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是一位上海青浦的小姑娘,上大數學系的大二學生。 自小父母離異又各自再婚,父親生子,母親近期生子。父母皆不管她。 疊加近期期末考試壓力,沒想開。 可笑的是,醫院裡姑娘父母在屍體旁又吵了一架,母親還痛罵姑娘自殺連累家人,催促早點火化歸葬。
她家庭確實存在一定問題。她掛過科。是大一剛進校的時候誤選了一門高年級的數學研討課,後聯繫學院教學秘書想退課,教學秘書不讓,遂掛科。最近考試周,壓力也很大,之前大一錯選過大三研討課,教秘沒讓她退最後掛了
當學業與家庭,這大學生活中最重要兩部分同時出問題時,很難想像她有多絕望,前兩天看到一些冷嘲熱諷的言論我真的想罵人。斯人已逝,若有來生,希望投個幸福有愛的家庭!
第一次聽到的時候真的很震驚,她在跳下去的時候一定是非常的難受,在選擇生存和死亡的時候,心裡的煎熬可想而知。
總結有兩類考生,如果掛科,是最可能走上自殺道路的。第一類是窮人家的孩子,第二類是復讀生。
窮人家的孩子
徐玉玉的事大家還記得嗎?轉眼已經是去年的事了。徐玉玉當時是被南郵錄取的,在大學開學前,她被謊稱發放助學金的電話,給騙了9900元。發現被騙後,她和家裡人一起去了趟警察局,但警察表示這種錢不太好追回來。
後來在離開警察局的路上,徐玉玉死了,她的死源於一種深深的絕望。因為她不明白,也想不通,為什麼自己的家庭已經如此一貧如洗了,還會有人來騙她。
那會兒就有人說,為了9900元死,太不值得。說這話的人其實根本就不能理解,9900元雖然對很多家庭來說並不算什麼,但對於一個只靠父親在外打工賺錢的貧困家庭來說,這是他們大半年才能存下來的錢。
徐玉玉比誰都明白,她被騙的不是這9900元,而是她父親在外的辛苦勞作,和一家人的省吃儉用。她弄丟的是一家子的希望,這讓她越想越氣,最終鬱結而死。一萬塊錢對於那個孩子意味著什麼?孩子母親殘疾,父親零工,她全市模擬考文科前五十名,高考發揮失常[心理壓力過大,知識改變命運是她唯一的信仰]
我們這裡能出力氣,一天一百起,聽說最多能拿兩百多甚至三百。聽起來不少對嗎,但是那是真特麼的血汗錢,都特麼是在拿命拼啊!那一個個的漢子都是赤裸著曬的黝黑的膀子或者穿著因汗水油土變得污濘的十塊錢買來的廉價的上衣!
城裡五十歲的坐辦公室男女和鄉下五十歲賣力氣的男女看起來差了二十歲啊!你們知道在這片土地上每年有多少人死於癌症?
有多少人陰雨天關節疼痛得受不了還要去出那份力?這裡土生土長的農村人又有幾個人有份養老保險?老人們辛辛苦苦地打理著菜園而我們在集市上蔬菜一元錢能買好幾斤你們能信?
他們為了孩子的學費,為了自己家庭的正常開銷,為了孩子嫁娶買車買房,為了自己的養老準備……
這些錢全都是賣力氣的人拿命一點點換出來的!一萬塊錢掙得難不難?孩子懂不懂?
那一萬塊錢對於她來說就是她的希望,那茫茫黑夜中讀書就是星星點點僅存的光明,那騙子把她唯一的光亮給踩在腳下讓其徹底熄滅。對那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高考失利的貧窮學生,和被騙錢的徐玉玉在本質上是一樣的,他們之所以會選擇自殺,是因為失敗與貧窮讓他們走投無路。金錢在這個時候就等同於失敗的機會,對於一些學生來說,這次沒考好還可以選擇復讀,但對於貧窮的學生而言,他們的人生就這麼一次機會。
他們在失敗的那一刻,心裡是空的,整個人是發慌的,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搞砸了一場考試,而是因為在他們心裡,自己親手毀掉了父母的辛勤付出。他們想到自己的父母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樣子,想到看上去比同齡人要衰老許多的父母,把省吃儉用下來的每一分錢都用來給自己繳了學費。
你知道這是多大的一種壓力嗎?這特麼需要多強的心理素質才能扛得住?當然,這種壓力絕對不是這些學生的父母主動給的,而是他們自己感知到的。
他們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每天都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這種壓力是自他們懂事那天起,就重重地壓在他們身上的。徐玉玉弄丟錢之後,她的母親對她說,沒事,就當花錢買教訓了。
這句話太疼了,懂事的徐玉玉明白,或許其他家庭可以把這樣的事當做花錢買教訓,但她和她的家庭不能,因為她們沒有這個資本。你不要跟高考失利的貧困生說什麼「高考不是唯一一條路,它決定不了你的人生」,這些話對貧困生來說是毫無意義的。
他們明白,自己就這麼一個機會。並且,他們太想要這個機會了,他們想用自己的成功來讓父母感到寬慰,他們甚至想到如果高考成功了,那麼他們距離報答自己辛勤雙親的日子就近了。
