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漁業」陳輝:建立專業隊伍開展水產苗種產地檢疫

2019-08-19     海洋與漁業

「當前我國水產養殖呈現兩個特徵:一是大規模疫情沒發生、小規模疫情不斷,二是病害生物多樣、經濟損失嚴重。」對此,江蘇省水產動物疫病防控中心研究員陳輝表示,從江蘇省多年來開展的水生動物疫病監控情況來看,疫病的發生和陽性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其中監測到的水生動物疾病主要為病毒、細菌、寄生蟲等,種類共80多種,發病率達10%~15%,給養殖場(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

據專家估算,江蘇省每年因漁業病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30多億元。水產苗種產地檢疫未能有效開展,是引起養殖病害的重要因素之一。開展水產苗種產地檢疫是保護生產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迫切需要,同時是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舉措。

2017年3月,江蘇省開展水產苗種產地檢疫的試點工作正式獲得原農業部批覆。陳輝分享了江蘇省在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工作上的亮點做法,一方面完善體制,依法設立機構。「單設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的市、縣(市、區)可以在漁政監督執法機構增掛水生動物衛生監督所牌子,依法實施水生動物防疫、水生動物及其產品檢疫、產品安全和漁藥監督等行政執法工作;同時,可以在水產技術推廣機構增掛水生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牌子,切實加強水生動物病害防治監控和養殖水域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

另一方面,落實主體責任,明確分工。「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水生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工作和水生動物防疫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設立的水生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承擔水生動物疫病的監測、檢測、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等技術工作。」

「事業的發展關鍵在人。」多年來,江蘇省一直致力解決漁業官方獸醫制度建設的問題,綜合採取了「三嚴」措施,即嚴格資格條件、嚴格審核把關、嚴格培訓考試。在當地有關部門的協助下,從漁政隊伍中選拔人才。經過各地組織申報,縣(市、區)漁業行政主管部門逐級審核上報468人,省級審核通過446人,並創新開展了全員培訓、考試、公示,最終確認漁業官方獸醫433名。經請示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同意後,確認官方獸醫作為推進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工作的又一突破口。

陳輝總結道,根據相關要求,江蘇省探索建立了水生動物防疫「一體兩翼」的工作機制,即漁業主管部門統一部署,水生動物衛生監管機構承擔苗種檢疫的主體職責,水生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提供技術支撐。在該機制下,各部門之間緊密聯繫,加強溝通與信息共享,保障了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工作順利開展。

來源:《海洋與漁業》

記者:李易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HXeEqmwBvvf6VcSZRlW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