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橋公學幼兒園,每個班級都有一本教師觀察手冊。觀察手冊中,老師們化身成一名觀察員,記錄了孩子們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生的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隨手翻看一篇,咦,是王松雲老師在《我搭建我快樂》活動中的觀察記錄。在這節課堂中,王老師觀察到什麼有趣的事情了呢?就讓我們跟著王老師的去看一看吧。
觀察背景
區域遊戲《我搭建我快樂》要開始了,孩子們各自走進了自己喜歡的區域,尋找自己想要搭建的教具。涵涵、哆哆、沁沁(均為化名)在建構區選擇了搭建紙杯這一遊戲,我(指王松雲老師)在一旁觀察孩子們玩遊戲。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觀察目標
1.觀察孩子們在遊戲中與同伴的合作交往能力;
2.觀察孩子處理問題的思維能力和玩遊戲的創新能力。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觀察過程
一開始,涵涵、哆哆、沁沁正在專心致志的搭建著,遊戲氛圍十分和諧。突然,在一旁的牛牛走過來,「嘩啦」一下推倒了她們的成果。沁沁瞬間就急了,坐到小椅上,跺著小腳嚷起來:「老師,老師,牛牛把我們的杯子推倒了……」
果然,只見紙杯散了一桌,而牛牛則躲在桌沿旁偷偷的看我。
還未等我說話,孜孜走過來對牛牛說:「沒關係,推倒了我們可以再來搭一次啊!牛牛,你幫我們一起建城堡吧?」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孜孜這麼一說,沁沁不生氣了,牛牛也笑了。五個人組成了新的搭建小分隊,重新開始。有的負責運輸紙杯,有的負責搭建,大家玩得可開心了……
漸漸地,城堡搭的好高好高,哆哆直接站在小椅子上繼續搭。
看到哆哆的舉動後,牛牛和涵涵趕緊跑過來,一個人扶著哆哆的小椅子,囑咐她道:「小心哦,我來扶著你。」另一個則負責給哆哆遞杯子。
看到他們合作得順利、開心,我在一旁翹起了大拇指。
搭建成功後,孩子們把剩餘的紙杯當做話筒,大聲K歌,慶祝他們的勝利。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觀察分析與反思
分析: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指南》社會領域中指出:「幼兒與成人和同伴交往的過程中,不僅學習如何與人友好相處,也在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發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社會領域中也指出:「5到6歲的孩子能想辦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遊戲。活動時能與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難能一起克服,與同伴發生衝突時能自己協商解決。」
通過此案例的觀察,我們發現大班的孩子們確實有著較強的社交合作能力、處理問題的思維能力以及玩遊戲時的創新能力。
反思: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