復讀生是另一種人生
他們的壓力來源於自我否定,以及多數情況下的父母專制。在我的記憶中,當年到我們高中進行復讀的學生,似乎沒有一個考得比之前好。因為他們在走向考場的時候,比我們這些第一次參加高考的學生,憑空就多了一身的壓力。
他們曾經在這場戰鬥中失敗,因此現在他們是以一個失敗者的身份重新走向戰場。他們的傷疤還在,並且因為這個特殊日子的到來,那塊傷疤再次隱隱作痛。
你知道比「沒有堅持一件事最終失敗了」更殘忍的是什麼嗎?就是你明明很努力地堅持了一件事,到頭來還是失敗了。這時候你就忽然意識到,不是堅持不對,而是你自己不對,你不是這塊料。於是,你很容易就會陷入到自我否定的深淵裡。
復讀生選擇復讀,要麼是因為自認為考得不好,要麼是因為在家長看來考得不好。當復讀生認為是自己發揮不好,而導致高考失敗的時候,那麼再一次的失敗,將無情地摧毀他的認知,讓他陷入長久的迷惘與困惑。
他和那些知道自己學得不好,因此能坦然接受考得不好的學生不一樣,他把自己擺在了一個高的位置,而現實連續兩次告訴他,他的位置不在那兒,在那下面。
這種打擊,太致命了。再加上,復讀生的家長往往對孩子有著更高的要求,他們不接受孩子的失敗,反而投入更多的精力與財力,來等待第二次的結果。這種強烈的期盼給了復讀生巨大的壓力,他們就像那些已經吃了敗仗的落魄將士一樣,再一次帶著整個城邦的希望去戰鬥。他們當然也想打一次翻身仗,但戰鬥從來就是殘酷的,沒有什麼能保證上次失敗的他們,這次就一定能成功。
有時候,讓一個學生走向抑鬱的,更多的不是高考的壓力,而是接連不斷的失敗造成的悲觀的解釋風格。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失敗一萬次後,能一萬零一次站起來。但很多情況下事實並非如此。失敗一萬次以後,也許我們都不會再是當初那番模樣。稍不小心,抑鬱便侵入你的內心,慢慢瓦解你的意志,逐漸地改變了你的態度。
在面對失敗這件事情上,家長和老師的態度會對一個學生的想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就讀的那所高中,我的老師認為男生都很聰明,只是不上心,女生哪兒都好,但是不夠聰明,本來就是學不好理科,成績差也正常。這樣武斷的永久性判斷影響了全年級的每一個女同學,讓她們悲觀、失望和懈怠,成績一蹶不振,讓這些老師的觀點得到了印證。如果女生確實不如男生聰明,這樣的觀點也會教給她們悲觀的解釋風格,影響到她們的正常學習,更何況這種想法並不是事實啊!
3、女學生的父母是離異
女學生的父母是離異,先說我自己,我自己從小生活在一個雙親婚姻關係惡劣的家庭中,父母互相憎恨傷害,讓我從小就想逃離原生家庭。雖然父母都很愛我,從小到大為我提供了很優越的學習生活環境,
但父母間的隔閡一直讓我有撕裂感,也是我早婚的直接原因。千萬不要以為孩子不知道父母的婚姻質量,孩子遠比你想像的更敏感。我清楚地記得三歲的我站在掛著「五好家庭」的門楣下給爸媽勸架:
「爸爸媽媽,我們是五好家庭啊,不能打架……」清楚地記得父親奪門而出後我試圖安慰哭泣的母親卻被她一把推開把怨氣撒在我身上……理智和經驗都告訴我,對孩子來說,和諧健康的親子關係比表面完整的家庭結構要重要得多得多得多。
寫到這突然想說句題外話:為什麼中國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人特別多?可能就是因為中國人對待婚姻的態度最虛偽又最實際。而父母的婚姻關係恰恰是我們浸淫其中最久、影響我們最深的關係。
父母最需要傳遞給孩子的是正確的三觀,如果在他們父親和小三姘居的同時我還維持婚姻,我不知道以後我的兒子們長大成人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我有什麼立場去指責和引導他們?一個母親,首先要自愛,才能真正有能力愛孩子。
這種自愛不只是要潔身自好,更重要的是你有獨立的人格、完整的自我。人生總有一個又一個困局,獨立完整的人才能在困局中自洽,也才有突破困局的可能。
而事件中的女學生卻是沒有走出自己的困局,很多人會說不就是一場考試,一個小挫折,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所謂的「想開」,很多情緒是積壓起來的,可能在外人看來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足以把一個人壓垮。
祝這位學生在天堂幸福,下輩子要是不想當人,就當宿舍樓下那隻懶洋洋的貓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siC9nUBxV5JH8q_fR9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