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16、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20-02-27     雲台陳廣明

【26/2】1、去黃河小浪底

小浪底即黃河小浪底,位於河南省洛陽市與濟源市交界的黃河小浪底風景區,(以下簡稱「景區」)位於濟源市西南30公里處,洛陽市以北40公里,總面積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72平方公里)。

【26/2】2、高速路上車不少

高速路上大車多,小車也不少。看樣復工都有戲了。

【26/2】3、曾經不讓外市車進入的疫情檢查站完成看不到了

濟源高速公路出口疫情檢查站,曾是多麼嚴厲。

【26/2】4、中國美麗休閒鄉村栗樹溝村還封著

栗樹溝村位於河南省濟源市坡頭鎮北部,沿小浪底專用線1公里,屬丘陵地區,全村面積15平方公里,157戶,600餘人,十個個居民組,600餘畝耕地。四條油路貫穿全村。該村依山傍水,風景優美。

2019年12月12日,栗樹溝村入選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2019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名單。

【26/2】5、坡頭鎮的大河廣場

占地60餘畝,總投資600餘萬元。其設計理念上將地方特色與現代風格相融合,突出休閒娛樂功能。四周為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綠地圍合,並栽植觀賞植物,體現地方特色和園林風格,樹種選擇石榴、五角楓、櫻桃、竹子、杜仲等鄉土樹種和白皮松、大葉女貞、廣玉蘭、桂花等名貴樹種相間。文化特色的大型雕塑,進一步豐富其內涵。

【26/2】6、留莊英雄民兵營

是一支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民兵隊伍。在八年抗日戰爭和三年解放戰爭中,留莊民兵與馬住、毛嶺、蓼塢、連地、喬溝、杜年莊、楊大莊等八個行政村聯防抗敵,先後配合主力部隊或單獨作戰400餘次。

【26/2】7、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在河南省原有的3個省級保護區和2個國有林場的基礎上組建而成,於2003年批准設立。

河南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象為黃河濕地生態系統及其珍稀瀕危野生水禽。其中天鵝是保護區的主要保護物種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10種;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的有31種。

【26/2】8、焦枝鐵路複線黃河大橋(下行)

是我國南北交通鐵路幹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焦枝鐵路黃河大橋下游lkm處,南岸為河南省孟津縣白鶴鄉王莊,北岸為河南省濟源市坡頭鎮留莊。該橋由鄭州鐵路局建設,交通部大橋工程局勘測設計處設計,交通部大橋工程局承建,鄭州鐵路局洛陽分局管理。

大橋為鐵路單行線(下行),全長2802。8m,橋面寬6.6m,總投資16722萬元。孔跨布置共計57孔,6孔跨度32m預應力混凝土梁和51孑L50m預應力混凝土梁。下部結構為鑽孔樁和挖孔樁,樁基深度在8.5—40.5m之間不等,平均深度25.64m。

【26/2】9、焦枝鐵路複線黃河大橋(上行)

焦枝鐵路複線黃河大橋是我國南北交通鐵路幹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焦枝鐵路黃河大橋下游lkm處,南岸為河南省孟津縣白鶴鄉王莊,北岸為河南省濟源市坡頭鎮留莊。

於1992年3月開工建設,1 994年6月竣工通車。

【26/2】10、進入小浪底水利樞紐大門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與濟源市之間,三門峽水利樞紐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陽市以北40公里的黃河幹流上,控制流域面積69.4萬平方公里,占黃河流域面積的92.3%。壩址所在地南岸為孟津縣小浪底村,北岸為濟源市蓼塢村,是黃河中游最後一段峽谷的出口,是黃河幹流三門峽以下唯一能取得較大庫容的控制性工程。

【26/2】11、黃河小浪底風景旅遊區

大壩位於洛陽以北40公里的孟津縣,是河南省"三點一線"旅遊的重要景點。

小浪底水庫下閘蓄水後,形成了"北方千島湖"的壯觀景象,景區內遊人如潮。

目前,景區疫情防控關門。進入大門,景區東門、西門的主道上人車都很少。

【26/2】12、小浪底北岸灌區總乾渠渠首工程

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位於河南省黃河北岸,是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為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建設項目之一,也是河南省糧食生產核心區建設規劃的重點項目,項目涉及河南省濟源市和焦作市的沁陽市、孟州市、溫縣、武陟縣等地,工程為從小浪底水庫引水,通過骨幹工程和灌區灌排工程系統,解決區域內灌區農業灌溉及城鄉生活與工業用水需求。

灌區設計灌溉面積51.7萬畝,補水面積20萬畝,多年平均引黃水量為2.39億立方米,總乾渠渠首設計流量為30.0m³/s。屬於大(2)型灌區,工程等別為Ⅱ等。工程於2019年7月19日開工。

【26/2】13、小浪底景區的泰山村

濟源市坡頭鎮泰山村位於小浪底景區內,西距小浪底大壩僅2公里,東距西霞院水庫大壩8公里,緊依小浪底公里專線,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村裡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傳統,民風樸實,村民勤勞善良。黃河遊憩資源豐富、水村風情底蘊深厚、紅色故事廣為流傳、泰山古廟影響廣泛,「依山面水、黃河東去、古廟屹立、紅綠兼具」,近年來村莊環境狀況有較大改善,正致力於打造獨具北方水鄉特色的河南省鄉村旅遊。

【26/2】14、濟洛西高速黃河特大橋年底竣工通車

目前,黃河特大橋工程正在施工中。黃河特大橋是濟洛西高速控制性過程,

主橋全長1100餘米。

目前水中樁基承台全部完成,

墩身封頂也基本完成。

預計到2020年下半年通車。

【26/2】15、西霞院水利樞紐景區

西霞院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位於小浪底壩址下游16km處的黃河幹流上,開發任務以反調節為主,結合發電,兼顧灌溉、供水等綜合利用。

西霞院工程位於黃河幹流中游的河南省境內,壩址左、右岸分別為洛陽市的吉利區和孟津縣,壩址上距小浪底工程16公里,下距鄭州市145公里。

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及灌區工程計劃2020年3月開工建設 ,為國家172項重大水利建設項目之一,項目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吉利區,焦作市的孟州市、溫縣、武陟縣,新鄉市的衛輝市、延津縣等6個市縣,引水水源為西霞院水庫,

【26/2】16、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3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吉利黃河濕地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保護水禽及濕地生態系統為主的自然保護區。吉利黃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2500公頃,其中核心區600公頃,緩衝區400公頃,實驗區1500公頃。保護區東西長13.8公里,東起吉利孟州邊界,西至吉利濟源邊界,途徑四個辦事處九個行政村。

經初步調查及有關資料記載,保護區共有草本植物38科170餘種,鳥類130餘種隸屬16目34科,共有水禽79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7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11種;河南省重點保護水禽4種;《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7種,附錄Ⅱ3種;中日候鳥保護協定48種,中澳候鳥保護協定15種。常見的有中華秋沙鴨、白天鵝、蒼鷺、斑嘴鴨、豆雁、白鷺、綠頭鴨等。保護區灘涂眾多,水域廣闊,風光秀麗,景色迷人,具有較好的天然濕地生態環境,為水禽創造了活動覓食及隱蔽棲息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I-m3hHAB3uTiws8KPgC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