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口腔潰瘍好幾天了,為什麼吃了下火藥不見好,反而越來越嚴重了。」
安徽的王大嬸今年42歲,最近幾天,她嘴巴里長了幾個泡,痛的吃東西都吃不下。王大嬸理所應當的去藥店買了下火藥吃,想著應該吃點藥就好了。
誰知道吃了幾天,不但效果沒有,反而還多長了幾顆水泡。王大嬸看情況不對,這才乖乖來到醫院檢查。
經過大夫的把脈檢查,發現王大嬸是「虛寒性」口腔潰瘍,它的根源不是上火,而是體寒。
清熱解毒的藥主要作用是為了瀉火,所以性質都比較寒涼。在吃的時候,可能暫時把火鎮壓住了,但是卻加重了體內寒氣,導致口腔潰瘍愈演愈烈。
王大嬸不太明白,什麼是「虛寒性」口腔潰瘍?
中醫認為,「虛寒性」口腔潰瘍屬於中焦虛寒所導致,而並非是實火,雖然病理表現在口腔,但其實跟脾胃也有很大的關係。
《素問·通評虛實論》記載:「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胃之所生也。」緣脾開竅於口,口腔作為九竅中的一竅,跟脾胃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而脾胃作為氣血生化之源、後天之本,只有脾氣充足、健運有力,口腔才不會發生潰瘍等症狀。
所以,當出現口腔發生潰瘍等症狀時,脾胃一定是遭到損傷了。
「虛寒性」口腔潰瘍在中醫上屬於「口瘡」,龔延賢在《壽世保元·口舌》記載:「口瘡白,臟腑冷,手足冷,肚腹作痛,大便不實,飲食少思,口瘡者,中焦虛寒也。」由此可見,「虛寒性」口腔潰瘍患者會出現中焦虛寒的現象,譬如面色蒼白、氣短乏力、四肢寒冷、食欲不振、大便稀散等症狀。
「虛寒性」口腔潰瘍者局部口腔症狀會有口腔潰瘍反覆發作、潰瘍周圍粘膜充血、滿口白斑等症狀,吳謙的《外科心法要訣·口部》記載:「大人口破分虛實,艷至為實淡紅虛,實則滿口爛斑腫,虛白不腫點微稀。」
「虛寒性」口腔潰瘍還會出現舌質淡胖有齒痕、舌苔薄白且潤等脾虛的症狀。
「虛寒性」口腔潰瘍主要是兩方面原因引起的,一是食用過多生冷食物或者久服寒涼藥物導致陽氣受損,陰氣過盛,「陰火」上炎侵蝕口腔所導致。脾胃虛弱,而過於生冷寒涼的食物或藥物會加重脾胃陽氣的損害,累及腎陽,內火無法得到抑制,所以就會出現「虛寒性」口腔潰瘍。
二是素體脾腎陽虛,直接產生虛寒性潰瘍。《聖擠總錄·口齒統論》記載:「口瘡者,由心脾有熱,氣衝上焦,熏發口舌,故作瘡也,又有胃氣弱,谷氣少,虛陽上發而為口瘡者,不可制一而論,當求所受之本也。」就是說,心脾腎虛弱,熱氣衝到上焦,就會表現出口腔潰瘍的情況。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記載:「口瘡服涼藥不愈者,因中焦土虛,且不能食,相火衝上無制,用理中湯,人參、白朮、甘草補土之虛,乾薑散火之標,甚則加附子,或喃官桂亦妙。」可見,人參、白朮以及乾薑可以治療「虛寒性」口腔潰瘍。
《神農本草經》有記載:「人參,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健體。」《本草綱目》也記載人參「治男女一切虛證,發熱、自汗、眩暈、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產後諸病。」人參補氣,可以補充脾胃之氣,從根源解決口腔潰瘍的問題。
白朮有健脾和胃、消食通便的功效,《藥性賦》記載白朮「味甘,氣溫,無毒。可升可降,陽也。其用有四:利水道,有除濕之功;強脾胃,有進食之效;佐黃芩有安胎之能;君枳實有消痞之妙」。脾胃虛寒導致的口輕潰瘍,也可以用白朮治療。
在《珍珠囊》有對乾薑功效的記載「乾薑其用有四:通心陽,一也;去臟腑沉寒痼冷,二也;發諸經之寒氣,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乾薑能祛除體內寒氣,對於虛寒性口輕潰瘍的治療效果是不錯的。
「虛寒性」口腔潰瘍以治療脾胃為主,而對於普通的口腔潰瘍,中國中醫科學院主任醫師路志正有幾個好辦法。
首先,普通的口腔潰瘍主要通過飲食調養來達到治療的效果,如果幾天後不見效,可以配合外用藥物來治療。
例如用西瓜霜或是雲南白藥塗在患處,維生素C片壓碎塗在潰瘍的地方也能起到緩解作用。
其次,用10%的蜜汁含漱,也可以消炎止痛,對口腔潰瘍也有很好的幫助。
金銀花、麥冬、蘆根或是荷葉等配成藥茶沖水服用,對治療普通的口腔潰瘍也有一定的效果。
最後,對於治療普通的口腔潰瘍主要以飲食調節為主,少吃上火熱氣食物,保證適量的睡眠以及保持愉悅的心情都是對治療普通的口腔潰瘍很有幫助的。
參考資料:
[1]論虛寒性口腔潰瘍的治療.環球中醫藥.2019-9-29
[2]自擬滋陰降火方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52例效果觀察.中國中醫藥科技 2019-11-20
[3]消化系統常見病復發性口腔潰瘍中醫診療指南(基層醫生版).中華中醫藥雜誌 2019-11-01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