一片,克己奉公,默默地為鄉親們辦一件又一件的好事實事,贏得當地廣大群眾的一致讚許。

(龍國芳(右一)走訪貧困戶)

「龍書記真的能幹事,一碗水端得平,做事公正得很,我們都喜歡他。」該鎮甲龍村老劉這樣稱讚龍國芳。甲龍村地處大石山區,生產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產業基礎薄弱。龍國芳經多年摸索,參考其他縣份的成功經驗,探索出一條「強村帶弱村」弱村發展戰略,在該鎮大石山片區村屯,發展連片特色產業,促推群眾脫貧致富。以推進甲龍村桑蠶產業生產培訓示範基地為中心,成立甲龍周邊村屯大石山片區脫貧攻堅聯合黨總支部,整頓周邊的大坪村軟弱渙散黨組織,推動兩村桑蠶產業、特色養殖業抱團發展的「黨群致富聯合體」,打造成為大石山區特色高效農業產業促脫貧示範村。在養殖方面,龍國芳組織鎮黨委深入調查研究,正確做出大力發展生豬養殖業的決策,在甲龍村建立裕輝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建成規模養殖基地,存欄山豬200餘頭,能繁母豬40頭;發展家禽養殖,大力發展土雞、蛋雞等家禽養殖。大坪村發展土雞養殖已成規模,截止目前大坪村養殖土雞達10000多羽。2019年初,大坪村組織成立了樂業縣甘田鎮大坪片區旺民農產品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統一規劃,統-培訓,統一銷售,解決技術難題等為農戶產銷保駕護航。此外,依託深圳對口幫扶獼猴桃扶貧產業園和中廣核對口幫扶獼猴桃扶貧產業園示範帶動的發展契機,完成獼猴桃脫貧奔康產業園2.5萬畝,解決了全鎮貧困戶人均擁有0.5畝獼猴桃產業,解決了8各村集體經濟擁有20畝以上的獼猴桃集體,達到貧困戶獼猴桃產業全覆蓋和村集體經濟獼猴桃產業全覆蓋的「兩個全覆蓋」目標。

自精準扶貧開展以來,龍國芳作為鎮里的「班長」,始終從全鎮一盤棋的角度出發全力帶領鎮黨委、政府一班人,全力打贏扶貧攻堅戰,扶貧攻堅取得新成效,圓滿完成了上級黨委政府下達的任務,並通過了國家第三方、自治區脫貧驗收,2018年4月,甘田鎮獲全區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完成了全鎮769戶3416名貧困人口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從17.58%下降至6.65%。2019年9月,自治區陳武主席到樂業縣調研時,對甘田鎮扶貧工作給予高度肯定。

在龍國芳的多方溝通協調下,2019年甘田鎮完成了集鎮中心幼兒園建設並投入使用,集鎮路燈亮化工程得到進一步提升,80%的自然屯實現了路燈照明;在道路交通方面,依託故事小鎮養生休閒旅遊資源,發展鄉村旅遊,堅持把景區景點與貧困村建設融合在一起,利用旅遊扶貧倒逼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整合部門資金、激勵民間資本參與、旅遊投資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建設旅遊項目。完成建設8個通屯道路硬化項目,連接各村屯的道路通達能力得到明顯提升。

近年來,龍國芳以創建「廣西特色旅遊名縣」和大石圍天坑群5A級景區為契機,不斷加大鄉村旅遊開發力度,切實加強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全鎮旅遊產業呈現了由點到面、不斷提升、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對外影響力和吸引力不斷擴大,為打造特色旅遊名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力打造集旅遊、民俗、體育三位一體的國家級景區,即天鵝湖3A級休閒垂釣景區、4A級天懷寺·傳統文化祈禱區、萬畝田園景觀觀光園;打造了龍雲山顧式茶休閒度假養生園,建成了有機茶園、有機花卉博覽園、薄荷長廊、千畝獼猴桃採摘園;建成了龍文化傳習基地、賽車基地和自駕游營地,初步形成了「一湖、一區、兩園、三基地」的旅遊品牌。完成甘田鎮11公里的觀光騎行步道項目,自治區生態旅遊示範區「故事小鎮」特色旅遊品牌正式對外開放,建成了達波寨3A景區翼橋樓、魁星樓,完成了朗英屯「稻香荷海」鄉村游點、田園觀光騎行步道建設。成功舉辦了9屆廣西樂業甘田民間舞龍旅遊節,擴大了旅遊景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在我的任期內,我們還將持續做大廣西樂業舞龍文化旅遊節、河平賽車等旅遊賽事活動,做活『萬畝油菜花海』、『萬畝獼猴桃農業體驗園』等旅遊項目,做好『稻香荷海』等農家樂、以旅扶貧、以旅富民工程,打造一條觀花海、品顧式茶、農家飯、體驗民俗風情、採摘有機果的集觀賞、遊玩於一體的精品旅遊路線,爭取把甘田建設成為產業特點突出、居住環境優美和民族特色濃郁的區域性特色旅遊名鎮,打響甘田名片。」在談到甘田鎮將來的鄉村振興建設,龍國芳這樣規劃的,他也將這樣做的,他是一位實實在在的「當家人」。


作者:韋永凌 龔秀銘

編輯:王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