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是鼻炎調理的重要時機,有鼻炎的進來看看吧

2019-06-29   素檏育兒莎莎姐

來源:羊爸爸

感冒,有單純只有流鼻涕的上焦的感冒,還有伴隨著積食、胃口差等中焦問題的中焦的感冒,還有伴隨著睡眠差,月經不調,腰痛,腿痛,漏尿,尿頻,尿床問題的下焦的感冒。


再說到鼻炎的發作。按照西醫的預防處理來說是迴避過敏源,比如冷空氣,比如某些過敏的食物,當然這個思路可以保護腸胃中焦,不讓邪氣更深,也是對的。如果是普通的受寒,單純的只是流鼻涕,大便睡眠都好,即便是不吃藥,只是喝點粥,好好睡一覺,通常兩三天,或者三五天就會好。但是鼻炎令人比較困擾的一點就是連續很長時間,比如一個月里,一直在鼻塞,一直在流鼻涕,一直在打噴嚏……這就是一個需要觀察的重點。

無論是什麼症狀,只要是【一直持續的】,基本上都是涉及到了中焦的脾胃的問題了。當然有的還會涉及到下焦的問題。意思是說這個邪氣是在裡面的,比較深的地方,出不來。

為什麼會一直流鼻涕、一直鼻塞呢?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如果我們水洗一床毛毯,如果不甩干,就這麼晾在戶外曬太陽,那如果太陽夠大,這個毛毯要不了多久就能完全曬乾了。蓋在身上也是蓬鬆柔軟的。但是如果天氣比較潮濕,比如說在梅雨天,曬這個毛毯,曬了幾天之後,看上去好像乾了,但是蓋上去還是感覺潮潮的,重重的,如果房間裡也一直都是潮濕的,那這個毛毯就會時不時的滲水,因為裡面的濕和水分,沒有完全出來。


之後我們想解決這個毛毯的問題,也要看看具體的情況。比如說那個太陽的能量是++++,房間裡的潮濕是++++,這個滲水可能還會一直出現。但如果說太陽的能量是的++,潮濕是++++,那滲水可能會越來越多。

但是如果太陽的能量是+++++++++++的N次方,那麼任潮濕有千萬般變化,也逃不太陽的五指山了。


所以毛毯是我們的身體,太陽就是身體里的陽氣,正氣,或者叫抵抗力,這個主要是歸中焦脾胃管的。毛毯裡面的水就是我們身體里的寒濕和一些代謝垃圾。由此可見我們就知道,鼻炎的問題,一方面是要保證每一次流鼻涕的時候要把身體里的寒濕清理乾淨,一方面是要調高我們身體里小太陽的能量,也是正氣,也是脾胃的能力。

記住,一邊排寒濕一邊增加寒濕是沒有用的。

想要身體快點康復,全身心都要集中在這件事上。感冒的時候,中焦脾胃,飲食睡覺,工作學習,思想情緒...的重點就是治感冒。不要想東想西,全身一鼓作氣。如果確認是寒濕,那就全心全意地為這個排除寒濕來服務。

鼻炎孩子早上喝著薑湯下午吃著西瓜,這樣可不行。鼻炎的孩子大都有中焦或下焦的伴隨問題,有時候一邊處理寒濕,一邊因為飲食生冷油膩的負擔,或情緒的搗亂,寒濕又不斷的增加了,拆東牆補西牆……這種情況要讓身心都統一戰略。比如感冒的時候,咱們就其他什麼事兒都不幹,或者湊合干。不想著要增加蛋白質,也不想著要增加維生素,湊合吃點粥(因為消化高營養食物需要能量,也需要消耗大量氣血),也不為考試倒數第幾名而失意(因為沮喪失意會消耗精血和神氣)。這些需要暫時先放下,先把垃圾清理了再說其他的革命任務。


需要留意可能會延長病程的食物包括:需要身體消耗更多能量的海鮮,豬肉,牛肉,雞肉,雞蛋等肉類;鵪鶉蛋;甜膩的巧克力,紅棗;含添加劑比較多的零食,餅乾,果凍等。粗糧類的包括玉米,糙米,死面類的餅。蔬菜如果是寒涼的可以放生薑炒制,少油少鹽,如果是能蒸煮最好。每個人的情況會略有差別,但大的方向上是簡單的,樸素點的食物為身體提供能量的速度更快。

除此之外,鼻炎的孩子吃水果和冰淇淋需要謹慎再謹慎,因為鼻炎的孩子都有寒濕,但水果又剛好是容易生濕的東西。鼻炎發作的當下和病後最好是需要嚴格忌口。

還有就是睡覺和娛樂。感冒的時候8點鐘就應該上床了,手機也該關機了,動畫片也不要看了,遊樂場和商場也不要去了。讓身體和心都安靜下來,閉目,睡眠,都是是非常好的修復時機,人需要通過睡眠來修復中焦脾胃的狀態。有的人感冒之後就會昏昏欲睡,或者腦子就轉不動了,其實這個就是身體智能的地方,身體就是在告訴我們說:

