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曾經以生命為賭注的英雄不該被遺忘,《攀登者》亦不該被埋沒

2019-10-01   香港電影懷舊

不可否認,吳京是近年內地電影圈中的奇蹟。

今年國慶檔期,這位「奇蹟」帶著他的新作《攀登者》來了。

不出大家所料,那群專門說吳京的「懼京幫」也聞風而動,隨之而來。

《戰狼2》時,他們說那是吳京在實現他的「小粉紅」英雄夢,最終,吳京深懷著自己的愛國情懷,用56.8億元的國產電影最高票房成績回應他們。

《流浪地球》時,他們說那是太空版《戰狼》,結果吳京又用46.55億元票房予以回擊。

這一次,還是那幫人,又來了,而且他們換了一套新戰術,「殺敵先射馬」。

不說吳京了,通過撐吳京,說導演、說感情戲,迂迴地來說吳京。

《攀登者》上映前在全國各地點映,剛開始幾天網上就陸續出現不好的評價,點映之後也迅速形成了各種整合稿件,主要矛頭都指嚮導演李仁港。

那麼,《攀登者》到底好不好呢?我們應該對這部電影作何評價?

都說「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心中對於「好電影」的定義不同,評價水準自然也有高低。我們拿幾個一向要求苛刻的專業媒體號來比較,看看他們怎麼評價。

「豆瓣電影」號指出,「驚險、震撼、感動,是貫穿整部影片的主題情感」,並認為這是「國慶檔的強力冠軍候補」。

「桃桃淘電影」號則用了醒目標題《這一次,我們都被它燃到了!》來形容本片,並在文章中指出,《攀登者》用「身臨其境的感官效果,讓人們與其中的故事,其中的人物,其中的情感,生髮出共鳴。」

「Sir電影(原毒舌電影)」也用了《王炸陣容,他們聯手要創造國產片新高度》來評價這部電影,在文章中不僅肯定了吳京、章子怡的感情戲,眾演員的演技,還指出《攀登者》雖然註定不會有常規商業大片中那種英雄角色,卻突破了「我們對獻禮片的常規認知」。

「巴塞電影」的評價肯定了眾主演的演技,認為「表演,是這部片子的高光」, 幾位主演之間的飆戲,「堪稱演技教科書」。

我們再來看看觀眾在觀影之後的評價,體會最真實的觀眾反映。

在豆瓣《攀登者》頁面點贊率最高的4條短評,全都給了正面評價。

網友認為電影「超出預期」,節奏感強,人物刻畫也很好,幾次危機的片段拍得很好,絕對稱得上是今年的一個驚喜。

新浪微博上,很多網友表示電影「非常好看」,場面真實又震撼,每個人物都有始有終,絕對值得2刷3刷,是中國影史上一部佳作。

知乎上有網友認為「吳京真的很適合演主旋律電影」,他把方隊長這個角色塑造得非常飽滿。而且「全程高能」,「九十月的眼淚」都獻給電影《攀登者》了。

票務平台貓眼上,《攀登者》拿到了9.4的高分。

最熱門的網友短評,認為電影「能憑藉細膩的情感表露抓住觀眾的脈搏」,也是「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和正能量的傳遞」。

可見不管是專業媒體號還是普通觀眾,給出的評價大多都是正面的。由此我們已經可以得出結論,片子本身沒有問題。

甚至,它讓我們得到一個了解歷史的機會,有著更為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曾經拍過《我愛你》、《星月童話》、《阿虎》這些高分電影的導演李仁港,執導能力還是令人放心的。

「懼京幫」們的新戰術和新打法,就是他們施展的攻擊全都故意繞開吳京,集中火力說李仁港導演,其中「香港導演拍不了主旋律」的論調簡直幼稚的可笑!

在這種迂迴戰術之下,吳京一方顯得極為被動。

這套新戰術顯然讓吳京的粉絲們都有點懵,到現在還沒有看到回應的跡象。

此類新戰術讓反擊缺少了目標,很多人會產生一種錯覺,就是「對方是對的,他又沒說吳京不好」。

這是一部偉大的電影,它讓所有人關注到攀登珠峰的兩段歷史,更讓所有人學習到攀登者精神。

航天工業,5G,高鐵,晶片,袁隆平……每一位傑出的中國人和每一項中國人取得的成就背後,都有這種精神的支撐。

那些曾經以生命為賭注的英雄不應該被遺忘,《攀登者》亦不應因被這樣而就此被埋沒!