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千千萬,但是真正能夠讓人滿意的企業並不多,對於上班族而言,能夠賺到更多的錢,養家餬口才是王道。而對於國家而言,一個能夠給國家帶來經濟增長,並且創造更多就業的企業,才是一個好企業。前一陣子,華為事件中,富士康可謂火了一把,徹底成為了輿論的焦點,很多人在高呼富士康「滾出」中國的同時,又擔心富士康離開中國市場後,造成大量的員工失業,這都是一個較大的問題。
富士康,作為全球第一代工廠,不僅知名度很高,而且旗下的員工數量也很多。代工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或許就是員工了吧,畢竟流水線工作一般都是靠人力來完成,而富士康旗下員工多達66.7萬人,其實早在幾年前,富士康的員工有著百萬人,不過由於富士康近年來走智能工業轉型路線,工業機器人取代了部分流水線,導致富士康的工人數量兩年內銳減了二三十萬,而龐大的工人數量,也導致富士康每年的工人薪水支付多達212億。
在很多人心目中,富士康的工人數量或許就是最多的了,畢竟相較於騰訊、華為十幾萬員工而言,富士康的66.7萬,可謂龐然大物。但是,在中國,富士康並不是員工最多,發薪最多的企業,在中國僅排第四。一方面,富士康只是一個代工廠,工人員工工資普遍較低,遠不如騰訊、華為這樣的科技公司,另一方面,富士康一直都有「血汗工廠」的稱號,所以工資一直都飽受詬病。但是,中國有這麼一家企業,員工數量多達138萬人,每年光是工資就要發出1440億,它就是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中石油作為中國最富有盛名的企業之一,一直以來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石油公司,不僅位列全球500強第二名,而且還是中國市值最高的企業。目前,中石油旗下光是油田就超過40個,其中單單大慶油田就有超過30萬的員工,而且在中石油的員工統計名單中,還不包括很多合同工、派遣工一類的非正式員工,如果全部算上的話,中石油的員工數量或將超越500萬人。
在中石油的員工分類中,位於加油站崗位的員工數量只占據一小部分,而大部分員工都位於油田崗位,幫助很多普通人創造了就業。據統計,2018年中石油共計支付1440億元的員工薪水,這個支出中石油凈利潤的2.7倍。如果按照中石油138萬員工來算的話,人均工人年薪也達到了10萬元,對於體量這麼大的中石油來說,絕對是一個高薪標準。
提到中石油,很多人都會將中石化拿出來對比,兩者體量雖然相差不大,但是中石油不管是營收、凈利潤還是工人數量上,都遠超中石化。據統計,中石化旗下員工數量僅有62萬人,一方面因為中石化的油田遠遠少於中石油,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石化的油田工人也遠低於中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