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限購,鼓勵汽車消費,會刺激出多少消費能力還得看這些

2019-08-29     行者啊

國內汽車銷量持續低迷,這樣下去對於行業發展極為不利,畢竟,我國汽車銷量占世界總量的30%,這是一個大市場,另一個比汽車還大的市場就是房地產,這兩個市場都不能出問題。

有人拿著錢等著買,卻因為地方限購,買不成,而限購的城市都是消費能力排名領先的城市,看起來這是阻礙汽車消費的主因。由此,8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發展流通促進商業消費的意見》,其中,政策明確汽車是穩消費的重點,逐步取消限購促消費,促進成品油消費,鼓勵新能源車。

看起來,汽車行業要提振一下了。然而,如果不解決其他用車的周邊問題,就算完全取消限購,起到的作用也只會是短期的。

汽車消費的全過程包括生產、購買、行車、檢車、修車、養護、停車、學車、轉讓、報廢等環節,一個環節不通暢,都會抑制整體消費。

先不說購車,就說行車,城市在擴張,隨著人口增多,道路也在擴充,然而新修的道路趕不上汽車增幅,新舊城市熱點布局不合理,在這兩個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擁堵成為常態,特別是在學生上學放學和上下班的高峰期,擁堵更為加劇。本來多數人買車就是為了接送孩子和上下班,這樣一來,買車的效果打了折扣。

再說停車。很多人出門不願意開車,除了堵車以外,停車難是一大因素。更有很多人不願意買車,車位貴是一大因素。現在的樓盤,一個車位十幾萬,幾十萬是常態,不管貴不貴,有車位就算不錯了,很多人沒有車位,停在路邊打游擊,每年不吃幾個罰單就不正常。

再說保養修車。4S店太貴,路邊小店又不放心,養車並不容易。

其實,最大的問題還是沒錢了,部分大城市消費能力高,有些城市限行後反而刺激了汽車消費,有人買兩輛車避開限號,有人買綠牌車全天候通行,那些拿著錢等著搖號的消費者,都不差錢。但是再看看大多數城市,大多數消費者,看看越來越癟的口袋,面對上學難、高房價,很難勻出來一部分錢,實現他們的汽車夢。

充足的停車場,寬敞的道路,良好的用車環境,才能達到長期刺激汽車消費的目的。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t_22wBJleJMoPMIL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