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即將開啟,作為最後衝刺,蔡英文猛打「反中」牌,並準備在2019年的最後一天強行通過「反滲透法」。這一瘋狂而偏執的「大招」,也讓人對島內的「選舉政治」生態失望。
自民進黨上台以來,不斷在斷絕兩岸交流上加碼,製造「兩岸對立」情緒,加劇「綠色恐怖」氛圍。一方面,力推所謂「國安五法」「中共代理人法」,試圖釜底抽薪式地阻斷兩岸交流;一方面,對那些渴望到大陸發展的青年堅決打壓、對部分到福建任社區助理的台灣青年處以罰款,甚至突擊查處了多家辦理大陸團組入島參訪的旅行社。
如今,「反滲透法」若通過,台灣民眾來大陸交流,要提前一個月申請,事後一個月報告,隨時接受台灣當局的審查。那些在大陸經商、就業、學習、生活的台灣同胞,隨時可能會被審查、羈押、罰款。有人揶揄,此「法」若過,140萬台商,以及五月天、吳寶春可能都會被起訴,每個人脖子都綁炸彈,引爆器在民進黨手上。
為什麼要搞出個「反滲透法」?蔡英文當局給出的回答是反制「敵國」的滲透。言下在影射誰,大家都心知肚明,分裂國家的圖謀可謂相當赤裸。
從短期看,蔡英文意在以此渲染「台灣處於『境外敵對勢力』威脅的最前線」的謊言,進而蠱惑選民把票投給自己。從長遠看,則妄圖阻斷兩岸交流,通過減少兩岸的人流、物流、資金鍊,最終造成一種事實脫鉤。
但一個鐵的現實是,兩岸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這份情誼,是無法人為切斷的。更何況,台灣已從昔日的「奇蹟典範」變成了現在的「衰退典範」。
蔡英文當局推動「新南向」政策三年多,儘管一再聲稱很成功,但根本無法取代大陸市場。台灣遠東航空、宏達國際電子公司、華映集團等多家具有指標意義的大企業接連倒閉或裁員;台灣的出口已經連續13個月負增長。歷史大勢、人心向背、經貿利益等等面前,蔡英文的這招那招,都無異於蚍蜉撼樹。
這樣的現實,恐怕蔡英文不是不懂。之所以揣著明白裝糊塗,還是為了圈票。但選舉只是一時的,發展問題是長遠的。以透支百姓生計和地區發展為代價保全自己的位子,註定是痴人說夢。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iglV28BMH2_cNUgFut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