「哥們,啥也別乾了,啥也別想了,好好的讓我們為你戰鬥一會。」


抓住每次感冒的時機是重中之重。鼻炎的孩子在感冒時本身也是自己在排寒的一個過程,如果正確處理好每一次感冒,就可以借勢,有機會排出很多寒濕,同時體質也會提高。

那抗生素和抗過敏藥物能不能排寒濕呢?顯然是不能的。這些藥物的機理主要還是抑止流鼻涕和鼻塞的症狀,從這個角度來說,中醫會認為抗生素和抗過敏藥物是偏寒涼的,是具有抑制性的。寒濕有沒有排出,還是要看自身的脾胃能力。如果脾胃能力較好的,後期可以自主排寒排濕;但如果脾胃能力天生不行,或素來不良的話,那麼寒濕和邪氣就會積攢下來,越積累越多,越積累越深。所以一味吃藥壓制症狀的思路來治療感冒,得先判斷一下自己的脾胃能力。

然後是區分感冒的類型。

第一種是單純的上焦症狀。流鼻涕,打噴嚏。但是沒有影響食慾,也不會四肢無力,舌苔是薄白的一層覆蓋在舌體上面,鼻涕是清的,大便是成型的,不是太臭的,入睡也是容易的,大腦也是清楚的,沒有暈乎的。這個基本就是簡單的受寒後只有上焦有症狀的感冒,就很好處理了,喝點姜棗茶,或者捏脊捏幾遍,艾灸一下大椎,幫身體一把,把寒濕發汗發出來就可以了。


第二種是伴隨中焦問題的感冒。流鼻涕打噴嚏之外,還有大便的問題。如果大便干臭,嘴巴臭,舌苔偏黃偏厚,放屁臭,食慾也不好,可能喜歡喝涼水,鼻涕有時候清,有時候黃,或者一直是黃的,手腳心可能會熱,有汗,汗比平時多一些,咽喉有紅腫等「類似上火」的情況,那就考慮是積食引發的感冒,處理思路就是處理積食。消積食一般來說我們會用到的是淡豆豉,是一個接近食療的小中藥,如果鼻涕比較多的,就用蔥白淡豆豉湯,又可以照顧積食,又可以照顧鼻涕。如果有痰,還可以加陳皮。


如果大便不臭但是比較干,像羊屎蛋,幾天一次,嘴巴也不臭,肚子也不脹滿。鼻涕不黃,沒有其他熱證,這個就不是單純的積食,這個是腸胃的動力不足,是虛寒的表現,可以考慮艾灸肚臍,命門給脾胃增加熱能。

第三種是伴隨下焦問題的感冒。比如晚上夜尿增多,尿床,睡眠不好,而且這種睡眠不好是持續性的,也有的是腰疼,腿疼,漏尿,遺尿。記憶力注意力不好,而且這種不好是持續性的。看舌苔可能整個舌苔尤其是中部和根部都是比較白厚的。這個情況是下焦的能量不足了,我們就可以泡腳,用艾葉和花椒泡到微微出汗就停。沒有熱證或類似上火的情況時,也可以艾灸關元,命門。大人還可以堅持靜坐和站樁。這個是增加下焦的熱能。同時配合相應的中成藥,需要再仔細的辨證。這個以後再說。


每一次發作的時候正確辨證處理,每處理對一次,身體里的寒濕就會少一些。不發作的時候,姜棗茶也可以每天早上喝,艾灸也可以堅持去做。


我們可以看的出感冒經常伴隨中焦下焦問題的人,生活方式是需要有大大的調整空間的。也就是說,鼻炎調理其實就是一個調理脾胃的過程,而患者持續的改變生活方式是治癒鼻炎的一個必備的基礎。否則吃再多藥都還是會反覆的。

最後:堅持每天40分鐘的運動很有必要。散步,跑步,倒退走,下蹲,或者戶外遊戲,如果能曬到早上的太陽那就更好。有個朋友一年會跑幾次馬拉松,平時每天早上也會堅持跑3-5公里,20多年的鼻炎不治而愈了。運動其實就是給身體加熱能,讓氣血流通的更好,脾胃的功能也會逐漸增加,身體的垃圾也就會越來越少。不給寒邪濕邪創造機會原則,讓自己的正氣和脾胃的功能提高到+++++的級別,這個才是調理鼻炎的硬道理。



覺得有用,記得關注,後續更好看。記得轉發給身邊朋友看一看!收藏起來備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