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詩詞】管恩鋒 | 不忘國恥人勤奮 屹立東方家國安(19首南京行詩詞吟)

2020-12-08   品讀好評詩詞

原標題:【原創詩詞】管恩鋒 | 不忘國恥人勤奮 屹立東方家國安(19首南京行詩詞吟)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市、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有「天下文樞」、「東南第一學」的美譽。在秋末冬初,地處膠東半島的濰坊市已葉落花黃,南京城卻依舊暖意融融,茶花吐艷。筆者有幸漫步金陵,飽覽盛景,品讀典籍,寫下了這組詩詞。

鷓鴣天-南京總統府抒懷

高聳門樓旗幟揚,東西兩苑滿庭芳。

珠簾有影人歸去,寶座無塵夢返鄉。

尋曲徑,走迴廊。中山金匾亮前方。

一聲呼喊群情震,石舫無帆怎起航?

石舫

靜泊池塘無寸功,幾多心愿盡成空。

只求入海擊濤浪,還我真容做俊雄。

浣溪沙-美齡宮

丹桂枯萎依舊香,清容歷歷印宮牆。

風流故事震東方。

烽火青煙生綠草,滄桑紅焰照丹陽。

平生情愫畫中藏。

浣溪沙-玄武湖

一頃碧波映武門,樓台綠草景尤新。

明珠一顆落城根。

名仕徜徉幾嘆詠,皇家來往自游巡。

古來盛景沐風塵。

鷓鴣天-南京遇難同胞紀念館感懷

懷抱死嬰狂喊天,硝煙戰火失家園。

黃丘一座青煙起,白嶺千人冷土眠。

家國恨,女兒冤。圖文含淚訴當年。

不忘國恥人勤奮,屹立東方家國安。

南京鼓樓

一座紅樓鐘鼓鳴,高牆落土震全城。

遊人駐足幾回望,今世風涼秋自清。

南京鼓樓:位於南京市中心明城牆內中央的鼓樓崗上,始建於明朝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舊時南京城的報時中心,也是催促文武百官勤於政務,提醒百姓辛於勞作,京師迎王、接詔書、選妃等重大慶典的重要建築,是明朝京師的重要建築和象徵,也是中國古代官式磚構建築的代表。

鷓鴣天-雞鳴寺

寶塔入雲臨古城,歷經五代出塵鳴。

雞籠山下沐風雨,玄武湖邊觀曉晴。

傳佛道,頌真經。葉旋庭院小尼行。

香爐如海人丁旺,苦厄全消步步登。

雞鳴寺:位於南京市玄武區,南京最古老的梵剎之一,自古有「南朝第一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首寺的美譽,是南朝時期中國的佛教中心,位於雞籠山東麓。

鷓鴣天-中山陵感懷

辛亥陵丘輝此山,硝煙戰火震前川。

為公問道攀登遠,博愛迎賓開路艱。

懷祖國,保家園。蒼松桐柏碧連天。

碑亭巍聳乾坤道,真理探求士當先。

明孝陵懷古

迎風下馬度金門,神道彎彎尋宿根。

以孝為先歌聖德,為民有道沐皇恩。

獸形猙猛潤天物,龍脈蜿蜒澤厚坤。

享殿巍峨樓閣闊,鐘山雨後四時溫。

烏衣巷

石階小巷跡斑斑,朱雀橋頭秋水閒,

王謝繁榮今勝昔,燕歸可識舊容顏?

夫子廟秦淮風光帶

幕降蕭鼓喧,燈火映星天。

小店臨街道,高樓近水邊。

畫船龍戲水,繡羽鳳含煙。

遊客嘖聲嘆,秦淮夜不眠。

江南貢院

半生苦讀只求功,明遠樓前堪稱雄。

滿腹文章徒自滿,手持羽扇轉頭空。

明遠樓:是貢院內樓宇之一,位於貢院中間,原是用來監視應試士子的行為和院落內執役員工有無傳遞關節的設施。「明遠」是「慎終追遠,明德歸原」的意思。

南京夫子廟(中華通韻)

燈火闌珊大殿巍,九龍盤繞駕雲飛。

儒門有道金聲震,仕路無情淚水垂。

堂下今時尋舊跡,宮前往日動天威。

秦淮對岸觀寰宇,星耀乾坤萬世暉。

媚香樓

簾掛格棱窗,青磚小瓦房,

臨淮憐瘦影,繞郭送奇香。

血染桃花俏,月懸蕉葉黃。

登門尋舊跡,對酒話蒼涼。

媚香樓:叫李香君故居或李香君樓,是為紀念李香君而建。媚香樓坐落在南京市夫子廟鈔庫街38號。李香君雖自幼入門青樓,卻飽讀詩書,精通音律,因色藝雙全,成為統治者攫玩的目標,她以血濺詩扇與之抗爭;在丈夫侯方域歸順清廷後,她又斬斷情緣,遁入空門,表現其民族氣節,可歌可泣。

浣溪沙-南京博物院

大殿威嚴覓舊宗,億年故事一樓中。

人流如水步匆匆。

文物登台言古事,圖書有意說新功。

聲傳影播跨時空。

山花子-江寧織造

多少情愁結素絲,江寧多彩侈華時。

一座紅樓終成夢,讀曹詩。

錦繡半簾成晚色,雲霞三片展新姿。

天下大觀歸一炬,道人痴。

絲綢

情絲縷縷織成絹,多彩雲霞一夢連。

千種生靈千種色,丹心碧血繪藍田。

鴨血粉絲湯

清湯半碗籠輕煙,縷縷情絲入夢間。

鴨血浮香青點玉,明城根下不思還。

鹹水鴨

蹣跚戲水本清閒,嘴硬眼圓看半天。

為得金陵風味永,鹽腌油覆一身捐。

作者簡介

管恩鋒,山東五蓮人,大學本科學歷,公共衛生副主任醫師,現供職於濰坊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先後從事社會健康教育、報刊網刊編輯、辦公室文秘綜合等工作。中國醫師協會人文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山東省楹聯藝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書畫學會會員,濰坊市書協、作協、詩詞學會會員,東方詩歌詩詞創作室副主編,中華《詩詞月刊》「傾心餘事做詩人」欄目上刊詩人。詩詞作品見於《中華詩詞》中華《詩詞月刊》《琅琊詩刊》《齊魯文學》《文學縱橫》《時代作家》等多家報刊及網絡媒體,個人被錄入濰坊詩人檔案。書法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省、市書展並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