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魯雪夫是史達林的追隨者,究竟是蘇聯英雄還是罪人?

2020-12-30     枕貓

原標題:赫魯雪夫是史達林的追隨者,究竟是蘇聯英雄還是罪人?

蘇聯這個國家從十月革命之後,便開始了長達69年的歷史。

而在蘇聯時期,最著名的國家領袖則是史達林和赫魯雪夫。這兩人一個是帶領蘇聯在二戰取勝的政治領袖,另外一位則是給蘇聯解體埋下隱患的人物。所以很多人不能理解,史達林死後把位置傳給赫魯雪夫的決定,或許這段歷史哪怕仔細研究也無法得出準確的結論。

赫魯雪夫實際上並不是人們看上去的笨蛋,很多時候,是英雄還是罪人不光要看他所做出的政治決定,更要看他帶來的後世影響。蘇聯之後的解體實際上具備了非常多的複雜條件,赫魯雪夫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罷了。

赫魯雪夫

蘇聯肅反引發國內各種問題

作為全球社會主義制度的發起者,一開始的蘇聯政體其實是沒有經過資本主義洗禮過程的直接接盤。十月革命的爆發直接將沙皇趕下了台,然後便是紅色蘇維埃的建立。蘇聯在史達林時期,曾經度過了非常艱難的時刻。因為史達林也並不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國家領導人。

對待自己人的強硬態度

蘇聯曾經經歷過肅反時期,那時的史達林一聲令下便將國內的很多優秀的軍事將領推上了「斷頭台」。隨著工人領袖列寧的離世,蘇聯開始了黨風整頓。而這個整頓在現在看來其實就是赤裸裸的關於「政治統一性」地政治迫害。

蘇聯很多在黨政軍三界有見識的名人在肅反運動當中都受到了殘害。同時在這個時期,有很多著名的將軍被審判。直接造成了二戰初期蘇聯幾乎無能臣幹將可派的局面。

雖然朱可夫大將最終被史達林看中,但在肅反時期像圖哈切夫斯基這樣的一代名將居然被拙略的反間計給迫害了。不得不說史達林時期的蘇聯也並不是政治清明的。所以,如果說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是赫魯雪夫的個人主義宣揚,不如說是蘇聯在政治體制上根本沒有形成合理的人員和行政安排。

赫魯雪夫

對待鄰國出賣的惡劣手段

而且二戰一開始,在歐洲各個方面的言論上並沒有把蘇聯當作正義的紅色英雄。反而都認為蘇聯是魔鬼。波蘭被納粹進攻時,全體波蘭將領都在蘇聯一線拚死抵抗。

因為他們認為自己根本抵擋不了兩個國家的進攻,波蘭不去抵擋德國反而要抵擋蘇聯的真正原因其實是波蘭人認為:「德國人來了,我們失去的是國家和肉體。蘇聯人來了,我們將失去的是靈魂。」可見在歐洲,蘇聯的形象從一開始就是惡劣而糟糕的。

更何況在納粹想要侵占波蘭之前與蘇聯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蘇聯基本上是以臭名昭著的侵略手段和納粹聯手將他國領土占領。而且還製造了駭人聽聞的卡廷森林慘案,導致蘇聯的幾個國家口服心不服。反觀現在的俄羅斯領導人普京能夠在卡廷森林墓碑前下跪來承認錯誤,也證明了俄羅斯作為世界大國敢於正視歷史的胸襟。

蘇聯解體之前的國家問題,其實從蘇聯肅反開始就已經顯現出來了。只是史達林的領導力實在是太強了,而且那時的蘇聯對共產主義的崇拜,也確實太過理想化了。那時的蘇聯人民覺得政治領袖所做的決定一定是對的,都要不顧一切的執行。其實誰會是從不犯錯誤的普通人,誰又不會做出愚蠢的政治決定!史達林如此,赫魯雪夫也是如此。

赫魯雪夫在政治圈中是非常優秀的,只是他將史達林的個人主義行為更加放大了。而且時代也並沒有給他再次犯錯的機會。二戰時期畢竟還是有外患能夠掩蓋一些錯誤所導致的影響。而赫魯雪夫在位時,很多政治決策的錯誤實施便被人們清楚的看在眼裡。這才讓赫魯雪夫背上了罵名。

史達林

大眾在冷戰時期對於體制的堅持

很多時候,歷史人物在當時的歷史環境當中所作出的選擇往往是時代帶來的。因為史達林的去世,蘇聯在當時形成了很多勢力共搶一個寶座的態勢。只是赫魯雪夫當時被二戰名將朱可夫支持,才有機會成為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地上台,源於史達林在位時的栽培和關照。而且赫魯雪夫也拙劣的模仿了史達林的很多政治手段。

政治鬥爭從來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史達林死後的蘇聯政治界也是如此。為了能夠使自己的位置坐的更穩,赫魯雪夫先是對史達林時期留下的一些遺老遺少們進行清洗。似乎他的做法也是傳承於蘇聯肅反,雖然範圍要比蘇聯肅反小很多,但是和平時期清洗政治官員和戰爭時期清洗軍事將領對蘇聯整體的毀滅性是一樣大的。

