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奶奶和爺爺常常因為教育我和弟弟的問題而「吵架」 ,那時候奶奶總是說爺爺「放水入船」。這裡的「放水入船」指的是一個人抵制某種行為,另外一個人卻去搞破壞。
同樣,隔壁家的鄰居嬸嬸也常常和婆婆「爭吵」,原因也是因為孩子教育的問題,她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嚴厲了些,但是她婆婆卻在縱容孩子的不良行為。
縱觀當代社會,兩代人在教育孩子上都會有諸多的不同。這種育兒理念的不同,可能直接造成家庭矛盾,或者破壞了原本就敏感的婆媳關係。從這裡來看,家有一老,媳婦可能會覺得不是一寶,而是煩惱,隔三差五地因為教育孩子而導致吵架。
而且,在大多數有孩子的家庭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通常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員,他們肩負起照顧孩子甚至教育孩子的任務,讓忙碌的父母可以在外面安心工作。就在這樣看似各司其職的環境里,卻往往暗藏矛盾——老人自覺或不自覺地嬌寵孫輩,給你教育孩子造成阻力,此時,你該怎麼辦?家有一老,到底是一寶,還是自尋煩惱?面對這種不同,該怎麼辦?
其實,辦法多的是,關鍵是平時多商量,逐步取得共識。在這個過程中,恩諾教育給大家總結出了以下幾個需要注意方面:
1.尋找合適的平衡點
祖輩在養育孩子時最好用理智控制感情,分清愛和溺愛的界限,愛得適度。父輩也是如此,要權衡自由與規則之間的界限,不能給了自由而缺乏規則。否則,沒有規則的環境並不能幫助獲得更好的發展,相反,一個缺乏規則的環境反而會帶給孩子更多的不安全感。
此外,祖輩和父輩之間很容易爭搶寶寶的愛,出現親子嫉妒的現象。本質上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依附於任何人。因此,無論祖輩還是父輩都要冷靜地看待,積極創造機會,讓有更多的機會儘可能多接觸家庭里其他的成員,努力營造一個有利於家庭教育的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2.給老人更新育兒觀念
如果你覺得老人的育兒理念太老舊、太過時,而又不願意聽你來「教育」他們怎麼育兒,那麼,讓他們通過第三方渠道了解。買一些權威育兒專家的教育光碟,或者下載一些育兒視頻,給老人播放。
給老人更新育兒理念的機會,讓他們跟上你學習的步伐,這樣,他們會更容易理解你的想法,也就不會抱著老觀念固執己見了。
3.不要在孩子面前貶低或者詆毀老人
年輕家長需要注意,不可當著孩子的面說「懂什麼,她那一套都是老古董。」老人也不能說:「別聽你媽的,有奶奶呢。」須知,權威無論是從年輕父母身上消失,還是從老人身上消失,都是可怕的。在失去權威的家庭里,孩子會變成脫韁的野馬,到那時,想要扭轉孩子的一個很小的壞習慣都將困難重重。而且,年輕父母的教育方法也不一定都是對的,像勞動觀念、勤儉節約等,一般老人比較重視,但年輕父母看不上,然而,這正是當代獨生子女的軟肋。
4.尊重長輩,取長補短
對年輕父母而言,對上一代採取謙虛討教的態度,則有利於雙方心平氣和地消除分歧,很多樸素的教育經驗是通用的。同時,也要留心孩子身心發展出現的新動向,注意自己或者老人憑著經驗難以解決的盲點,並主動與老人溝通,說服上一代學習新資訊新觀念。
恩諾教育認為,當父輩與祖輩之間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發生分歧時,最好不要當著他們的面發生衝突。孩子雖小,但他是天生的外交家,當他看到家庭成員之間出現分歧時,他就會聰明地鑽空子,同時也讓家長失去權威。一旦家長失去權威,管教孩子就不容易了,沒有了束縛,他們會更加放肆的,這對改善他的行為毫無益處,反而會導致他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甚至帶來更多別的問題。另外,家庭成員之間發生衝突,那種不和諧的家庭氛圍會帶給更多的不安全感,對他心理發展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