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區委書記曹立強收到一封特殊的來信……

2019-12-20     上海普陀發布

近日

區委書記曹立強

收到了一封感謝信

這封信來自石泉路街道石二居民區

信中寫道

在我生病期間,我們石泉路街道和石二居委會幹部多次上門探視,了解群眾疾苦,使我在精神上有了戰勝病魔的勇氣。在這裡我要謝謝你們,人民的好乾部,人民的好公僕……

短短數百字

字字浸透著深深真情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起往下看

寫這封信的是家住石泉路49弄14號的居民王杏萍。自2016年以來,王杏萍先後入院12次,動手術4次。在此期間,居委幹部多次上門同老人拉家常,關心老人的身體狀況和飲食起居情況。除了經常性地上門看望老人之外,還聯繫了志願者組織定期上門為老人理髮,無微不至的關心讓王阿姨感動在心。於是,王阿姨瞞著居委會特地給區領導寫了這封信。

王杏萍只是石二居委幹部為老服務的一個縮影。在石二居委會幹部們的心目中,社區老年人始終是一個需要得到關注、關懷、關心的群體,除了開展一系列為老服務項目外,居委幹部也一直充當著「有效監護人」的角色,和志願者一起及時為需要關心幫助的老人們提供必要的幫助。

孫阿姨是一名獨居高齡老人,平時不怎麼出門。於是,一年四季,寒來暑往,居委幹部都會經常上門探望,看看老人有什麼需要幫助。好幾次居委幹部在上門時,發現老人身上的褲子已被尿濕,還不怕髒捲起袖子幫老人擦身洗漱。

今年除夕,孫阿姨來到居委會說自己沒有飯吃,且外賣也早已停止接單,而正在值班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蘇雅芳看到這一情況後連忙把老人帶到居委會裡,安撫她的情緒,在問及了前後緣由後,蘇書記立馬回去帶了自家燒的晚飯給孫阿姨。值得一提的是,在蘇雅芳的感召下,在後面幾天裡,凡是當天值班的居委幹部都會自覺地帶點家中燒的飯菜給孫阿姨送去。春節過後,居委會又及時與孫阿姨家人取得了聯繫。

為了滿足老年居民的精神需求、心理需求,居委會還積極組織開展各項活動,有中醫保健、用藥常識等醫療知識,有法律宣講、心理講座等活動,讓老人們互相交流的同時增長實用知識、獲得心理滿足,深受老人們的歡迎。

要想做好社區居委會的群眾工作就必須真心把群眾當家人,換位思考,以情動人,切實維護群眾利益,發揚民主,多辦實事。

這是石二居民區黨總支書記蘇雅芳摸索出的經驗,也是做社區工作的一個重要收穫。正是因為居委會平時為居民提供了貼心服務,居委會在居民心中的威信不斷提高,居民區黨組織指引到哪裡,群眾就會跟到哪裡。

真正了解民之所思

解決民之所盼

贏得民之所信

才能夯實社區工作的基礎

促進社區和諧穩定

資料來源:上海普陀石泉

編輯:陳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rwIIG8BMH2_cNUgRFg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