雖然赫魯雪夫上台之後,立刻就對史達林執政時所犯下的一些錯誤提出了抨擊。但是他的做法其實是換湯不換藥的,甚至他的政治行為模式依然是得了史達林的真傳。只是赫魯雪夫執政時,國際形勢已經變了。

赫魯雪夫

蘇聯作為社會主義制度陣營的老大哥位置,被太多人關注了。所有和蘇聯政體相似的國家紛紛以蘇聯為榜樣,而唯一的反對勢力——美國,其實也擁有非常多的盟友和夥伴的。在他們的反面鼓吹下,赫魯雪夫對史達林的批判幾乎是給美國遞了一把可以狠扎自己一下的刀子。

政治對手樂得看赫魯雪夫給自己拆台,而盟友們則覺得他是革命叛徒。於是赫魯雪夫被與政治陣營之爭有關的人推上了觀賞台。在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都在批判赫魯雪夫的輕佻言論時,赫魯雪夫自己卻根本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反而還在繼續清算史達林的錯誤。

也許這正是赫魯雪夫的愚蠢之處,因為凡是那時歸於社會主義陣營的國家都對史達林抱有極大的崇拜,而且陣營在當時是反精英政治最為激烈的。人民被革命的勝利熱情沖昏了頭腦,根本看不見史達林所犯下的錯誤。同時對於陣營當中的很多領導人,史達林是不會犯錯誤的。赫魯雪夫地做法正是觸犯了眾怒。

而在積重難返的情況下,赫魯雪夫又做出了更加失敗地反應。他本應該對陣營當中的人們解釋清楚自己的政治理念,同時用柔和的方式來緩解各方面所表現出的負面影響。但赫魯雪夫卻從史達林那裡傳承了另外一項技能——鎮壓。

赫魯雪夫

蘇聯解體最終無可避免

面對其他社會主義陣營的質疑之聲,赫魯雪夫首先下令在國內進行軍事鎮壓。同時依然奉行史達林時期的獨裁思維,想將蘇聯領導成為只聽赫魯雪夫一人說話的「一言堂國家」。

但史達林時期可以保持一言堂是因為在外部擁有納粹的侵略壓力。而在那時因為蘇聯肅反早已經沒有了能夠和史達林平等對話的政治領袖了,所以史達林「獨裁」可行。但戰爭結束之後,人們都心向和平發展,再搞政治獨裁和一言堂,就是觸犯眾怒的,是不可被原諒的,是相當愚蠢的了。

而且面對群情激憤的示威遊行,用軍事鎮壓的手段勢必讓所有人都看清了赫魯雪夫是色厲內荏的。不講理在新的時代已經行不通了,當蘇聯士兵無法控制住局勢的時候,只得無奈開火自保。這更是給資本主義陣營留下了赫魯雪夫惡魔的口實,同時也讓所有社會主義陣營當中的同伴失望透頂。

蘇聯解體

包括蘇聯解體的時候,首先是和蘇聯聯繫最緊密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提出脫離蘇聯。而蘇聯依然用鎮壓的方式來解決,但這時蘇聯士兵們面對的不是拿著刀槍的暴民了,而是抱著耶穌聖像的老婦人和給炮筒插玫瑰花的小姑娘。而且此事做一次,很多蘇聯軍人也非常委屈。

面對父老鄉親,自己本來下不去手,可是面對國家領袖的命令,又不能不盡忠職守。所以在蘇聯解體的時候,國內的一些政界大佬們想要出動軍隊打垮葉爾欽,但軍隊只是將坦克開往政府大樓,然後調轉炮口離開了。

阿爾法特種部隊的31位軍人,將軍官證、配槍等物品放在了命令者的面前,然後拒絕執行刺殺葉爾欽的命令。因為他們通過赫魯雪夫徹底看懂了獨裁的醜惡。

葉爾欽

即使如此赫魯雪夫依然有可圈可點之處

其實拋開政治,在其他方面,赫魯雪夫依然是一個非常合格的國家領導人。首先赫魯雪夫執政時期,蘇聯的經濟是有所提升的。尤其是農業改革方面,赫魯雪夫具有非常大的貢獻。他地改革使得蘇聯幾千萬人脫離了貧困的邊緣,再者縮減軍隊的做法,也使得很多蘇聯軍人得以休養生息。

精簡之後的部隊很多都成為了日後的俄羅斯現代化部隊的前身。而且在航天科技方面,赫魯雪夫也非常重視,雖然是為了和美國搞航天競賽。但是畢竟客觀上給蘇聯,甚至是後來的俄羅斯聯邦提供了前期的試探性實驗。

而且在赫魯雪夫執政時期,他並沒有真的為自己謀求什麼福利。也許赫魯雪夫在很多人看來是蘇聯的罪人。但是他只是在那個時代當中被潮流和思想局限性限制了,赫魯雪夫看似的「獨裁」做法,其實是史達林獨裁政治思想留下的禍患。

赫魯雪夫只是被這種思想裹挾自認為自己正確而已。公平一點說他罪過自然是有的,可不能完全的否定赫魯雪夫的一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k1Ls3YB9j7PxaI7KPe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